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牧:差距太大,很有咄咄逼人的紧迫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6   
分享到 :

谷牧:差距太大,很有咄咄逼人的紧迫感

章鹏

1978年5月12日,兼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谷牧副总理,率中央派出到西欧考察的第一支队伍抵达法国。谷牧带领考察团一共访问了5个国家(法国、瑞士、德国、丹麦和比利时)的15个城市。他们参观港口,乘坐汽车、轮船和火车旅行,一路听取情况介绍,收集各种资料。谷牧后来在其回忆录里说,“我在法国看到一座低水头的水电站,全部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节假日没有工人上班,照样运行发电。联想到国内的经济技术水平,差距太大,很有咄咄逼人的紧迫感。”

考察团发现: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近80倍;瑞士伯尔尼公司一个低水头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2.5万千瓦,职工只有12人。我国江西省江口水电站,当时装机2.6万千瓦,职工却有298人,高出20多倍。法国马赛索尔梅尔钢厂年产350万吨钢只需7000工人,而中国武钢年产钢230万吨,却需要67000工人,相差14.5倍。

6月6日,考察结束,谷牧回国,与考察团成员合力撰写提交给中央的考察报告。报告提出:我们应当把欧洲当作争取第二世界的一个重点地区,进一步加强工作。为了更大规模地引进国外技术设备,要有灵活的支付方式;在外贸体制上,应给地方、各部以一定的权力;必须进行科技为主导的工业革命;加强技术交流,尽可能多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

随后,叶剑英、李先念、聂荣臻纷纷赞成引进西欧技术,“把先进的东西搞过来”。6月底,邓小平约谷牧谈话,在听了关于出访欧洲五国的汇报后说:“引进这件事要做,下决心向外国借点钱搞建设,要抓紧时间。”

几乎与此同时,受谷牧委托的港澳考察团和罗马尼亚与南斯拉夫考察团也提交了报告。学西欧的科技,引港澳的资金,参考南斯拉夫计划与市场并行的经济体制。三路人马,三份报告,奠定了改革开放初期政策思路的雏形。

(来源:《北京日报》2018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