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朱德研究述评(2006~2015)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24   
分享到 :

近十年朱德研究述评(20062015

邹 琪

[摘要]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领域逐步拓宽,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朱德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今后要进一步提高整体研究水平,加强朱德与其他领导人的比较研究,重视朱德研究资料的整理出版,避免重复研究,才能真正提升朱德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关键词]近十年;朱德研究;述评

朱德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历史时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由于朱德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是比较早的,但真正深入并走向成熟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尤其以朱德诞辰100周年(1986年)、110周年(1996年)、120周年(2006年)为契机,朱德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6年是朱德诞辰130周年,本文拟对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的朱德研究作一梳理和述评,希冀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一、研究概况

2006年以来,朱德研究的成果涉及了朱德思想生平的各个方面,从数量到质量,从广度到深度,都较以前有拓展和突破。

在“国家图书馆”数据库,以“题名”检索“朱德”,近十年来,关于朱德研究的专著有78部,以“关键词”检索,有80部。在读秀数据库以“书名”检索“朱德”,近十年有专著122部。主要有:金冲及主编的《朱德传》(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吴殿尧主编的《朱德年谱》(新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赵鲁杰的《朱德兵法与韬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余玮的《敦厚朱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张廷益的《共和国时期的朱德总司令》(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于化庭、林建公的《读懂朱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刘淑阶的《总司令朱德》(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侯树栋的《一代伟人朱德》(人民出版社,2011年)、江泰然的《朱德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姚建平的《朱德在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等。这些专著将朱德研究的层次和水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十年期刊发表的论文较为丰富,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主题”检索“朱德”,有近5000篇,其中有不少是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成果。综述类的论文主要有:江泰然的《1998-2005年朱德研究述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谭幼萍的《近十年来国内朱德研究述评》(《党的文献》2007年第1期)、曾庆亮、王安平、李智的《朱德诗词及相关问题研究述评》(《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谭幼萍的《三十年来国内朱德研究出版情况评述》(《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6期)、张磊的《改革开放以来朱德军事和政治思想研究述评》(《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第12期)、谭献民、王军的《朱德研究综述》(《湖湘论坛》2015年第3期)。这些文章都对朱德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述评,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上述专著和论文,研究的内容涉及到朱德的生平活动、崇高品德以及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党建思想、军事思想、纪检思想、教育思想、体育思想等方面,使朱德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展。

近十年来,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2006123日至4日,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军事科学院、中共四川省委在四川省仪陇县联合主办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这些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朱德在军事、经济、党建、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和贡献。20091130日,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在北京成立,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分会成立的同时,举办了“朱德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朱德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朱德研讨会,主要有:朱德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术研讨会、朱德与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学术研讨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暨朱德与山西抗战学术研讨会、朱德与党风廉政建设学术研讨会等,并主编了《朱德研究丛书》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201566日,由朱德思想生平研究会主办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在南开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性的新阶段。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十年来,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关于朱德的“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朱德的“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1.“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中国国情,借鉴苏联经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最早明确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是朱德。19633月,朱德指出:“目前,要看到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我们要找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吴殿尧主编:《朱德年谱》(新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9页。】19651230日,朱德主持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扩大的第二十四次会议,明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过去我们是学苏联的经验,现在我们要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吴殿尧主编:《朱德年谱》(新编本),第1945页。】朱德的这一高度概括,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上有了明确的定位。这是他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探索的结晶【张廷益:《朱德关于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四川党史》1997年第2期。】。朱德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又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框架基础;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雏形基础【毛志强、杨德辉、李晓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朱德的探索及其历史性贡献》,《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2.“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朱德“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方面,也体现在政治建设、军事建设、文化建设和外交建设等方面。“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是朱德提出的诸多理论观点的总命题,博大而精深,主要有5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第二,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第三,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第四,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第五,必须加强对外开放和外贸工作【江泰然:《“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有学者认为,这一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思想桥梁作用,包含着丰富的重要内容:第一,“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要求必须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牢固把握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第三,“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情况下,适当保留私有制为补充,发展商品经济,运用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第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不劳动者不得食”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坚决反对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第五,“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把经济社会建设同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古世平:《对朱德“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重新审视》,《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2期。】。也有学者认为,朱德的“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集中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抓住国际局势缓和机遇集中精力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建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军事工业体系;三、学习别国的经济建设先进经验要结合本国的实际;四、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宋刚、张廷益:《朱德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懈探索》,《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3期。】。

3.“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朱德提出的“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学者们给予了高度评价。朱德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和气魄,善于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探索,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启发意义,他的社会主义观对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宋一:《朱德同志的社会主义观》,《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有学者认为,朱德的“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已经在努力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且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潘鈜:《论朱德的“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世纪桥》2009年第2期。】。朱德“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理论勇气和开拓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同时这些探索为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使中国共产党最终找到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毛志强、杨德辉:《朱德加强党执政合法性思想初探》,《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也有学者认为,朱德在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年代,就开始探索和思考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但有些建议和意见由于“左”的偏向发生,未能付诸实现。如今,我们看到朱德当年那些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的主张、建议和意见,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都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并能检索到这些思想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思想理论联系,给我们以启示和指导。朱德的探索和思考仍熔铸于我们的事业中【吴殿尧:《朱德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二)关于朱德与党的建设

1.朱德的党建思想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朱德非常重视党的建设,形成了丰富和深刻的党建思想。民主革命时期朱德的党建思想主要包括:无条件地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我们要大量培养干部;共产党员是一个最光荣最先进的称号;党的团结是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的基本保证;建设党的新的风格【石国亮:《民主革命时期朱德对党的建设的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2期。】。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朱德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主张,诸如: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建设,加强党的团结和维护党的统一,正确处理党和非党的关系【江泰然:《论朱德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求实》2009年第6期。】。有学者认为,朱德从4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党建思想:一、坚持并大力倡导学习,丰富了党的思想建设内涵;二、为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团结作出了杰出贡献;三、严肃党的纪律,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独特贡献;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拔和使用干部,发展了党的干部路线【王炳林:《朱德对毛泽东党建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理论学刊》2011年第1期。】。朱德提出了加强党执政合法性的理论:一、夯实党执政合法性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夯实党执政合法性的物质前提:发展生产力是革命的终极目旳;三、夯实党执政合法性的价值认同: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四、夯实党执政合法性的社会模式: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五、夯实党执政合法性的权威基础:严肃党的纪律;六、夯实党执政合法性旳群众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志强、杨德辉:《朱德加强党执政合法性思想初探》,《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在党的建设过程中,朱德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党内关怀思想:始终把政治关怀放在第一位,思想关怀方面要求提高党员的觉悟和坚持实事求是,关心部下和群众的物质生活问题,注意爱护和训练干部,精神关怀方面注重英雄人物的带头作用【贾岚:《朱德党内关怀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2期。】。朱德的党建思想不仅丰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党建学说,而且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产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具有先锋的探索意义【陈一容、江茂森:《朱德党建思想浅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6期。】。

2.朱德的纪检思想

朱德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是我们党纪检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党的纪检工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和观点。朱德十分强调纪律检查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实现,关系到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加强党的纪检工作,才能使党的路线、政策、决议得到正确的执行,才能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保证【廖冲绪:《朱德对党的组织纪律建设的贡献——谈朱德领导下的党的纪检工作》,《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4期。】。有学者认为,朱德的纪检思想主要有4个方面,一、党的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的保证;二、纪检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三、以思想教育为主,以执行纪律为辅;四、必须加强和健全纪检工作【周敏之:《朱德纪检工作思想初探》,《湖湘论坛》2006年第6期。】。朱德提出了纪检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一、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二、坚持对违纪者必纠的原则;三、坚持严肃与审慎相结合的原则;四、坚持党的教育同执行纪律相结合的原则;五、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原则【王彦民、高天鼎:《朱德与建国初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建设》,《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有学者认为,朱德关于纪检工作的方法,一是从思想上教育甚至是反复地教育干部,以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二是党内的教育工作同执行纪律相结合;三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随时总结经验,在党刊或报纸上公布,以教育全党和人民;四是领导重视,自上而下逐级地、经常地抓紧纪律检查工作,同发扬党内外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五是要奉公守法,以身作则;六是要加强学习,增强信心【李蓉:《新中国成立初期朱德的廉政建设思想和实践》,《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朱德的纪检思想为我们做好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纪检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历史借鉴,至今对我们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党的纪检工作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朱德的干部思想

朱德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干部思想:一、干部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决定一切的问题;二、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三、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孙朝晖、杨绍琼:《论朱德的干部思想》,《四川档案》2006年第6期。】。有学者认为,朱德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训教育干部、纯洁干部队伍和惩治干部犯罪、保持干部队伍的团结等方面都做了诸多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共和国的革命和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财富【刘斌:《论朱德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1期。】。有学者认为,朱德干部作风建设思想主要包括5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内容,一是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作风建设;二是以“终身学习”为核心的学习风气建设;三是以“服务群众”为核心的工作作风建设;四是以“戒骄戒躁”为核心的领导作风建设;五是以“克勤克俭”为核心的生活作风建设【王家红:《朱德干部作风建设思想研究》,《党史博采》2010年第9期。】。有学者认为,朱德在干部队伍组织建设上有着一系列深刻的思想,体现在4个方面:一、要大胆从基层提拔干部;二、“有德有才”是任用和选拔干部的根本标准;三、对党内犯错误的干部应坚持教育为主,执行纪律为辅的原则;四、对待党内犯错误的同志要采取和风细雨、治病救人的方法【殷焕举:《论朱德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5期。】。这些主张,凝聚了朱德的政治智慧,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宝库,对推进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江泰然:《试论朱德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思想》,《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三)关于朱德与军队建设

朱德在军事领域有着许多独特的思想理论和辉煌的军事建树,他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朱德的军事教育思想

抗战时期朱德军事教育思想适应了抗战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主要内容有:坚持抗战必胜的政治信念;重视政治教育,突出技术训练;从实际出发的练兵方法;注重官兵平等的带兵方法【张瑞安:《抗战时期朱德军事教育思想研究》,《学术论坛》2007年第4期。】。有学者认为,朱德的军事教育思想非常丰富,主要包括:重视军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在军队中开展军事教育;树立尊重普通士兵、普通民众的新英雄主义观。正是由于开展了一系列的军事教育活动,我军才能成为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威武之师”【敖天颖:《朱德军事教育思想初探》,《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5期。】。也有学者认为,朱德军事教育思想是其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一是人才论,即军事教育要担负为国家培养劲旅的任务;二是灵魂论,即军事教育要突出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三是中心论,即军事教育要强化军事训练,不断提高战斗力;四是求实论,即军事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确立求实的态度。这些思想不仅正确地指导了我军以往的军事教育,也给今天的军事教育留下了许多发人深思的启示【原军良:《朱德军事教育思想探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2.朱德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

作为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朱德高度重视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并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以及“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灵魂”。朱德强调加强军队政治工作是维护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可靠保证,是提高党和军队战斗力的可靠保证,是促进军事工作完成的可靠保证【刘桂生:《朱德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论述》,《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有学者认为,朱德从两个方面强调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一,在军队中开展政治工作是由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属性决定的,其二,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是坚持和保证党的绝对领导的必然要求【付瑶:《朱德:政治工作打造铁的军队》,《党史纵横》2012年第11期。】。有学者对朱德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进行了探讨:一、对人民军队建设“从人民出发,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原则进行了初步探索;二、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要建立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必须坚持和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开始酝酿军事与政治相结合的思想,深刻地认识到政治工作对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徐任中:《土地革命时期朱德对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建设的贡献》,《成功(教育)》2013年第11期。】。有学者认为,朱德提出过许多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卓越论述,对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作出了独特的重大贡献。首次提出“政治战争”思想,赋予政治工作协调己方对敌实施政治作战的任务;充分肯定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同时指出“军事工作与政治工作都要搞好”;提出“军队必须无条件地置于共产党领导之下”,坚持党领导军队的组织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作风方法,强调发挥各级干部的模范作用【冯宪书:《试析朱德对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重大贡献》,《党史文苑》2012年第1期。】。朱德在理论和实践上重视军队政治工作,把它看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和灵魂,对人民军队建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关于人民军队建设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嘉友:《论朱德军队政治思想建设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4期。】。纵观中共党内军内领导人的论著,还很少有人对此阐述得如此系统和深刻。在实践上还很少有人对此贯彻得如此深入和彻底。朱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这一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别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王安平:《试论朱德关于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朱德的建设现代化军队思想

朱德“极其关心并积极主张加速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原则,指导我军实行新的战略转变”【杨得志:《朱德同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杰出贡献》,《虎略龙韬新孙吴》,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第61页。】。新中国建立之初,依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朱德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的任务,主张革新编制体制,建立新式军兵种,并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军队现代化;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技术具有决定性作用,必须精心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同时,要加强政治工作,保证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史滇生:《论朱德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的思想》,《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有学者认为,朱德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军事斗争中的重要性,形成了丰富的科技强军思想,其内容包括:重视提高军工生产和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以增强军队战斗力;强调加强军事技术学习,以提高军队素质;主张科学整训,发展技术诸兵种,以加速国防现代化【方少灿:《朱德科技强军思想初探》,《党史文苑》2015年第2期。】。有学者认为,朱德对新中国的海防建设以及海军的现代化贡献巨大,他提出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认为既要明确海军建设的方针和目标、积极的防御战略和灵活的战术,又要设立海军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同时,还要注重海军兵种的发展,重视海军部队政治工作,加强海军军事训练【胡苗、李正华:《朱德与新中国海防建设》,《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2期。】。也有学者认为,朱德最早关注、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建立各军兵种和实行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问题,以及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必须有统一的训练计划和诸军兵种建设向合成方向发展等问题【江泰然:《试论朱德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思想》,《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朱德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内涵丰富,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朱德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对新时期国防与军队建设仍有重要意义【赵万须:《朱德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研究》,《军事历史》2011年第6期。】。

(四)关于朱德与经济建设

从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朱德一直重视经济建设,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观点和主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济建设思想。近十年来,学者们对朱德经济思想的各个方面作了进一步探讨。

抗战时期,朱德提出了“发展边区经济建设”新方略,竭力倡导“军垦屯田”政策,亲自领导南泥湾开发建设,大力推动“建立革命家务”和生产竞赛运动,为陕甘宁边区克服经济困难、实现丰衣足食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高尚斌:《朱德与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2期。】。有学者认为,朱德在中共领袖中最早提出许多经济观点,如要建立托拉斯经济组织(1947年)、要发展综合性经济区域(1953年)、要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业经济(1955年)、要开发山区老区(1957年)、要发展旅游业(1957年)、要建立经济监察制度(1947年)、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54年)等,在后来不同时期都被党中央逐步采纳,这足以证明朱德的许多经济观点是具有真知灼见的【徐黎:《浅谈朱德远见卓识的经济观点》,《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1期。】。新中国成立以后,朱德对经济建设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主张:尽快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搞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发展工业要重轻并举、军民结合,并重视发展地方工业,要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并重视副业生产,重视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改革不合理的外贸管理体制【王晓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经济建设思想探析》,《湘潮》2010年第9期(下半月)。】。朱德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多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努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抓住有利时机发展生产和搞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及经济的目的是使国家和人民富裕【江泰然:《朱德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发展生产的思想》,《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年第6期。】。有学者认为,朱德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思想和主张,主要包括:走正业(农业)和副业两不误、集体副业和家庭副业同时并举之路,使农民家庭富裕起来;按照就地取材、就地供应、就地推销和商业部门积极扶持的原则发展手工业,使农村经济繁荣起来;按照因地制宜、实行多种经营的方针发展山区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各种土特产的生产,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庹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朱德发展农村经济的思想和主张》,《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6期。】。也有学者认为,朱德的农村建设思想主要有:一、要加速农业发展,农业要充分发展;二、发展农业要有多种经济成分;三、农业应实行生产责任制;四、农业要发展商品生产;五、发展农业就要优化产业结构;六、发展农业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的是使农民共同致富【张立慧:《建国后朱德关于发展农业的思想——纪念朱德诞辰120周年》,《党史文苑》2006年第11期。】。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朱德强调:第一,因地制宜地制订好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第二,科技兴农;第三,发展水利建设【盛海英:《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朱德对农村建设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朱德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手工业的思想,诸如:手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组织手工业生产者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手工业生产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发展手工业的思想,是朱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和以后对手工业发展都产生了很大作用与积极影响【江泰然:《论朱德发展手工业生产的思想》,《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在对外贸易方面,朱德主张外贸要“大出大进”、“以进养出”、“以出带进”;外贸市场多元化,做世界范围的生意;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保障货源充足。朱德的对外贸易思想,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一些观点,对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王纪一:《朱德对外贸易思想探析》,《党的文献》2006年第6期。】。朱德时刻关注农业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问题,就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建性的思想。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四、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是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王戎:《论朱德的农民共同富裕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4期。】。朱德与邓小平的富民思想,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可以说,朱德的富民思想为新时期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先行的探索和理论上的准备【赵微:《朱德与邓小平富民思想比较研究》,《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有学者认为,朱德的经济思想中渗透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集中力量发展生产的同时,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人人富裕、共同富裕的思想,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搞建设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构建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使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思想,就是一种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思想,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朱德的经济思想,对于当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王安平:《朱德经济思想中的科学发展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五)关于朱德与教育、科技、文化建设

近十年来,朱德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对朱德在思想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方面的思想和贡献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

1.朱德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朱德历来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朱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根本内容,一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学习,二是保证党的绝对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三是坚持铁的纪律、加强党的纪律性【潘勇:《论朱德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贡献》,《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8期。】。也有学者认为,朱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有:第一,讲政治;第二,讲真理;第三,讲纪律与讲政策;第四,讲爱国主义教育与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一是典型案例,二是整风运动,三是榜样力量,四是艺术宣传【毛志强、杨德辉:《朱德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贡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朱德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一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方法;三是说服教育与严格纪律相结合的方法;四是将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方法;五是团结与斗争相结合的方法;六是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朱德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选择要多样化【林媛红:《论朱德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理论观察》2015年第7期。】。有学者认为,朱德提出的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坚持“政治工作要走群众路线”的原则;二、坚持物质利益的原则;三、坚持又红又专的原则;四、坚持榜样示范的原则;五、坚持和风细雨的原则;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七、坚持铁的纪律原则;八、坚持身教重于言传的原则【欧阳恩良:《朱德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2.朱德的科技思想

朱德对科学技术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对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进行了长期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基本思想,如科技价值思想、科技人才思想、科技强军思想、科技交流与合作思想等。它对丰富毛泽东思想,指导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肖赞、杨德才:《朱德科技思想研究》,《学术论坛》2006年第9期。】。有学者认为,在《朱德年谱》新编本体现出朱德关于科学技术的远见卓识,包括:科学第一,自然科学是一个伟大的力量;技术决定一切;科学技术与群众结合;打开国门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以及知识分子是国家宝贵的财富【潘鈜:《朱德科学技术思想述评——〈朱德年谱〉新编本读书笔记》,《党史文苑》(学术版)2008年第1期。】。朱德的科技意识贯穿于领导军队、经济技术、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他对党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性思考的重要成果是“三结合”科技思想,即把科学技术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使科学技术与国家建设相配合、使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相结合【曾敏:《论朱德“三结合”科技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2期。】。也有学者认为,朱德的科技思想与实践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科技与抗战、建国结合,科技应服从和服务于历史使命;二、身体力行,关注各业发展,积极调研,为新中国科技发展献计献策;三、瞄准世界发展趋势,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尖端技术,提升国力;四、发展科技,必须发展教育,尊重人才,使科技与群众相结合【李清津、于丽娟:《朱德的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初探》,《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朱德的文化思想

有学者认为,朱德文艺思想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实用主义”的文艺思想,其内涵的系统构成包括:在文艺创作方向上,要符合中国革命的大方向;在内容方面,文艺要热情地歌颂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涌现出来的动人的真实事件;在形式方面,要求多采用大众化、通俗化的民族形式和民间形式【可晓锋、董赟:《论朱德的文艺思想》,《党史文苑》2015年第18期。】。朱德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有4个方面:一、文化建设必须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文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三、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保障文化事业的长足繁荣发展;四、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对外交流,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彰显文化事业的实力与魅力【陈培荣、何建华:《论朱德推进文化建设的贡献及启迪》,《党史文苑》2015年第5期(下半月)。】。也有学者认为,朱德的文化思想主要是:强调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传统;重视科技和教育;强调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主张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国际文化交往。这些思想观点具有民族性、开放性、大众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对新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当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刘海静:《朱德文化思想研究》,《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三、研究特点和关于深入研究的思考

近十年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研究特点

1.研究领域逐步拓宽。在继续加强对朱德的生平、军事思想、党建思想、经济思想等研究的同时,学者们将朱德的“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战线思想、民主思想、民生思想、和谐思想、国家安全思想、调查研究思想、“三农问题”和富民思想、教育思想、科技思想、人才思想、文化思想、体育思想等方面纳入研究领域,拓宽了朱德研究的范围,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朱德及其思想。

2.研究内容不断深化。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在朱德研究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要成果,理论性和学术性日趋增强。在军事思想方面,学者们研究了朱德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军事教育思想、政治战争思想、治军思想、士兵思想、城市攻坚战术思想、宣传战思想、军事情报侦察思想、总力战思想、军队管理思想、军事经济思想、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等等。在经济思想方面,学者们研究了朱德的农业思想、农民富裕思想、农村建设思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发展手工业思想、外贸思想、林业思想、经济现代化思想等等。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学者们不仅论述了朱德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进一步研究了朱德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和途径。在朱德研究的其他方面,学者们也都进行了深入探讨。所有这些,在横向上拓宽了朱德研究的领域,更在纵向上深化了朱德研究的内容。

3.研究力量日益加强。在朱德研究的队伍中,有一批知名的党史专家和学者,以庹平、李蓉、谭幼萍、王纪一、江泰然、王安平等人为代表,他们一直致力于朱德研究,积极推动着研究的发展。近十年来,又有不少年轻学者开始研究朱德的生平和思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成为朱德研究的新生力量。研究力量日益加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是朱德研究不断拓宽和深化的根本保证。

(二)关于深入研究的思考

1.提高整体研究水平。如前“研究概况”所述,近十年来,朱德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客观地讲,与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研究比较起来,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相对要薄弱一些,人们对他的了解和研究至今仍然是很不够的,这与朱德对人民军队、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贡献还远远不相称【谭幼萍:《三十年来国内朱德研究出版情况评述》,《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6期。】。就整体而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拓展与提升的空间,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朱德研究。另外,从研究成果的质量来看,记述性、回忆性、故事性的作品为数不少,理论性和学术性成果的数量还较少,也使得朱德研究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加强朱德与其他领导人的比较研究。朱德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其他领导人一起进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共同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对朱德的研究必须放在这个集体中考察,并对朱德与其他领导人进行比较研究。从目前的成果看,在朱德研究中,比较研究明显薄弱,只有赵微的《朱德与邓小平富民思想比较研究》(《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李超的《朱德、毛泽东伟大人格的一致性和互补性》(《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等,成果极少。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加强朱德与其他领导人的比较研究,才能清晰地梳理朱德思想发展的轨迹,科学地评价朱德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贡献与地位。

3.重视朱德研究资料的整理出版。资料是研究的基础,十年前就有学者呼吁重新整理编辑出版朱德著作。现在看来,朱德著作和相关文字资料虽有出版,但是不够全面。研究者难以占有第一手资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朱德研究的深入。这也是相比于其他领导人的研究,朱德研究相对薄弱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重视朱德研究资料的整理出版,包括朱德的论著以及革命和建设时期朱德的电报、训令、书信、讲话等等,使这些资料在朱德研究中发挥其作用与价值,把朱德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4.避免重复研究。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朱德研究的视野还不够开阔,部分研究者对已有研究成果重视不够,研究的选题比较集中,有些成果是重复研究,从内容到风格如出一辙,观点雷同。学者们必须拓宽研究视野,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入,才能把朱德研究进一步推向纵深,真正提升朱德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本文为江苏省2015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朱德研究史”(KYLX15-1347)、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作者,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 扬州 225009

(责任编辑:俞放)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