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西部大开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13   
分享到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西部大开发

陈答才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开发和发展我国西部仍然是一个重大、紧迫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强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西部大开发具有了更深的理论内涵和全新的时代特征。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地位的新认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西部开发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中国改革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不断拓展和加深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地位的新认识,从而使当前西部大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呈现出崭新的特点。

2002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①(注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7页。)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这一重要战略思想,为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地位的认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实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2003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区域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作为“五个统筹”一起提了出来,并指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②(注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71页。)。2004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方针之一就是“重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③(注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200523日,胡锦涛在《西部大开发五年工作汇报》上批示指出:“继续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分紧要。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转变观念,着力深化体制改革,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力度,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紧紧依靠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坚定不移地把西部大开发继续推向前进。”①(注①:参见马凯:《2006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版,第489页。)2005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指出:“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学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②(注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71页。)2006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则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了西部的开发和发展问题,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扶持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项目,加快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③(注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9日。)。2007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④(注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5页。)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西部开发和发展问题的认识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强调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战略性、紧迫性。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西部大开发都是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演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二,更加重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上高度强调西部大开发重要性的同时,也高度强调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地区的崛起和东部地区加速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由此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东北、中部、东部地区发展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对西部地区的相对忽视,“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都是全国经济战略布局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是各有侧重、并行不悖”。⑤(注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765407页。)这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平衡性和协调性的明确认识。西部大开发并不是西部一枝独秀,而是全国范围内“百花齐放”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新时期的西部大开发拥有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全新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⑥(注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065页。),当然也是指导西部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西部大开发必须要走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系统阐述为西部的开发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和理论推动,“作为灵魂统领了西部大开发整个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选择”①(注①:《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专访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曹玉书副主任》,《中国投资》2007年第3期。)。

20043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统筹区域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发展至关重要。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认真研究并深刻把握西部开发工作的规律性,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改进和加强对西部大开发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②(注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79页。)这集中、系统地体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地位的新认识。

二、科学发展观对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意义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指出了科学发展观对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指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③(注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79页。)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关于这一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纲领性文件也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是党中央开发和发展西部思想和实践探索的必然产物。在20世纪50—60年代特殊的时代条件和国内发展环境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出于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和平衡全国生产力布局的考虑,曾依靠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和强有力的计划手段,推动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在短时期出现了重大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为了尽快推动中国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提高,形成了“先东后西”、“由东带西”地开发西部的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改革进程中东西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国内背景下,明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科学发展观是对新中国开发和发展西部的思想和实践的理论总结和进一步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地区的开发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当代中国发展格局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从统筹国内区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西部地区的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内部也存在一个相互统筹和协调发展的问题。这标志着科学发展观走出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东西部相对分离的发展观念,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确立起了“东中有西”、“西中有东”的新发展观。

第二,科学发展观更加明确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目的。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发展目的,是要在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关于主要目标的设定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问题。这里鲜明地体现出了西部发展中对人的因素的重视。

第三,科学发展观极大地丰富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内涵。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要在不断提高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不断全面发展;必须要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重、城乡并重、基础工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并重的发展道路;必须要把经济社会的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第四,科学发展观拓展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思路。从发展机制的构建上看,西部大开发作为多种因素和力量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坚持“三条路”的开发战略,即西部的开发和发展必须要统筹三种发展机制及其良性互动:一是由中央政府支持和地方政府拉动下的工业基础硬件的扩张机制;二是由西部地区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构建的西部自我发展和自我增长的内在市场机制;三是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市场化的“拉、帮、带”机制。从发展手段上看,必须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环境下统筹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一方面依靠强有力的计划手段,保证中央政府和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生产力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基础性作用,使市场成为西部地区微观经济领域的主体力量以及西部地区与其他区域经济联系的纽带。从发展空间来看,走统筹城乡关系、城乡体制一体化的全面发展道路,既通过城市化、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又通过农村的发展推动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而不是在城乡分割的发展观念下片面强调城市的发展。

三、当前西部大开发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重要问题

要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充分认识和研究一系列的重要问题。

第一,国家高度的政治统筹整合能力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前提。作为高度实践化的发展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统筹协调。而要在统筹协调中平衡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断扩大的区域发展差距,把资源尽可能相对多地配置在西部地区,使西部地区成为与东部地区平等的区域发展主体,国家必须要具备高度的政治统筹整合能力。对国家的政治权威以及基于战略性政治考虑形成的区域发展理论和政策的认同,是平衡协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的政治条件,也是支撑作为自觉政治力量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行动的西部大开发的政治条件。

第二,正确的政绩观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思想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西部市场关系的发育和对外开放的程度相对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增长的政绩观对西部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政绩观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和GDP产值,许多地方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不顾生态成本,人和自然的关系持续紧张。一些地方把这种政绩观扭曲变形为各种形式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尽管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地在全国一些地方存在着,但在西部地区这个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粗放式发展的区域则尤为突出。因此,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地区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进行发展观的革命,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放在首要地位。立足于西部的实际,确立这种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观,最重要的是三个因素:一是以长远发展的眼光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经济建设的生态成本,创造绿色GDP;二是以科学的精神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三是因地制宜地建立能够反映上述两个因素的考核干部政绩的合理政绩指标体系。

第三,积极稳妥地推动西部地区的政府机构改革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西部大开发的组织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通过强制性行政整合转移到西部的各种资源和基金项目推动了政府机构的膨胀,并导致对这种资源和基金的体制性内损。据统计,中央对“三农”的转移支付过程中“路损”巨大,如100元从北京出发,到农村仅剩30元。据对云南、贵州5个国家级贫困乡的调查,每年实际得到转移支付的扶贫资金和农业扶持资金,人均150元左右,而全国贫困人口人均应为1500元左右。①(注①:参见李昌平:《当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五个问题》,《学习时报》200636日。)因此,切实推动西部地区的政府机构改革和廉政建设,是在西部大开发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可忽视的方面。

第四,培育健全的市场机制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要求。在2000—2004年的西部大开发“十五”规划的五年里,中央建设资金累计安排在西部地区约46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②(注②:参见温家宝:《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人民日报》200525日。),共计近一万亿元。这对于西部地区这些年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外部拉动作用。不可否认,在西部大开发中经济环境改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起始阶段,外延式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如果仅仅依赖这一点,对国家建设基金的压力太大。从长远发展来看,西部发展的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只能来自西部自身,也就是说要建立在西部地区自身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汲取、消化外部投资的能力上。西部大开发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西部人民。从西部大开发的整个过程看,科学发展观起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在统筹国内区域发展的基础上,从国家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建设基金上进一步推动西部基础设施、社会建设、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又推动着西部的开发从国家的行政整合为基础的开发模式向以市场整合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既是经济社会与生态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也是西部依靠自身市场机制和对外开放支撑的市场化发展模式。

第五,解决西部地区农村问题是检验西部大开发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社会尺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③(注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064页。)对于西部大开发来说,难中之难又在西部的农村。如果说“中国农民问题就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问题”④(注④:孙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那么,西部农村问题的解决不仅对西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中国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程度最终要体现在西部农村问题身上。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农村在整体上问题更多:农民经济上对土地的依附性强,生活水平长期低下;社会保障弱,基本上没有公共服务体系;除了省会城市和一些重要的地级、县级城市周围的农村外,广大的农村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薄弱。改变西部农村的上述生产、社会状况,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西部农民,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本质要求。西部大开发不能只是城市经济、城市功能发展,而农村滞后。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把西部农村的发展放在仅次于“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的第三部分,其深层用意也正在这里。在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西部农村的发展观;西部农村发展的程度,也是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社会尺度。

〔作者陈答才,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西安710062

(来源:《党的文献》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