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三次“钦点”黄克诚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7-14   
分享到 :

毛泽东三次“钦点”黄克诚

王子君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在接管大城市、主政新湖南、建设现代化军队这种需要披荆斩棘式开创新局面的时候,接连三次“钦点”黄克诚,这是对黄克诚政治品质与领导才能的信任与器重。他曾经说过,黄克诚“是个敢讲真话的人”。黄克诚始终坚定党的信念,实事求是,敢讲真话,这种高贵的品质,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接管天津最适当的人选

19481118日,中央军委决定发起平津战役。1120日,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请黄克诚以尽快速度结束工作,率干部随东北野战军南下,黄并准备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兼天津市委书记。”

得知中央这一指示时,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冀察热辽军区政治委员的黄克诚正在沈阳参加一个会议。会议一结束,他即昼夜兼程返回冀察热辽分局所在地,迅速交代了分局和军区的工作,火速率一批干部入关。

黄克诚这次天津任职,是由毛泽东“钦点”。在毛泽东心里,打天津主要是东北的部队,选择一名有威望的东北部队的领导干部主持军管会工作,有利于天津地区的稳定和工作展开。黄克诚沉稳、老练,富有开创新局面的经验,是最适当的人选。

1949114日上午10时许,攻城部队对天津发起总攻,1515时,战斗胜利结束。1516时许,黄克诚率军管干部进入天津,开始对天津的全面接管。

由于事先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加上攻城部队纪律严明,入城后又正确执行“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管”的方针,接收工作进展顺利,一周就完成了接收,基本上达到了“完整接收,免遭破坏”的目的。天津很快消除了战争痕迹,全面恢复生产,开始城市建设。225日,黄克诚给总前委并中共中央写了报告,从进入天津前的准备工作、天津情况与各阶层的动态、接收工作的经过、迅速完成完整接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教训等方面作了汇报。

毛泽东对黄克诚的这个报告很感兴趣。报告体现了黄克诚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经验也有教训,都很宝贵。随着战争的胜利,解放的城市越来越多,全国的工作重心将转向城市。毛泽东认为黄克诚总结的这些经验教训对以后的城市工作很适用,希望了解得更透彻些,遂召他到香山当面汇报。

香山是中共中央于325日从西柏坡迁至北平后的临时办公地点。毛泽东住在双清别墅。

黄克诚兴奋地奔往香山。自从参加革命以来,他感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那出神入化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战略思想,让他打心眼里钦佩。

主政湖南“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干”

黄克诚来到双清别墅,从容沉稳地向毛泽东汇报了接管天津的过程。毛泽东赞扬了他主持接管天津的工作,然后告诉他中央已决定调他去湖南主持工作。

“是我点名让你去的。你有天津的经验,又是去我们的家乡,风土人情熟悉,你去我放心”。毛泽东说。

黄克诚深感这是一项新的重要使命,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对自己的信任。但是,湖南有湖南的特点,天津的经验湖南不能照搬,这工作怎么做,还“请中央和主席作指示”。

“怎么做?遇到问题多思考多商量,多请示多汇报。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情况执行政策,探一条新路子出来。总之,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干!”毛泽东认为他善于总结经验,更善于发现问题,处理棘手的问题时老成持重,放到哪个位置上都能让人放心。

不知不觉窗外已经晚霞如火。

黄克诚起身向毛泽东告辞,不料毛泽东却说:“你我革命二三十年,可还从来没有这么面对面谈过话,更不要说坐在一起吃饭了!今天机会难得,我为你设个‘盛宴’,你吃完饭再走。”

黄克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毛泽东百忙之中留他吃晚饭是关爱,更是荣誉!

所谓“盛宴”,就是两个炒菜一个汤,外加一碟霉豆腐。当然,是地道的湖南菜,连菜汤里都放了辣椒。

餐桌上,毛泽东谈及了中央把黄克诚放到湖南去的原因。黄克诚是开创新局面的一把“刀”,是一位既能独当一面又能统揽全局的“刀把子”人物。湖南地处中南腹地,近代有“得湖南以挽天下”之说,但也是近现代革新与守旧、革命与反革命搏斗的主战场,是土匪最多、反动势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如今是我百万大军解放大西南和两广的必经要道,中央当然要把最得力的领导干部放到湖南,把这把“刀”放到湖南。

194910月底,黄克诚满怀信心地走马上任湖南省委书记。

黄克诚在湖南主政3年,遵照中央的政策,在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产、调整城乡关系、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完成了剿匪、土改、支援抗美援朝、镇反、“三反”“五反”等一系列工作。仅仅3年,曾经兵连祸结、民生凋敝的中南大省,消灭了封建势力,根绝了百年匪患,生产发展了,社会安定了,人民安居乐业了,一个崭新的湖南展现在世人面前!

黄克诚,成了新湖南的奠基人!

“现在军委更需要你”

就在黄克诚准备继续带领家乡人民为建设新湖南作出更大贡献之际,19527月,中共中央电令,要调他到北京担任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这一次,又是毛泽东亲自点将点到他的。

这个调令来得太突然了,黄克诚的心中十分矛盾。他不想离开湖南,他舍不得离开湖南啊!

他在房间里踱起步来,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

终于,他接通了毛泽东的电话,直言自己比较适合做地方工作。

毛泽东却笑道:“克诚,我明白你在湖南正干得起劲得很,舍不得离开!可你比较适合做地方工作,不等于你不适合做军队工作嘛!你本就是从军队到地方的,现在军委更需要你!”

“能做军队工作的大有人在嘛!”黄克诚申辩道。

“我老实告诉你呀,现在的总后勤部刚组建不久,是个大摊子,亟须加强领导。”毛泽东的语气严肃起来,“中央已经作出决定,你是最佳人选。黄老,你就别留恋湖南了,现在军委要用人,要用你这个人,你就莫跟我啰嗦了”。

“既然这样,主席您放心!”黄克诚态度一下子坚决起来。

19529月,黄克诚恋恋不舍地离开湖南到北京任职。

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工作正处于历史性转变时期,集中统一的军队后勤工作面临着后勤体制建设、基础建设和统一供应等一系列新的任务和课题,工作千头万绪,十分棘手。

黄克诚了解一段情况后,即正式上班,主持全军后勤全面工作。19541031日,黄克诚出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同月,他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党的八大他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同年又增补为中央军委委员。19588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让黄克诚接任总参谋长一职。

黄克诚在军委的职务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重。

他主管后勤工作前后5年时间,提出和确立了“为国家负责、为部队负责”的指导思想,健全完善后勤工作规章制度,为实现后勤工作向现代化建设的转变奠定了良好基础,后勤机关的地位也因此提高了。

在中央军委长达7年多的时间里,黄克诚协助彭德怀、聂荣臻主持军委、总参日常工作,主持大规模精简整编;保障朝鲜前线的战勤保障;他抵制苏联一长制,提出的“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被认为是对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一大贡献;在炮击金门这一集政治、军事与外交于一体的重大斗争中,他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彭德怀的重要助手;他协助彭德怀、聂荣臻领导军队建立新装备向现代化发展,并受命直接领导了“两弹”基地试验场选址和初建工作……总之,黄克诚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来源:《学习时报》20177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