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文化观与文化强国梦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05   
分享到 :

毛泽东的文化观与文化强国梦

孙 冕

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形成民族归属感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一个民族的兴衰强弱,无不与文化的兴衰强弱密切相关。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化的新文化,使中华民族以一个高度文明的民族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始终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成功经验,不仅在指导中国新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显现其独到的价值,而且对于当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积极的启示作用。

一、文化与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民族振兴观

面对旧中国的贫困和愚昧,毛泽东特别强调文化在新社会、新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化与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政治主张。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他指出我们要建立的新社会和新中国,“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在阐述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本质时,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他说:“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首先是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这样说来,问题是很清楚的,我们要革除的那种中华民族旧文化中的反动成分,它是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的;而我们要建立的这种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它也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旧文化的根据;而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据。”【《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以上这些论述清晰地阐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使人们对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简明的了解。关于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认为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9页。】

在新中国成立之时,毛泽东庄严地宣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新中国成立后,在致力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同时,毛泽东提出要致力于文化建设,希望尽快改变中国文化落后的面貌,实现科学文化现代化,使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形象屹立于世界。1956年4月,他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很多地方不如人家,“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但“从发展的观点看,这并不坏。穷就要革命,富的革命就困难。科学技术水平高的国家,就骄傲得很。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1957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新的社会制度还刚刚建立,还需要有一个巩固的时间。不能认为新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完全巩固了,那是不可能的。需要逐步地巩固。要使它最后巩固起来,必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坚持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还必须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进行经常的、艰苦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79页。】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毛泽东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初稿的旁批中写道:“我们有些同志不愿意承认文化革命的重要性,他们根据中国革命胜利的老经验来否认提高文化的迫切需要。是的,当劳动人民大多数是文盲,文化水平很低的时候,只要劳动人民的阶级觉悟逐步提高,并且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就能够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并且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的改造。如果在那个时候,认为必须首先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然后进行这些斗争,那是荒谬的。但是在已经完成了这些斗争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而要进行建设,就要有文化,建设愈向前发展,对文化的要求也愈迫切。”【《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59页。】。1960年10月,他在同斯诺的谈话中又说:“我们的基本情况就是一穷二白。所谓穷就是生活水平低。为什么生活水平低呢?因为生产力水平低……所谓‘白’,就是文盲还没有完全消灭,不但是识字的问题,还有提高科学水平的问题。有很多科学项目,我们还没有着手进行。因此,我们说我们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毛泽东对我国“一穷二白”状况的论述,实际上指出了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事业。

从毛泽东以上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始终把科学文化现代化看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毕生始终追求的一个理想是尽可能迅速改变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面貌,努力实现科学文化的现代化,使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变成一个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毛泽东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其整个文化观的理论基石,也为当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支撑。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和政治的复兴,更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学会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增强硬实力,一条腿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国家的硬实力是骨架,软实力是内涵,文化是软实力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如果没有文化软实力的内涵,硬实力只是一个空壳,熬不住时间的长期洗礼。唯有将文化软实力注入内心,一个国家的成长才能魅力天成,活力无限。

二、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观

毛泽东的文化主体观,回答了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的归属问题。他指出,“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可资脑力劳动者“加工”的文化艺术资料。无论是文化的产生还是发展,都是深深植根于劳苦人民之中的。劳动人民所从事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既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又为人类从事政治、科学、文化事业等一切社会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无产阶级以前时代的文化包含了一对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它应该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另一方面,过去文化又一直被统治和剥削阶级所垄断。解决这对矛盾的办法就是要以革命的方式把为统治者和剥削阶级所垄断的文化还给人民大众,创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化。而文化工作的根本问题和原则问题就是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所谓为什么人的问题,就是“工作对象问题,就是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9页。】他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858页。】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适当,“就会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和自己的环境、任务不协调,就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从外部从内部碰到一连串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854页。】在谈到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时,他说:“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他鲜明地主张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考虑到中国广大民众的实际状况和要求,并为他们服务。指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如果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并且,“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解释了人民大众是指:“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我们的文艺,应该为着上面说的四种人。”【《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856页。】他认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一切革命的、有出息的文艺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千万不可做得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861页。】到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去寻找文学艺术创作的材料,这一思想成为文艺工作者至今仍须遵循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则。

“为了谁”、“依靠谁”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文化强国重在文化强民,用文化造福群众、提高群众。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挖掘素材,在人民的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关心人民命运、体察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心声,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让人民群众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梦的发展成果,让人民在文化沐浴中生活得更加幸福。

三、立足本国、中西融通并“推陈出新”文化发展观

毛泽东立足中国的具体实际,从容观照中外文化,阐述了自己“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推陈出新”的文化发展观。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毛泽东认为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毛泽东认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对中国古代文化中“封建主义的东西”要有区别地、批判地利用;而且指出了对“反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能无批判地加以利用。毛泽东指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批判地利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而不能不批判地加以利用。”【《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所以,只有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我们才能充分地、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应当说,毛泽东倡导的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既包括对封建性糟粕的剔除,也包括对旧内容、旧形式的改造和创新。他对传统文化可说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他的著作中,做到了珠联璧合,新意迭起,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特点和中国气派。

对于外国文化,毛泽东主张既不能搞“全盘西化”,也不能盲目排外,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延安整风时他就曾批判过把中西文化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对于那些数典忘祖,“言必称希腊”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学者大加挞伐,称他们对于自己的东西“一团漆黑”,剩下的希腊和外国故事,也是从外国故纸堆中零星地捡来的。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毛泽东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7页。】同时他指出,“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在这里,毛泽东强调了大量吸收外国文化的必要性,并初步表达了要“洋为中用”的思想。同时他强调要有批判、有分析的学习外国文化,反对“全盘西化”论的主张,指出:“不要全盘西化,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有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他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不仅要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也要学习西方启蒙时代的文化。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这是基本原则。

毛泽东认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中国新文化的借镜”;“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有选择地吸收外国进步文化是“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批判地接受中国古代文化,是“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为目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页。】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毛泽东更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思想。他说:“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代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因此,无论是“用古”还是“用洋”,都必须“推陈出新”。这就是毛泽东构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页。】并“推陈出新”的中国新文化建构模式的全部内涵。

中国梦是全国人民凝聚已久的共同情结,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情感和奋斗方向。这就要求文化建设事业,特别是承载和传播历史传统的文化艺术事业要高扬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突出历史传统的积淀和优秀文明的传承,彰显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和团结创新的精神风貌。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立足本国传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抵制低俗现象,弘扬科学精神。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深化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树立世界眼光,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观

毛泽东多次论述了实行双百方针的标准,他说:“统一物的两个互相对立互相斗争的侧面,总有个主,有个次……。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毒草、非马克思主义的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只能处在被统治的地位……。从这样的观点看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有益无害的了。”【《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即文艺界的各种作品、学术界的各种观点,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香花”,而不能让非马克思主义的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毒草”占了统治地位。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就提出“应该容许各种各色艺术品的自由竞争”。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8月,中国历史研究委员会负责人向毛泽东请示工作方针,毛泽东讲了四个字:“百家争鸣”。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百花齐放’是群众中间提出来的,不晓得是谁提出来的。人们要我题词,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家争鸣’,这是两千年以前就有的事,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1957年1月至3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会议上的讲话中,对这个方针作了一系列的说明。毛泽东认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毛泽东说:“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因此,“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230页。】这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作为一个完整的方针提了出来。关于百家争鸣,毛泽东认为最终要有一个统一的结果,不能永远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既然要形成统一的结果,就需要一个评价标准。毛泽东提出了六条标准,即“(一)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三)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四)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削弱这个制度;(五)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六)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上述六条标准成为鉴别人们言论和行动是非,判明正确与错误的的标尺。正是由于“双百方针”为新主流文化构建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学术界和文艺界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这个良好的开端没有能够延续下去,由于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国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致使“双百方针”受到“左”倾的干扰和侵害。文革期间,极左盛行,“双百方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今天,我们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共同的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整合协调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形成社会共识上,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很强的亲和性,这是我们进一步贯彻“双百”方针不能脱离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最大的社会现实,也是进一步实现“双百”方针最基本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毛泽东的文化观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有关文化与民族生存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文化与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以及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等是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指路明灯,激励着几代觉醒的中国人为着革命的胜利而不懈地努力。今天,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重温这些经典论述,对我们仍然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作者孙冕: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授)

(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编《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