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05   
分享到 :

毛泽东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欧阳雪梅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深刻阐述了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领导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奠定了党在文化领域的领导权;明确了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发展方向,把“人民”二字写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上;提出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开拓了民族文化前进的道路;制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科学技术,开辟了新中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开创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崭新时代,奠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明确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建设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等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早在1940年1月全面勾画新中国的蓝图时,他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毛泽东将“新文化”与新政治、新经济并列,把文化建设作为“新社会、新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了文化的重要地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充满豪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给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人民的文学艺术开辟了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政府的责任,是“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8页。】。这就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两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确立“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时,毛泽东主张其中有一个“科学文化现代化”【《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这就明确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指导地位的确立,是无产阶级领导权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和必然延伸。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条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提出:“在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1—332页。】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在文化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首先,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提倡和鼓励学习马列主义,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新民主主义论。为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和普及,在组织编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的同时,还考虑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于1950年5月成立《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泽东亲自审定收录的文章,并为某些文章写了题解和注释。他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宣传,在《人民日报》和《学习》、《新建设》等刊物上组织刊登大量的理论普及文章,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人民日报》重新发表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编写了解说词,毛泽东对李达深入浅出的解说非常赞赏,于1951年3月27日写信赞扬:“这个《解说》很好,对于用通俗的言语宣传唯物论有很大的作用。”信中还指出:“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过去做得太少,而这是广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学生的迫切需要。”【《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75页。】毛泽东以中国人熟悉的知识和人民的新实践阐释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许多人都是通过读毛泽东著作开始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

其次,指导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当时,旧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不是受着封建思想的束缚,就是受着帝国主义奴化思想的侵蚀”【《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页。】。一方面,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另一方面,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特别是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孜孜不倦”的文化渗透下,许多知识分子深受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领域呈现思想多元化,价值观念混乱。在这种形势下,引导和教育这些知识分子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就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对“担负起教育别人的角色”的文化创造和传播主体的知识分子进行价值观、世界观的更新和改造,进行一场意识形态革命,才能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构建无产阶级的话语权。1951年10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全会上指出,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知识分子“是教育者,是当先生的,他们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页。】。思想改造运动从教育界开始,随后推进到文艺界、学术界和整个知识界。毛泽东还专门为文艺界的改造作出批示,要求各级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负责同志高度重视,通过整顿使文化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再次,领导对错误文化思想的批判。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发展的最迫切任务,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新的文化评价标准,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历史观、哲学观和文化观,这普遍涉及到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阶级立场,极大地影响到哲学、历史、文艺、教育等知识界、文化界各领域。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经阶段。正所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面对当时社会思想领域的混乱状况,毛泽东领导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倾向的批判。正是在毛泽东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作为分析社会的方法论,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到迅速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理念,得到知识分子比较普遍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领域唯一指导思想的地位开始确立,新的文化范式初步奠定。

三、指明了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发展方向

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文化为了人民大众,文化服务于人民是毛泽东制定文化战略、领导文化发展的核心理念,他把“人民”二字写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上,并贯彻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国是文明古国,但是在旧中国,很大程度上说文化只是少数士大夫之间的唱和文化,几千年来文化跟普通民众少有互动,全社会识字的人极少,文盲率极高。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应该“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决不应该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文化,【参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8页。】“应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他从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系统地阐述了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革命文艺要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强调要突出人民群众在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把在大众中普及文化放在重要位置。为此,毛泽东不仅要求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页。】,而且期待从人民大众中造就大批知识分子、文化人,“将来大批的作家将从工人农民中产生”【《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0页。】。为了方便工农劳苦民众掌握文化,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更快地前进,“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在毛泽东的指导下,文化艺术界涌现了一大批导向正确、艺术水平高、雅俗共赏、特别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大家。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即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服务的对象这一理念得以发扬光大。1949年7月,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要求全中国一切爱国的文艺工作者团结起来,“进一步联系人民群众,广泛地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使人民的文艺运动大大发展起来”【《毛泽东年谱(1883—1949)》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5页。】,从而明确了新中国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1949年9月,作为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正式确立“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从此,人民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开展,进行适合群众需要的新文学艺术和电影的创作,改进表演艺术,开办各类学校,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等等,文化向人民大众敞开大门,彻底打破了少数统治者和知识精英垄断文化的格局。文艺工作者满腔热情地深入工农兵、了解工农兵、表现工农兵,使文艺创作在主题、题材、人物、风格等方面都呈现出新面貌,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宣传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英雄模范以及歌颂新社会良好风尚的大批优秀文艺作品纷纷涌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导向带来了中国社会精神面貌的极大变化。1952年,冯友兰评价当时社会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说:“在我们社会里,我们底(的)道德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仅仅在三年之内,已成为普通人的实践的目标。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每一个人都在不避一切的危险,自觉地为人民服务;在生产各部门的劳动模范,每一个人都在克服一切的困难,自觉地为人民服务。在三年之中,使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在道德方面提高了,实现了中国以前书本中所常说到而永未实现过的‘移风易俗’的盛事。”【《人民日报》1952年10月8日。】

四、提出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基本原则

如何处理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既有文化即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是新中国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原则,终结了长期以来“本位文化”论与“全盘西化”论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主张“古为今用”。一方面,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坚持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充分肯定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主张“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强调“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另一方面,毛泽东决不是无批判地兼收并蓄。传统文化的整个体系是封建性质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是旧制度的维护者,不可能成为变更旧制度、旧秩序的救世良方。“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而不能不批判地利用。”【《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对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杂揉、民主性与封建性并存的状况,毛泽东做了大量的选择、分析、批判、改造工作,彻底摒弃那些反映封建宗法制度的旧意识、剥削阶级旧观念,而对于具体的历史文化遗产,则主张批判地继承,充分吸收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新文化建设的养料。正是从“古为今用”的意义上,他提出:“中国古典著作多得很,现在是分门别类地在整理,用现代科学观点逐步整理出来,重新出版。”【《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对于西方文化,毛泽东主张“洋为中用”。他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页。】毛泽东大力提倡吸收外国对我们有用的东西。20世纪50年代前期,受限于当时的国际大环境,毛泽东心目中“吸收外国文化成果”的对象,很大程度上是指苏联。他列举了中国唐代和近代两次向外国学习先进经验和先进文化的高潮,说明向外国学习是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切我们用得着的,统统应该虚心地学习。对于那些在这个问题上因不了解而产生抵触情绪的人,应该说服他们。就是说,应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页。】在1956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后,毛泽东进一步扩大了学习范围。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这也是对中国在向苏联学习的热潮中“人家的短处也去学”的反思。“资产阶级在近代文化、近代技术这些方面,比其他阶级要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80页。】中国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改变落后面貌,不大胆地拿来是不行的,这就是“洋为中用”。

继承、借鉴是为了创新。毛泽东坚持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用”不是简单照搬,不能替代自己的创造。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推陈出新”,即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予以改造,并用新的实践经验重新诠释,或注入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实现文化创新;对于外国文化,不仅要把外国的好东西学到手,而且“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83页。】。“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页。】,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这就要求在对比和交流中扬长避短,吸收其长、改造己短,从而完善自身,以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与科学化。这也就解决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养料问题,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困局,开拓了民族文化前进的道路。

五、制定了指导文化建设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毛泽东针对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的片面化、绝对化倾向,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乱贴政治标签,动辄打棍子、扣帽子等粗暴现象,以及学习苏联过程中出现的教条主义倾向,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允许不同意见、学派、流派、风格的文化存在。

“双百”方针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1951年4月3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任院长的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毛泽东亲笔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鼓励各种戏曲形式同时并存和发展,这成为“双百”方针的雏形。1952年至1955年间,毛泽东针对史学问题研究中的分歧,多次指示要实行“百家争鸣”。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参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第一次把“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放在一起作为科学文化发展的指导方针。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艺的指导方针。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和3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完善了“双百”方针。他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他多次申明,这是一个基本的、长期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他还明确了“双百”方针适用的六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这两条。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阐明了“双百”方针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关系。他说:“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相反地正是会加强它的这种地位。”因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230页。】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先进文化,总是在同各种文化的比较、竞赛和争鸣中发展起来的,总是通过不断的文化实践来证明、丰富和发展的。“解决思想问题,不能用专制、武断、压制的办法。”【《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至此,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自己的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道路。

为推行和贯彻“双百”方针,毛泽东有针对性地做了大量工作。当时,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对“双百”方针持不同意见;党内一些干部也不甚理解,对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忧虑重重,甚至提出了一些尖锐意见。对此,毛泽东指出:“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当时有苏联学者谈到不同意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这样做,并就此事给有关中央领导写信:“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如果国内对此类学术问题和任何领导人有不同意见,也不应加以禁止。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71页。】这充分表明了毛泽东对学术界百家争鸣的态度。“双百”方针的提出,顺应了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科学技术的时代要求。它一经提出,立即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文化事业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发展景象:“大大促进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半个世纪以来在这些文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是前人所不可企及的,有些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8页。】令人瞩目的成就,证明了“双百”方针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

综上所述,毛泽东在新中国文化建设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荡涤落后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作为文化纲领,强调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确定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解决了新中国文化建设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人民文化。毋庸讳言,由于历史时代的局限与当时严峻国际形势的影响,毛泽东有时候过分强调了文化的政治功能,忽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特别是后来对文化领域的判断出现严重失误,造成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错误。这个深刻教训应该牢记。但即使如此,毛泽东在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所作的艰辛探索,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都是不能抹杀的。

(作者欧阳雪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文化史研究项目首席研究员)

(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编《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