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25   
分享到 :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单秀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系统总结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敏锐把握国家发展的新军事需求,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把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推向前进。

一、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是创新的军事指导理论

()深刻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现代化的新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新的转型和历史性跨越。首先,必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对我国军事能力的需求。我国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的困惑都与世界发展大势直接相关。世界发展大势是由当今的休战与共存向和平与深度合作发展,还是向战争与激烈争夺发展?中国军事能力建设如何在两者之间把握平衡呢?其次,必须了解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更加开放、新军事革命更加深入、面临的威胁更加复杂多样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质量效益,切实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现代化建设路子。第三,必须认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软阻力”。长期和平环境造成军队的惰性和悠久历史形成的习惯,已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软阻力”。这就要求我军现代化建设要在更高的起点上解决思想性、结构性、机制性问题,需要实现新的根本性的突破。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既是在这些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又是对这些问题的科学把握和解决;既分析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条件、新要求、新课题,又提出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的总思路,从而确立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军队现代化建设指导理论。

()多方面发展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军队现代化建设实际上面临三个根本性问题。第一,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军队未来打什么仗、怎样打仗?第二,在国际安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国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更加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第三,国家改革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防和军队处于重大转型时期,什么是国防和军队的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在进一步回答和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同时,着重回答和解决第三个问题的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进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新发展。

()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的系统理论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围绕什么是军队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以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为已任。

首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就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和关键,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其次从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重心、发展途径、发展保证等方面回答了什么是军队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把科学发展观具体化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第三把科学发展观所内涵的思想路线和科学方法,贯穿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真正实现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将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的实践还是初步的,还面临许多待解难题,还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还存在许多未知领域和不可测因素,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认识和进一步把握。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体系,必然会依据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观点、形成新思想,把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不断推向前进。

二、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方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是适应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的必然要求;用科学的发展思路、科学的发展模式、科学的发展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切实把军队建设转入科学的发展轨道,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军队建设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必须是融入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发展;是注重全面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军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是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又好又快的发展。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使命任务: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我军的历史使命,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和党的主要任务相联系的。邓小平强调,人民军队要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江泽民指出:“我们对和平时期军队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我军“既要应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又要应付国内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的安定。”【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新世纪新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军的历史使命又有了新拓展。胡锦涛指出,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胡锦涛关于我军历史使命的这一新概括,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客观要求,明确了我军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军队现代化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军事力量运用新的、更高的要求,是新形势下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着眼点。人民军队不仅要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不仅要维护国家生存利益,还要特别关注和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不仅要打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而且还要应对多样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不仅要维护我国的稳定和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而且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军队现代化建设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是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也是新形势下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要求。听党指挥是党和人民对我军的最高政治要求和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听党指挥这个根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制度,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官兵。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确保我军永远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服务人民是我军必须永远坚持的根本宗旨。要坚持军政一致、军民一致,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永远为捍卫人民利益而奋斗。英勇善战是我军的鲜明特征和履行职能使命的根本要求。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要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善于斗争、善于胜利的指挥艺术确保军队;要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军队不仅要始终做到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而且要英勇善战,既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又能应对多种安全威胁。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原则: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胡锦涛强调:“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始终坚持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三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反映了建军治军的基本规律。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把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保持优良传统和顺应时代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以现代化为中心和革命化正规化全面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是统一的整体,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三者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军队这一根本目标,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根本目的,以军事训练为重要着力点,全面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切实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我军能够有效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方法:统筹兼顾是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根本方法。胡锦涛在2006311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就强调:“要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科学统筹军队建设和改革的全局,努力发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人民日报》,2006312日。】统筹兼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首先必须认识到军事斗争准备是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作为带动军队现代化整体发展的龙头,要紧抓不放、真打实备、扎实推进。同时,要统筹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合理地确定军队现代化建设资源的投向和投量,保持战略全局的平衡和稳定。其次要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统筹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统筹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统筹主要战略方向建设与其他战略方向建设等关系,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要认识到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生成和发展部队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必须切实把军事训练作为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集中精力抓紧抓实。同时,要统筹军队工作全局,围绕军事训练中心工作,全面开展军队各项工作和建设,逐步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科学体系,努力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推动部队建设的全面发展。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以改革创新推动军队建设的整体转型。必须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把改革创新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实现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的全面创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点和目标是,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运作方式,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解决制约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突破口,集中抓好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等的重点建设和改革,通过局部跃升、关键性改革带动整体协调发展。在武器装备方面,要努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掌握拥有知识产权的国防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在体制编制方面要坚持自上而下,先解决高层领导管理体制问题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问题。政策制度方面,要正视军队一些重要政策制度滞后于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变化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发展,滞后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的现实,要集中精力解决那些关系广大官兵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度的调整改革,以利于集聚人才、凝聚军心和保持部队稳定。在军队管理方面,把依法从严治军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紧抓不放。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建军治军的特点规律,适应军队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坚决贯彻依法从严治军方针,要把依法从严治军贯彻到部队工作的方方面面,贯彻到战斗力建设的全部过程。要把依法从严治军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使军队建设逐步纳入法制化和科学化轨道。

通过这些方面的调整改革实现军队建设的整体转型,即军队模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上来,军事训练方式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思想观念、体制编制、武器装备以及政策制度由适应机械化战争向适应信息化战争、适应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方面转变。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向相互渗透式的有机统一模式转变,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确立了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模式。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就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要求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要依托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军民结合。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完善有利于军民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和军民通用技术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兼顾军事需求,逐步建立起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要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加强军民通用标准建设,在满足军用要求的前提下,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民用标准用于武器装备研制,使标准制定和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促进军民技术共享和相互转移。军队则要积极主动地发挥推动作用,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要坚决贯彻体系建设思想,优化军队内部各种结构,整合社会资源,强化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战斗力。

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保证:加强军队各级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和能力建设。坚持和发展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能力建设是军队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和发展党对军队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和能力建设,军队才有可能实现现代化。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能力建设,首先要把党的先进性真正贯彻和体现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各个方面;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都反映和体现其先进性和能力。其次要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高中级干部的中坚作用。因为党的先进性和能力是通过党的组织和干部在群众中体现出来的,并被群众所认同。高中级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不断提高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把握部队建设正确方向的能力,不断提高建军治军和统兵打仗的本领。第三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能否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是衡量党的先进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胡锦涛强调,军队建设能不能搞好,军事斗争准备能不能落到实处,军队能不能肩负历史使命,关键在人。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解决官兵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问题,着重官兵的全面发展,真正把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三、统一思想和行动,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

()抓住重要时机,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胡锦涛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机,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机。我们应该也有可能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搞得更好。”新时期以来,军队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滞后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一些制约军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军事理论创新,军事管理创新,军事组织体制创新,军事技术创新,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我军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现状迫切需要深化改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军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加速改革;和平、发展与合作的世界潮流和国家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也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一定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机,深化军队改革,加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切实加强对军队改革和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邓小平在1988年就指出:“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胡锦涛主席也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战略筹划,注重顶层设计,切实解决各行其是、乱铺摊子、乱上项目、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政出多门、管理多头、职责不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高层领导机关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战略管理职能,切实加强规划计划权威性和统筹指导作用,加强对规划计划执行的宏观监督和有效调控,切实推进军队改革。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了的事,就要坚决执行,绝不允许敷衍塞责,绝不允许各行其是。

()切实把高中级干部队伍搞坚强。胡锦涛指出:“高中级干部是建军治军的中坚力量,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军队建设能不能搞好,军事斗争准备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军能不能履行好肩负的历史使命,高中级干部是关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读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在没有战争或战争环境的生死考验,没有统兵打仗的历练,也很少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经受磨练的情况下,加强军队高中级干部的能力、素质、品格建设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把选拔和造就优秀的高中级干部作为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如果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就有负于全国人民和全军指战员的期待,那就会坐失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机,也将难以有效履行军队的历史使命。

()坚决摒弃粗放型管理方式,强化科学决策、科学管理。胡锦涛强调:“要认真研究如何逐步优化军队内部各种结构,整合资源,提高效益,避免浪费。必须着力解决一些建设项目重投入轻管理,不计成本不计消耗的问题。”“各级要真正把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坚决摒弃粗放型管理方式,强化科学决策、科学管理,讲究投入产出比,坚持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当前,军费使用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军队不同部门不同层级自利倾向严重,逐利动机强烈,财政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战斗力生成和提高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把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质量和效益,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把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摆到战略地位。要积极推进政策制度和体制编制的改革,逐步建立军事公共财政制度,要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好钱袋子,用好人民的钱,提高经费的使用质量和效益,把每一个铜板都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上。

()进一步深化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胡锦涛指出:“注重解决体制机制上制约军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对实现科学发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读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国防经费不断增长和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能力、管理经验的矛盾突出;战争形态的变化、军队任务的多样化和现行编制体制的矛盾加剧;官兵多样化物质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提供这种需求的现行政策制度、方式的矛盾扩大;开放式发展、多方面国际参与和以封闭性为主要特征的领导管理方式的矛盾出现。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都有待于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和创新。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推进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的深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法规制度保障。

(作者单秀法,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下)》2011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