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的群众路线观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12   
分享到 :

彭真的群众路线观

吉 风

作为老一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彭真在各项工作中一向坚持并要求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他有关群众路线的工作实践和理论阐述,对我们当前开展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及实践,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认清干群、党群关系是根本。彭真在从事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强调,要解决干群关系,就要知道谁是老子谁是儿子?彭真说,实际上群众是老子,我们是儿子。在干群关系上,他多次强调“干部是群众的勤务员,不是老爷”。1961年,彭真在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时对北京市的干部们说:“我们的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勤务员。我们不是官僚,不是剥削者,也不是创造这个、那个的上帝、菩萨、神仙。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直到退休,彭真还讲“我们是人民的一分子,是人民的代表,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领导建设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事物的本质”。

党政干部领导工作为了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如果不注意,站在人民群众的头上,那就会脱离群众,就要犯根本性的错误”,就会使我们的工作出现偏差,甚至与人民背道而驰。“现在,有一部分党员当了‘官’,就把人民放在脑后去了,甚至不是当人民的公仆,而是爬到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成了老爷。……更有甚者,为了几个臭钱,违法乱纪,腐化堕落,把共产主义理想、道德、人格统统扔了。他们藉权谋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等,简直成了吃剥削饭的寄生虫。”彭真强调,这样的人为数不多,“但是危害极大,影响极坏,必须彻底清理。违反党纪国法的,必须按党纪国法处理,不能再含含糊糊不了了之,甚至包庇纵容。”

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是保证。1949416,彭真在起草《关于北平市目前中心工作的决定》时说:“行政干部要善于依靠工人群众,在民主基础上建立集中的工厂管理,要善于依靠广大工人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来改造和发展工厂的生产。”

依靠群众,必须相信群众。1990年彭真在一次纪念建党69周年座谈会上说:“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过程中,彭真坚持相信群众,他多次强调:“设立村民委员会,在基层实行群众自治,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办理,由群众自己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酝酿组织制定,到1982年村民委员会写入宪法,直到198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在全国施行,都一直存在争议,但彭真坚持要相信群众,相信群众的事情群众能够自己处理好,也有力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坚持群众路线,就一定要贴近群众,对群众有真感情,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正如1958年,彭真在《前线》发刊词中明确提出,“要站在革命和建设的最前线,就必须站在群众之中和运动之中,跟群众血肉相连地打成一片。”

19621218,彭真在接见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时说:“工会干部要深入群众,跟工人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知道工人群众在想什么,要求什么,讨厌什么,有些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是关键。彭真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路线。”

1961年,彭真在怀柔县农村调查时曾说:“说话使群众相信,说到哪,办到哪。为什么现在我们讲话群众有点不信,问题就在没有很好调查研究,没有摸底就下决心,有些问题不是群众自愿。”做任何决策之前,一定“要真正摸一摸群众意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不摸透,决心不好下”。没有经过调查形成的决策,就得不到理论依据和支持,就容易脱离群众,影响群众的积极性。但搞调查也不能只根据自己已经形成的意图展开,而是要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要真正客观地本质地调查,那样形成的意见才客观全面、真实可靠,才会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进行调查研究,就要集思广益,听取各方面,尤其是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他在一次民法座谈会上提出,进行调查研究就要听取干部、专家、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各方面的意见。要打破思想僵化,必须集思广益,“要鼓励大家讲不同意见,敢于争鸣,使我们制定的法律能够避免或少出一些错误。”“任何工作都不能搞一言堂,立法尤其不能搞一言堂,不然的话,是要出乱子的。我国历史上有一句话,叫作‘多谋善断’。多谋,就是要发扬民主,把各种意见提出来。多谋是基础,各种意见提出来了,经过比较,才谈得上集思广益,才有可能善断。”

彭真要求各级干部要以平等的身份和态度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交朋友,因为只有交成朋友,才能听到他们的真实意见。他要求每个部门和每个负责干部至少直接联系一个工厂、农村或者学校等基层组织,经常听一听来自群众的意见。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和许多工厂、农村的劳动模范,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作家、教授、医生交了很多朋友。一直到198480多岁高龄的彭真还坚持到天津一线考察,在同基层、老工人、老战友们聊天时说:“国家的委员长也好,党的市委书记也好,都是一名共产党员,千万别忘了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经常与最基层的工人党员、农民党员、知识分子党员一起促膝谈心,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与他们一起讨论党的工作,虚心地听听他们的意见、批评和建议,这是事关党的风气的大问题,是对党尽义务、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克服官僚主义、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光荣传统的大问题,这应当形成一种风气!”

引导群众前进是目的。彭真说:“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这个勤务员不只是给群众打水、打饭,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做向导,引导他们前进。”具体来说,就是共产党的干部不仅要为群众办事,更重要的还是要到群众中去,领导群众向前进,是肩负着双重任务的勤务员。

走群众路线绝不是恩赐包办,要让群众自己做主。1947年,彭真对冀东土改复查提出意见:针对干部中存在严重的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等脱离群众的作风,要不断地教育他们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一切群众斗争必须经过群众的酝酿过程,这是使群众从盲目到自觉,使运动从少数到多数的必经过程,也是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自己的主张和领导骨干与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然就不能使群众运动真正名副其实成为群众自己的运动。1949年,彭真在郊区干部扩大会议上动员开展土改工作时再次强调:“一定要让群众自己起来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群众自己调查,自己讨论,自己分配土地,干部不要包办代替。”

我们要如何领导群众向前进?彭真认为要领导人民群众,除了向人民群众学习,还要在工作中到群众中去,多与群众商量、沟通。“如果群众对某个问题搞不通,你只能跟他商量,摆事实,讲道理,不能强迫命令。”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前线》201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