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与发展

作者:白显良    发布时间:2012-07-02   
分享到 :

论科学发展观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与发展

白显良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坚持和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实际上是思想路线或认识路线的问题。思想路线的实质就是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人们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取得成功、获得真理,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到发展问题上就形成一定的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从而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创新理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发展,相继产生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说,“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其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纪之交,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重大变化而提出的治党治国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典范,它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精髓,既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又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是党在发展观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任何一种理论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对于发展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等,形成了系统论述,“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应当如何认识和怎样领导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后,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明确发展目的、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围绕如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们党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不仅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和第一要务,而且正确认识了“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十六届三中全会立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汲取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是在发展观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崭新理论形态,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的实践需要发展的理论,不同的发展实践形成不同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了我们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对科学发展观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多棱面的透视和把握。从性质定位来讲,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是整体推进的发展观,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从本质要求来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从内涵内容来讲,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环节,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贯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从特征特点来讲,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性、整体协调性、持续性和多样性。从意义价值来讲,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反映了我们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

二、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以新的时代内涵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三个代表”作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重点放在“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基点上,充分体现了党爱民、为民、利民的政治本色和植根人民的政治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本质,鲜明地标示了我们党根本的政治立场。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在理论本质与政治立场上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反映了党的政治立场和本色。我们党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来看,以人民群众为本,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根本追求,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始终如一地加以践行。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邓小平提出“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提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胡锦涛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都是对党的宗旨的科学概括,都诠释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从党的指导理论发展的角度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在理论本质和政治立场上一以贯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十分鲜明地凸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论本质和植根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可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回答了“以人之什么为本”的问题,提出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且回答了“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即以人民群众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以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一切发展之根本,在精神实质和政治立场上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全一致。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赋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本质和政治立场以新的时代内涵。以人为本,在实质上是植根人民,以人民群众为本,但“以人为本”又不完全等同于“以人民群众为本”的提法,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上:其一,以人为本的提出富有现实针对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中,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人在贯彻以人为本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和失误,甚至发生了严重的背离,走上了“以物为本”的发展道路。比如有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只要经济发展,又把经济发展理解为不顾一切地追求GDP的增长,盲目追求“数字政绩”,搞“形象工程”等,结果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反对和纠正发展中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实现发展中“物”与“人”的统筹兼顾,既见物又见人。其二,以人为本具有明确的当代内涵。以人为本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内涵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具体内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其内涵在于“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其三,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等方面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就是要破除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确立发展中人的尺度,尊重人的主体性,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都解放人、为了人、发展人。这些内容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都有所体现,但科学发展观把它上升到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强调并进行系统阐发,赋予了它以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当代体现。

三、科学发展观开启了党建理论发展的崭新篇章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理论学说,从经济、文化、政治“三位一体”的视角,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阐释了党在新时期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和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系列问题,系统回答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问题。从经济层面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位,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与党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的统一;从思想文化层面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放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地位,把先进文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上升到党的建设的本质属性和政治方向的高度来认识;从政治层面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价值取向,强调了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政治立场。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系统地解读了党的先进性,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聚焦理论,充分彰显发展主题,为解读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新的理论路向和实践路径。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要体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党的先进性既要靠发展来体现,也要靠发展来保持,还要靠发展来推进。能否发展先进生产力、能否发展先进文化、能否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能否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所在。科学发展观关注发展,以发展为理论聚焦点,以科学发展作为理论灵魂,是党在新时期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而提出的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武器和思想指南。在理论上,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理论维度,深刻解读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时代内涵,牢牢把握住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命题,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发展和先进性建设意义重大。在实践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也有一致性和契合点,彼此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纽结和中介。

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灵魂与主线,旗帜鲜明地把“保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推进党的事业科学发展和执政能力的提高之中,创造性地破解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时代难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能否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是对新形势下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科学发展观蕴涵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是突出党的宗旨和发展目的;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突出发展的内涵和要求。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深化发展,推进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体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之中,具体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之中,具体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中。促进科学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质上也是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因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党做到“三个代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保持党的先进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在执政条件下,只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执政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另一方面,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否先进,又必须通过其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来体现、来检验。科学发展观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统一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之中,以科学发展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确保党的先进性,把党的建设提升到新的境界,开启了党的建设的新篇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规律的掌握更加深刻,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把握更加科学。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坚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命题,同时又以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进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

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本质和基本内容,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坚持和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