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如何到农村搞调研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21   
分享到 :

刘少奇如何到农村搞调研

李桂芳

19613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会议议题之一即是讨论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以研究解决当时农村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人民公社的规模、体制、供给制、公共食堂等。会上,刘少奇针对1958年“大跃进”以来农村政策上出现的失误,指出:“我们确实犯了不少错误,相当多的人吃了苦头,现在要引起注意,取得经验。”他强调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全党要执行毛泽东提出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指示,并且身体力行。会后,他立即坐上了从广州到长沙的列车,41回到湖南进行农村蹲点调查。这是中外历史上国家元首从未有过的长达44天的农村调查。

中共湖南省委对刘少奇的来湘调查非常重视,对他的衣、食、住、行和安全保卫作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刘少奇知道后严肃地说:“这次是来蹲点调查,不住招待所,采取过去老苏区办法,直接到老乡家,睡门板、铺稻草,既不扰民,又可深入群众。一切轻装简从,想住就住,想走就走,一定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

42日下午,刘少奇向省委要了一辆苏式嘎斯69吉普车和一名工作助手,匆匆离开长沙,前往故乡宁乡县等地调查。从42516,刘少奇走访了宁乡、长沙、湘潭各地10多个生产大队(村)。这辆吉普车陪伴63岁的刘少奇的累计行程达4000多公里。

刘少奇调查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开调查会、家庭访问、约人交谈、田头聊天、看望病人、实地观察、听取汇报等;刘少奇调查的对象很广,包括县、公社、大队、小队各级干部,普通党员、社员、社办工业工人,少时的朋友、熟人和亲属,还有受过处分的党员干部等;刘少奇调查内容很多,涉及农民最为关心的各项问题,如食堂问题、粮食收购和分配问题、供给制问题、房子问题、退赔问题、山林问题、农业手工业问题、农村商业问题、干部队伍状况问题、商品价格问题、民主和法制问题等。

刘少奇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可以说到了体察入微的地步。家访时,他要看看社员的坛子、罐子里有没有油盐,揭开锅盖看看吃的是什么饭。他甚至亲口尝过农民充饥的野菜、糠粑粑,亲身感受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正因为这样,刘少奇掌握了大量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对我国国民经济困难的原因有了深刻的了解。不仅纠正了当时湖南的“五风”错误,解散了公共食堂,而且为我党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农村政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自《湘潮》200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