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革思想及现实意义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24   
分享到 :

邓小平改革思想及现实意义

曲青山

“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1](p.368)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对中国改革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纪念邓小平110周年诞辰之际,回顾他关于改革的论述,学习他的改革思想,不仅是对他的深切缅怀和最好纪念,而且对当前我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改革思想在历史反思、实践探索中萌芽和产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历程时说,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和国家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二是对中国发展落后的深刻反思;三是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反思。邓小平改革思想就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843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访华时问邓小平:你一生中最痛苦的是什么?邓小平坦言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邓小平此间有两次被打倒的特殊经历。19777月第三次复出后,他针对毛泽东晚年错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深刻反思,并由此引发出对整个体制和制度的反思。

19808月,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分析了造成“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原因。他说:“民主集中制被破坏了,集体领导被破坏了。否则,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会爆发‘文化大革命’。”[2](p.348)法拉奇表示忧虑,说看不出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事情。邓小平解释说:“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2](p.348)同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指出:“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2](p.333)

邓小平也从汲取经验教训、从坏事转化为好事的角度,谈了“文化大革命”对改革开放的作用。19869月,他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迈克·华莱士采访时指出:“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1](p.172)19886月,他在会见一次会议与会者时说:“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1](p.266)19889月,他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客人时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就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较,‘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1](p.272)

()对中国发展落后的深刻反思

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付出了努力,积累了经验,也出现了失误,遭受了挫折。“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1](p.237)邓小平重新回到领导岗位后,致力于对中国国情的研究,深刻反思中国发展落后,对推进改革开放起了重要作用。

19846月,邓小平在会见缅甸客人时说:“建国后,如果说我们有错误,最大的一条就是不重视发展生产,所以我们国家落后了”。[3](p.501)这段时间,对于中国的发展落后,邓小平经常挂在嘴边,讲话、谈话时常说起。197710月,他在会见法国访华团时说:“人们都说中国是个大国,其实只有两点大,一是人口多,二是地方大。就发展水平来说,是个小国,顶多也是个中小国家,连中等国家也算不上。”[3](p.89)197810月,他在会见德国新闻代表团时谈到,我们“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2](p.132)19793月,他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讲话时,对中国国情作出概括: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邓小平认为:“我们要承认落后,不要怕丑。”“承认落后就有希望,道理很简单,起码有个好的愿望,就是要干,想出好方针、政策和办法来干。”[3](p.79)

邓小平反思中国发展落后,是与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的。19829月,他在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谈话中,使用了“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1](p.10)6个反问句。19824月,他在会见坦桑尼亚客人时说:“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p.116)198710月,他在会见匈牙利客人时指出:“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1](p.255)“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p.256)

()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反思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对我国因错过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导致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拉大进行反思,与其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认识密切相关。

1977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四人帮”的干扰,耽误了我们好多时间。60年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水平差距不大,1964年我国爆炸了原子弹,这是科研水平的集中表现。世界科学技术在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有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科学领域一日千里地发展,一年等于好几年,甚至可以说一天等于几年。[3](p.78)197911月,他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这十多年,正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不是按年来计算,甚至于不是按月来计算,而是按天来计算。”[2](p.232)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中国要摆脱落后、赶上时代,就要通过各项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按他的话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1](p.242)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东西方关系的逐渐缓和,战争危险减弱,邓小平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19833月,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大战打不起来,不要怕,不存在什么冒险的问题。以前总是担心打仗,每年总要说一次。现在看,担心得过分了。我看至少十年打不起来。”[1](p.25)198410月,他在会见缅甸客人时说:“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1](p.96)19856月,他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时,专门讲了对国际形势判断的变化,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1](p.127)之后,邓小平又多次阐述这一观点。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的判断,为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正如他说:“一九七八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1](p.233)

邓小平改革思想,是在历史反思、实践探索中萌芽和产生,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发展。邓小平改革思想与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同步而行,两者相互促进。邓小平思想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5年全面整顿,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酝酿阶段。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着手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进行全面整顿。他曾说:“说到改革,其实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1](p.255)这次整顿实质上是拨乱反正的开始,是后来改革的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改革思想已经萌芽。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邓小平改革思想产生的起点。19781213,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告诫全党:“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p.150)这篇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邓小平又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四项基本原则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一起,构成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基本内容。19808月,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邓小平改革思想逐渐形成。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发展阶段。19829月,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改革思想也有了自己的主题。1984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指导我国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之后,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邓小平一再提醒全党要“两手抓”,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在全面改革中,邓小平改革思想得到发展。

第四阶段,从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成熟阶段。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根据邓小平提出的设想和建议,十三大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十三大到十四大这五年,国内国际风云突变,发生了重大事变。在邓小平支持下,党和政府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经受住了严峻考验。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理论上获得重大突破。南方谈话是邓小平改革思想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十四大在以往概括的基础上,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构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改革思想也趋于成熟,形成体系。

二、邓小平改革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集人民群众的智慧,逐步创立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改革思想。邓小平改革思想,是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关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改革思想体现在邓小平著作和一系列讲话、谈话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我国改革的目的所在。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1](p.135)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1](p.17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p.113)

第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是对我国改革性质的阐述。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1](p.142)改革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强调:“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p.138)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1](p.142)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

第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对我国改革内容的框定。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1](p.237)城市经济改革就是全面的改革,比农村经济改革复杂得多,难免出差错,冒风险。邓小平认为,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1](p.164)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谓的民主,不能搬用他们的三权鼎立,不能搬用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都是不同的,但共同的一点是要保持自己的优势,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毛病和弊端。

第四,“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这为我国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不然的话,我们的社会就将是一个乱的社会,就谈不上安定团结,什么建设改革、振兴中华,都将成为空话。邓小平强调,“四个坚持”和改革开放是相互依存的。“搞改革开放,要有两手:一手搞改革开放:一手搞‘四个坚持’。”[4](p.1332)“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4](p.1363)“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2](p.173)“在改革开放的同时,搞好四个坚持,我是打下个基础,这个话不是空的。”[4](pp.1363-1364)

第五,“由共产党领导”,这阐明了我国改革的政治力量。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就呜呼哀哉了,哪里能有现在的中国?”[1](p.326)“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们的优越性。”[1](p.256)邓小平强调:“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1](p.277)“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2](p.336)他经常以“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诫全党,“动乱不能前进,只能后退,要有秩序才能前进。”[2](p.252)

第六,“紧紧地依靠群众”,这是对我国改革的依靠力量作出的论断。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2](p.368)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发明的。我们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2](p.342)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邓小平强调,实践这个标准最硬,它不会做假。改革的举措对还是不对,要让实践来检验。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搞改革,对某些具体问题有怀疑有担忧,这也难免。“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来说话”,[1](p.155)“让改革的实际进展去说服他们。”[1](p.156)

第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是对我国改革步骤方法的形象概括。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翻天覆地的事业,是伟大的实验,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案,要“冒风险”,“冒很大风险”。他几次引用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比喻改革的艰难,说我们的改革“可能比关公还要过更多的‘关’,斩更多的‘将’。”[1](p.262)他反复告诫全党:“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1](p.367)改革开放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他指出,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改革不能蛮干,不能太急,要慎重,要走一步,看一步,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不犯错误不可能,要争取犯得小一点,遇到问题就及时调整。”[1](p.267)改革总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第八,“三个有利于”,这是我国改革的评价标准。“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在纠正我国在生产力问题上所犯错误的同时,也把生产力标准明确地提出来,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2](p.314)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针对人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怀疑和否定生产力标准,提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对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姓“资”姓“社”的束缚,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这是对我国改革问题的深化认识。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发展的起点。“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1](p.98)“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1](p.256)邓小平强调,我们的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1](p.91)

邓小平改革思想是由改革目的、改革性质、改革内容、政治保障、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步骤方法、评价标准等构成的完整思想体系,是全面系统的改革观。邓小平改革思想最终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改革思想,相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不断开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邓小平改革思想成功指导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邓小平改革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果没有邓小平的改革思想,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但当时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邓小平提出农村政策要继续放宽,土地承包给个人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在中央的肯定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责任制迅速推广。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开始有重大突破。在邓小平支持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建立起来。

党的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农业生产终于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批新型中小城镇随之出现。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逐步扩大,要求全面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科学技术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提上日程。在全面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党的十三大作出加快和深化改革的任务后,在国际国内的复杂艰难情况下,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飞跃时期,展现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整个国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在前进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物价波动大了一点,重复建设比较严重。我们决定用一段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以利于更好地推进改革和建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国际政治风波又一次使我国面临向何处去的严峻考验。我们面前还是摆着三条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垮台的路:一条是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路;一条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新路不动摇。在这个重大历史关头,又是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和国家经受住了险风恶浪的严峻考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航向。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产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江泽民表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谈话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要求我们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更快一点,千万不可丧失时机。谈话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邓小平全面改革的总体设计,把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积极推进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为各方面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

在邓小平改革思想指引下,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二、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也稳步推进,国际地位日益上升,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邓小平改革思想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讲话指出:“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今天,我国深化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已有很大不同,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连续的,邓小平改革思想仍具有指导作用。学习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目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东欧、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颠覆了社会主义制度,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教训极为深刻。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保持清醒头脑,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中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种种躲不开、绕不过的难题。改革开放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既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又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这个方法,不仅在改革开放之初行之有效,而且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都行之有效。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符合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先行试点,鼓励创造,取得经验后再推开,积小胜为大胜。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凝聚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第三,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第四,改革开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之所以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却又保持了社会稳定,很重要的是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顺利推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得到保障,对深化改革的困难就能多一些理解,对深化改革的举措就会多一些支持,顺利进行深化改革的希望就越大,发展、稳定的基础就更加坚固。我们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五,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经过36年的改革,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保证改革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民众动力。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

1985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强调:“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p.143)中国要强大起来,要发展生产力,要“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我们深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任务一定能实现,邓小平所期盼的中华民族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一定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4]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