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5期【2】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1-28   
分享到 :

“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纪念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四川广安举行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7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纪念邓小平同198291日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0周年,91日至2日,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在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四川省广安市,联合举行“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纪念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0周年”理论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中共广安市委、广安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社科院,江西省社科院和深圳市社科院等具体承办。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领导、全国高等院校和各地的专家学者,四川省有关部门和广安市的有关领导,以及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冷溶,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中共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杨胜群主持开幕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李忠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李捷,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讲话。

冷溶在致辞中指出,30年前的今天,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从那以后,这句话就成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7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的中心思想,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对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召开这个研讨会,就是要深入学习理解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纪念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一重大命题,坚定不移地沿着邓小平同志开创的这条正确道路走下去,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明确的理论认识,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冷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丰富的内涵,凝聚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它不仅是总结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而且是新道路的最高范畴。它由此成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题,成为我们党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继承前人,又体现了创新发展。我们要把它的继承性讲清楚、讲充分,还要把它的创新性讲清楚、讲充分,这样才能真正认识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真正认识我们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

吴靖平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四川全省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持下,战胜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困难,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大灾之后加快发展的“三大奇迹”,正在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四川推动跨越发展的壮阔历程和辉煌成就,印证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印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印证着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举办这次纪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30周年理论研讨会,就是想通过各位专家学者和同志们的充分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

王建军在致辞中指出:30年来,广安的发展与进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一个生动缩影。广安牢记小平同志“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谆谆嘱托,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广安实践,推动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广安坚持在解放思想中开拓发展新路,探索形成了“转化三大优势、实施三化联动、推进三大跨越”的发展思路;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各级各界支持,不断开创了跨越发展新局面。我们将充分运用这次研讨会的成果,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广安实践,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川东渝北地区中心城市、川东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对外开放示范窗口、宜居宜游宜业城市,努力把小平同志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李忠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范畴,也是一个命题,更是一篇精彩美妙、深邃复杂、丰富多彩、宏伟壮阔的好文章、长文章、大文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引领中国走向辉煌的历史性选择,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少包含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大方面。它们有分有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篇范围极其广泛、内容极其丰富的大文章。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我们更要全面分析和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李捷在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功绩,在于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提出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这个实践和道路制定了一条科学完备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也就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作用集中地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定了历史方位;第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兴国之要;第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立国之本;第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强国之路;第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奋斗目标。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贯穿起来,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构成了邓小平理论最基本的主干,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

君如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艰辛探索的基础上,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到21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继续坚持和发展的,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既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思想,又对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问题上所犯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这一崭新的革命实践中开辟出来的。

杜一力在讲话中回顾了国家旅游局三次整理发掘邓小平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论述的经过,并指出:邓小平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论述,最根本之处在于倡导发展旅游业并且为中国旅游产业定性、定方向、定目标;最不易之处在于具体论及旅游产业自身规律中几乎所有主要问题,是一个系统的旅游经济思想;最感人之处是无处不在的对旅游人的激励和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最深刻之处在于论的是旅游,考虑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全局,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这些重要论述与邓小平的国际视野和贴近实际密切相关;与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密切相关;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探索密切相关;与邓小平的整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统筹发展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央编译局、中央政策研究室、求是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的13位学者作了大会中心发言。他们围绕会议主题,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温邓小平同志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及有关重要论述,联系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新理解,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题,也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30年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承前启后,带领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的形势下,党和人民要继续前进,开创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他们还就如何加强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发表了意见。

2日上午,研讨会进行分组讨论和闭幕式。分组讨论采用重点发言与讨论插话相结合的办法,学术氛围浓厚。来自全国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争相发言,交流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闭幕式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秘书长高屹主持,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副主任姜淑萍,中共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雄兴,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杨刚在会上报告分组讨论情况。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杨胜群在闭幕式上作大会总结。

杨胜群指出:我们这次研讨会,是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时候召开的,又是在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0周年的时候召开的。会议论文和讨论发言,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形成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和当代价值。大家形成的基本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多年的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不断拓展、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会同志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开辟,并取得今天的成就和进步,关键是恢复并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进全党不断解放思想,立足实践,勇于探索,与时俱进。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途径。与会同志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百般曲折探索出来的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已经为实践证明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新阐发和新概括,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三、邓小平同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和他关于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次会议在以前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又深入了一步。冷溶同志在讲话中通过对文献的深入解读,阐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思想来源、深刻内涵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与会同志的论文,在全面阐述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贡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他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上,所提出的一系列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没有过的新论断、新观点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研讨会有相当一部分论文是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比如,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外开放思想,时代主题思想,“三步走”发展战略,共同富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思想,干部教育思想,“三个面向”思想,国防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思想,民主法制建设思想,以及关于青年工作、人才工作、旅游工作、党建工作的思想,等等。这方面的论文,代表了邓小平生平思想研究和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反映了邓小平生平思想研究和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对于推动邓小平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次理论研讨会得到了全国理论界的积极响应,会议收到论文240余篇,会后,研讨会组委会将编辑出版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