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三篇重要讲话与刘少奇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0-10   
分享到 :

立足实践,深化领袖人物研究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三篇重要讲话与刘少奇研究的新进展

王双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特别是经过邓小平代表中央在刘少奇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江泽民在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和胡锦涛在刘少奇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刘少奇的杰出贡献得到世人公认。这三篇重要讲话互有联系,各有特点:邓小平的悼词重在为刘少奇平反;江泽民的讲话全面高度评价刘少奇一生业绩;胡锦涛的讲话重点突出刘少奇的军事业绩、理论主张和崇高风范。这三篇讲话立足实践,不断深化,主要基于刘少奇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对刘少奇为党、为人民、为人民军队所作贡献的认识的逐步深化,但最根本的还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逐步推进和我们对其中经验教训的总结。

刘少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不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横遭诬蔑迫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特别是经过邓小平代表中央在刘少奇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江泽民在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和胡锦涛在刘少奇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分别简称“邓小平的悼词”、“江泽民的讲话”、“胡锦涛的讲话”——编者注),刘少奇的杰出贡献得到世人公认。这三篇重要讲话互有联系,而又各有特点。

邓小平的悼词重在为刘少奇平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19792月,中共中央决定组织有关部门复查关于刘少奇的案件。经过一年紧张而细致的工作,1980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为刘少奇平反,撤销八届十二中全会强加给刘少奇的一切罪名和所作的错误决议,恢复他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198051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刘少奇追悼大会,邓小平代表中央致悼词。

悼词全文约3500字,重点在于为刘少奇平反,全面评价他光辉和战斗的一生。由于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戴上“叛徒”、“内奸”、“工贼”的帽子,在悼词中邓小平首先用1/3篇幅概述刘少奇一生的光辉业绩,指出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是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肯定他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恢复他作为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本来面目。

然后,悼词用1/3篇幅,概括刘少奇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恢复他在党内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历史地位。邓小平指出,刘少奇一贯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勤于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并且善于把实践经验提到理论高度。他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并在党的七大上进行了有力的宣传。他对我们党的建设,对我国工人运动和党在白区的工作,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的建树。他在这几方面提出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原则,是党和人民几十年英勇奋斗的经验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参见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人民日报》1980518日。】

最后,邓小平对刘少奇的高尚品德作了评价,认为“刘少奇同志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共产党员”,号召全党同志向他学习。他概括刘少奇一生四个方面的鲜明特点:即重视研究马列主义理论、把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科学态度,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和人民无限信任的革命品质,言行一致、坚持原则、严守纪律的革命风格,在对敌斗争中机智沉着、立场坚定的崇高品德。同时还明确指出他在两次被捕中都坚贞不屈,在革命紧急关头不避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彻底推翻了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蒙冤戴上的“叛徒”帽子,还他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清白。

邓小平的悼词肯定了刘少奇一生的光辉业绩,并第一次公开引述他在处境最艰险时所说的“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这句表达了他对党和人民无限信任的名言。邓小平深情地指出:“和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一样,刘少奇同志将永远活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邓小平的悼词,反映了饱受“文化大革命”磨难的全国人民的心声,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但是,由于当时对刘少奇生平思想的研究工作还基本没有开展起来,悼词对其生平的记述还是粗线条的。

江泽民的讲话全面高度评价刘少奇一生业绩

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的追悼大会举行和邓小平的悼词发表后,全国报刊杂志和学术界陆续发表了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回忆,对刘少奇在各个时期的业绩作了比较充分的记述。特别是随着《刘少奇选集》、《刘少奇年谱》以及《刘少奇传》的出版,对刘少奇的研究有了全面深入的发展。

19981120日,中共中央召开大会,隆重纪念刘少奇诞辰100周年,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具体地肯定了刘少奇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特别是根据改革开放事业的需要,对刘少奇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贡献,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第一,江泽民的讲话比较清晰地描述了刘少奇在青年时期思想发展的轨迹,特别是其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指出刘少奇在学生时代,就受辛亥革命影响,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主义者。以后随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他赴北京参加五四运动,刘少奇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前往俄国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实地考察和学习十月革命的经验。在那里,他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由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矢志不移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伟大革命斗争之中。

第二,江泽民的讲话恢复了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对刘少奇在白区工作的评价。经过有关专家学者多年的研究,及一些相关史料的陆续发现和公布,全党对刘少奇在白区工作的贡献有了进一步了解。如《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提供了中共中央1941年“九月会议”对刘少奇白区工作评价的有关情况。【参见《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7—198页。】再如《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披露了一则重要史料,即毛泽东于19639月在修改二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稿时,在他的名字之后加写了刘少奇的名字,最后修改为:“早在二十年代末期和整个三十年代,随后又在四十年代的初期和中期,以毛泽东同志和刘少奇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就在抵制斯大林的某些错误的影响,并且逐步克服了‘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终于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2页。】在上述史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江泽民指出:“正如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刘少奇同志是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江泽民:《在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81120日),《人民日报》19981121日。】

第三,江泽民的讲话还根据邓小平关于党的几代领导核心的理论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一次明确指出,刘少奇在1943年春进入中央领导核心,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45年,刘少奇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毛泽东的主要助手之一。这里纠正了邓小平的悼词中关于刘少奇在1931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提法。经研究人员核查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刘少奇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的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第四,江泽民的讲话根据大量档案材料和一些当事人的回忆,以及《刘少奇传》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充分肯定刘少奇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代理中共中央主席期间的重要功绩。刘少奇根据国共两党“和”、“战”形势的急剧变化及苏美战略抗衡的微妙形势,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适时指导在东北实施“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部署,使我军在解放战争同国民党的第一场大的较量中,抢占先机,在军事上占据主动的有利地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良好的开端。同时,江泽民的讲话也充分肯定了刘少奇在主持中央工作委员会时期的工作,肯定了他主持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对指引亿万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压迫下摆脱出来的伟大历史意义。

第五,江泽民的讲话对刘少奇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出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江泽民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刘少奇同志非常重视经济建设”,提出“生产事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全体人民一切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的基础”。并高度评价刘少奇在建国以后指导土地改革,大力倡导和精心指导组织供销合作社,参与制定八大路线和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就进一步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所谓“阶级斗争熄灭论”、“唯生产力论”和“物质剌激”等不实之词,把颠倒了的历史彻底扭转过来。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江泽民的讲话还深入挖掘了刘少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经济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所能提出的宝贵思想和实践经验。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刘少奇针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出现的经济统得过死的现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要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要充分利用自由市场,利用价值规律来调节生产”的宝贵思想;60年代,刘少奇又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他指导中央有关部门按照工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流程,改革生产资料管理和流通体制;借鉴资本主义管理企业的先进经验,试办托拉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收到了比较好的初步效果。江泽民的讲话还积极评价了刘少奇提出的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的做法,以及在文化教育方面实行两种教育制度的主张。讲话指出:“他的这些思想和实践,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此外,江泽民的讲话还充分肯定了刘少奇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任委员长期间的工作,指出:“刘少奇同志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施行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工作制度”,“他主持制定的一大批重要法律法规,对新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江泽民的讲话全文约6000字,内涵丰富,论述精当,高度评价了刘少奇一生的光辉业绩,对刘少奇的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这一讲话精神指导下,这10年来关于刘少奇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对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研究,发表了相当数量的文章和专著,使刘少奇研究事业经久不衰,并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而持续升温。

胡锦涛的讲话重在评价刘少奇的军事业绩、理论主张和崇高风范

20081111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次讲话,在江泽民的讲话对刘少奇生平业绩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又有所突出、侧重和提升,对今后关于刘少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这次讲话在过去全面阐述刘少奇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刘少奇在军事方面的贡献。刘少奇虽然没有列名于中央军委所确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中,但中国革命走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特点,使刘少奇在民主革命长期斗争的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曾多次担任人民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回答解决了许多重要军事战略问题,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和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

讲话着重提到了刘少奇在抗日战争中军事方面的贡献。讲话指出,刘少奇是“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这一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曾在三大战略区独当一面地开辟根据地和领导工作。“他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和山西新军创建工作。”“皖南事变后,刘少奇同志临危受命,出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同陈毅等同志一起,重建新四军军部,为把新四军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铁军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受毛泽东同志委托,统一山东党政军领导机构,调整策略方针和各方面政策,使山东抗日根据地迎来大发展的生动局面。”【胡锦涛:《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81111日),《人民日报》20081112日。】

其次,胡锦涛的讲话继续突出论述了刘少奇作为党内卓越理论家的特点。刘少奇一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并把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用以指导实践。他留下几百万字的理论著述,在工人运动、白区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军事、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等领域作出许多理论建树,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点在邓小平的悼词和江泽民的讲话中都有所论述,胡锦涛在讲话中着重论述了刘少奇关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贡献。

讲话指出:刘少奇“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在他留下的约500万字的讲话、著述中,有六七十万字是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从领导安源工人运动,到1924年秋创办中共历史上最早的党校之一,再到大革命失败后处理顺直省委党内思想纠纷的问题,他对加强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此后几十年的奋斗过程中,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非常重视“做一个好的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的问题。比如,他针对王明在抗战初期破坏中央工作纪律的现象,在19389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在组织上、党规上保证党的团结,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刘少奇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36页。】。随后,在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他主持制定了“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三个决定。再如,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后来定名为《论党》),进一步论述了关于党的建设的若干问题,成为党的建设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

关于探索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是刘少奇思想理论方面的又一亮点。在1948年下半年新中国曙光初露的时候,刘少奇就开始对新中国怎样建设和怎样发展的问题进行探索。比如,他在继承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论述,提出新中国国民经济成分应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五种成分构成;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应大力发展生产互助组,普遍组织成立供销合作社等思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刘少奇继续努力探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胡锦涛在继承江泽民评价的基础上,再次高度评价刘少奇的这一探索,认为“刘少奇同志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引用他许多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原话。例如,胡锦涛在论述刘少奇关于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时,引用他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有关政府机构改革的论述。当时,刘少奇针对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指出,由中央的部、省里的厅这样的行政机构管理企业不合适,要组织专业公司管理企业,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接近生产,接近企业,有利于企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党和政府“管计划、平衡、仲裁、监督、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27531页】。

在改革开放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重温刘少奇提出的这些思想,我们不禁为他的远见卓识所折服。正如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的:“这些重要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反映了他的远见卓识。”

在讲话的最后部分,胡锦涛从刘少奇过去几十年奋斗中的一幕幕历史画面中,撷取许多生动的细节,追思刘少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突出强调全党要学习刘少奇始终坚持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学习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学习他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具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思想品格;学习他始终坚持廉洁奉公、无私奉献,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学习他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风范。

综上所述,邓小平的悼词和江泽民、胡锦涛的讲话各有特点,又立足实践,不断深化。这种关系主要基于我们对刘少奇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我们对刘少奇为党、为人民、为人民军队所作贡献的认识的逐步深化,而最根本的还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逐步推进和我们对其中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

〔作者王双梅,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北京100017

(来源:《党的文献》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