《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作者:赵存生    发布时间:2012-07-07   
分享到 :

《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赵存生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毛泽东同志不但从哲学的高度指明了发展的绝对性,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提出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发展思想。“文化大革命”以后,邓小平同志更加重视和强调发展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著名论断,鲜明生动地表达了邓小平同志对待发展问题的深刻见解和坚定态度。面对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上述思想,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崭新命题,并以此为核心内容形成了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发展思想。然而,我们党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并没有到此止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发展思想为新的起点,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把我们党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把体现在《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和研究,全面领会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的关系,这既是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又是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义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发展性。
应当指出的是,《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同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二者在本质上和基本内涵方面都是一致的,二者之间表现为传承和发展的关系。现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粗浅分析。
一、关于发展的战略地位问题
《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在强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把发展置于执政兴国的突出战略地位方面,为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我国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由“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则体现了在关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上,科学发展观对《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
在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和创造性回答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江泽民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同中国发展实际以及时代发展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对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谋求什么样的发展和怎么样实现发展等问题作了深入和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体现在《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
学习《江泽民文选》,我们感受到,江泽民同志首先关注的是发展的重要性问题。他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论述:一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执政党的任务的角度指出,高度重视发展问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任务。他说:“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从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任务的角度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统一祖国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解决人们的理想信念问题,都要靠发展。他说:“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三是从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态势的角度指出,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在这个潮流中也呈现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他说:“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四是从总结我国自己的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的角度指出,一定要抓好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一条基本经验,在霸权主义当道的国际社会有实力就有发言权,没有实力就没有发言权。他说:“发展是硬道理,财大才能气粗,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的重要历史经验。”
正是在深刻认识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著名论断。他说:“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思想,使这一思想历史地具体地贯彻到党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之中,使发展从高端的、原则的理性认识转化成为党的处于首要地位的治国理政之道。其次,它把发展同执政党的建设和执政党的使命紧密联系起来,抓住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推进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之间的关键契合点,是对历史方位发生重大变化之后的中国共产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以及如何完成这些任务的科学思考和正确应对。第三,它把发展置于党执政兴国各项重要任务中的首要地位,不但强调和突出了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指明了发展在党执政兴国任务体系中的牵引性作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统领全局”强化和深化了“第一要务”的思想,把蕴含在“第一要务”中的发展的“牵引性”作用更加突出、更加明确地表述了出来,同时也把发展的全局性意义更加突出、更加明确地表述了出来。这无疑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深化、发展和创新。
二、关于发展的科学内涵问题
《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在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把发展置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基础上方面,为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内涵严整科学的发展理念体系的提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由对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分别强调到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整体理念和“四位一体”、“五个统筹”的整体布局,则体现了在要什么样的发展和怎么样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对《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
尊重客观发展规律和善于进行整体性的战略思维,是我们党的领袖人物的一大特点和优点。这个特点和优点在江泽民同志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他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坚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强调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能力;强调要在全国人民中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 《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江泽民同志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对发展全局的战略思考。
首先,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的全面性。早在199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就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角度提出并且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这三方面的建设,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此后,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江泽民同志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作了进一步思考,并且集中全党的智慧,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成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其次,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的协调性。1995年9月28日,他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并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十二个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辩证的分析和论述。在分析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他指出:“我们要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这十二个重大关系的论述,是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他在成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之后,站在治党治国治军的高度,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进行的系统的、辩证的战略性思考。在这一思考中明显地贯穿了全面、协调、统筹的观点,集中体现了江泽民同志对待发展问题的科学态度。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又创造性地提出和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问题,把邓小平同志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思想发展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江泽民同志还在多次讲话中论述了“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问题,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条件。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为我国发展战略的全面布局由“三位一体”向“四位一体”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发出了先声。
第三,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如前所述,江泽民同志在论“十二大关系”时就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他强调,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十五大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2002年3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更加深入系统地阐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他说:“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以上可以看出,《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中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这些内容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建构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关于发展的系统的观念体系,正是以这些内容为思想基础建立起来的。科学发展观中的“四位一体”、“五个统筹”等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建设和发展的总体布局进行连续性地、与时俱进地战略思考的结果。
三、关于发展的价值目标和实践主体问题
《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在强调发展的目的是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把发展置于发展主体的素质提高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基础上方面,为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主体利益实现和全面发展的科学观念的提出,提供了自觉的主体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尺度;由“以人民群众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以人为本”,由“科教兴国”到“人才强国”,由“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则体现了在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主体条件问题的认识上,科学发展观对《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
《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不但充满了唯物辩证法而且坚持了历史唯物论。这一思想告诉我们,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发展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发展的主体,人民通过发展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自我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牟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段论述对于我们确立发展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民是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有利于这一主体的发展,必须全面提高主体的自身素质,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主体条件,同时也促使主体得到全面发展。因而,江泽民同志在强调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强调主体素质的提高。为此,他高度重视教育,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强调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他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提出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任务。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当今世界,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工作。他希望大学生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首先要刻苦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成才的重要前提。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
在素质教育方面,江泽民同志特别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要把这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他说:“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多次讲话中,他反复阐述和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在《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一文中,江泽民同志指出:“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对中国来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极为重要。”为此,他特别强调:“我们将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人才,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努力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强调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持续发展提供后劲的同时,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他认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因此一定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要创造有利条件,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江泽民文选》中的上述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创立提供了价值取向和主体条件方面的宝贵思想指导。科学发展观继承并且发展了上述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大命题,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进行了科学概括。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国人民。”这是对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科学发展观本质的精辟揭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种发展的价值取向使我们党所谋求的发展与剥削阶级政党所谋求的发展有了本质的区别。江泽民同志在强调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时说:“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以人为本”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点睛”之笔,点明了我们党领导的发展所具有的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应秉持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唯一正确方向。
《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还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内容,例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的思想;要坚持改革开放,为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的思想: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发展创造稳定局面的思想:要坚持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为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的思想;以及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都非常重要。因篇幅所限,不能在此文中一一论及。
总之,《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源头,科学发展观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江泽民文选》中的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和研究,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深厚的思想基础。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