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南开精神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1   
分享到 :

周恩来与南开精神

孙海麟

(天津南开中学理事会理事长、党委书记)

天津南开中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19138月,15岁的周恩来考入南开中学。那时的南开中学实行四年学制。四年后的19176月周恩来毕业,是南开中学第十次毕业生。这四年,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接受了一生中唯一正规、完整的现代教育。

周恩来当时报考南开中学是慕名而至的。1904年建校的南开中学,是因清王朝甲午战败的国难而兴办的私立学校。创办人、校董严修和校长张伯苓,都是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的爱国教育家,他们在中华民族深陷危机之时,挺身担当,不尚空谈,决心在旧体制外兴办民立模范中学,为国家和民族培育英才。因而,从办学宗旨到课程、教材、师资的设定和人格养成的路径,都开时代之先河,令世人感到耳目一新。周恩来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选择了南开中学。

1913年的南开中学,进入办学的第九个年头,在陆续向社会上输送一批批堪当重任的优秀人才的同时,日渐形成体现南开教育之魂魄的核心价值体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品学兼优的成长实践,恰与南开中学探索和建设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步,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周恩来参与了南开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的创建。1918年,在周恩来刚从南开中学毕业的第二年,南开校歌问世。正是在南开校歌里,第一次唱出让南开人激情奔涌的最强音:“巍巍我南开精神”。由此,也引发我们对于“周恩来与南开精神”这一命题的思考。

南开精神的核心是爱国。南开中学把爱国教育放在德育的首位,严修要求学子“志为爱国志士”,张伯苓强调学生“第一当知爱国”。早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南开中学的爱国教育激励下,他的精神世界不断升华,提出“青年为斯世将来之主”,“当兹神州存亡危急千钧一发之秋,吾党青年正宜努力前途,以做砥柱中流自任”。他有斯言,更有其行,参加反袁运动,发表爱国演说,反对“二十一条”,始终站在斗争的第一线。爱国教育铸造了周恩来的人生之魂,周恩来以爱国实践为南开精神注入新成分。

南开精神讲求担当。周恩来曾说,学问与经验“必须兼修”。他珍惜在校的光阴,在学好文化课之外,勇于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组织校内外社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锻炼增长才干。他参与组织学生团体敬业乐群会,担任副会长、会长,主编《敬业》杂志,曾任校刊《校风》总经理、演说会副会长、国文学会干事、江浙同学会会长、新剧团布景部副部长、暑假乐群会总干事等职,每一份担当都是一种磨砺,从中积蓄起日后报效国家和社会的本领。

南开精神讲求敬业。在南开中学求学期间,周恩来深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他以旺盛的精力奋笔高产,为后世留下弥足珍贵的文献。据不完全统计,他在校四年完成课业作文52篇;另外还在《校风》《敬业》等校园刊物登载论文、纪事、杂忆、游记、小说、剧本、诗歌、译文等多种作品数十篇。经有关部门确认,确系他本人所作的有53篇之多。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深刻,文笔清新,宣传新思想,批判旧文化,凸显了一代新人的宏愿和锐气,“凡此均足证其学识毅力之胜于人”。

南开精神讲求科学。中学时代的周恩来追求人格的完善,努力做到德、智、体三育并进。他在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优异的同时,热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他和同宿舍同学获得野跑(长跑)优胜,爱好筐球(篮球)、挖力球(排球)、庭球(网球),大力报道体育赛事。他参加社团广武学会,拜师武术大师韩慕侠习武。他加入南开新剧团,粉墨登场,参加演出,制作布景,探究新剧理论。他用自身的科学发展实践,证明南开公能教育之于中国的贡献。

南开精神讲求创新。现代中国的最大创新,莫过于实现前人没有实现的梦想。南开中学从一创办就是有梦想的学校,从校董、校长到教师、学生,大家做的是越难越开、为国育才的南开梦,其实质是抗御外侮、振兴中华的中国梦。周恩来的梦想表达得最为响亮,即“中华腾飞世界”的强国梦。周恩来在南开中学的足迹,记录了一名中学生为实现强国梦进行的跋涉。少年强则中国强。周恩来青少年时代的成长史,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太多的启示。

19176月,19岁的周恩来带着南开中学四年教育给予他的知识、能力和健全人格,告别了母校,踏上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征途。在天津南开中学校史馆珍藏着周恩来毕业证书的存根,上书:“中学部学生周恩来,年十九岁,浙江省绍兴县人,于中华民国六年六月,业将功课肄习完毕,计得毕业分数八十九分七二。校长张寿春,中华民国六年六月二十六日给,毕字第三百十九号。”毕业证书存根加盖了骑缝公章,迄今依稀看到“天津南开”四个字。

南开中学为周恩来完成了人生的准备和奠基,周恩来对南开中学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我们今天看到的史籍中,周恩来曾多次回忆南开中学岁月,对南开教育有很高的评价。他说,“我是爱南开的”,“南开的教育,是正常而自由的”。新中国成立后,19512月,他在新生的人民政府中为实现强国梦的奋斗伊始,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南开母校,深情地说:“感谢母校对我的教育。没有疑问,那时受到的是资产阶级教育,但我也学到了一些知识,锻炼了办事的能力。”

囿于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政治语境,周恩来没有言及南开精神,其实南开精神浸润到他的全部生命,在他的人生中无处不在。每当看到他的忠贞为国、勤政为民、鞠躬尽瘁,人们都仿佛看到南开精神的印记。在他离开我们三十四年后,南开学长1958届毕业生赵启正精辟地指出,南开精神具体的形象就是周恩来总理,想到他,想到他的人格、他的贡献和他的伟大,就会知道,拥有这样“精神的DNA”,将使我们无往而不胜,就能够为国家、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

回顾周恩来与南开精神的关联,我们深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灵魂,一所学校也要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文化,就是校风。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办学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造就学子的集体人格。严修、张伯苓从建校初期就致力打造校园文化,锻铸南开精神,用南开精神奠基南开中学的校格。进入新时期,通过深入具体的学习,南开学子进一步认识到,周恩来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和伟大人格,都应该看作南开精神的升华与实践,是当代南开精神的精髓。

南开精神的形成,得益于两个方面的推动力,一是以严修、张伯苓为代表的学校行政领导的力量,爱国救国,筚路蓝缕,锲而不舍,越难越开;一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革命进步力量,从校园民主、五四运动到成立觉悟社,到投身全民族抗战,到天津南开校舍被炸毁后不同形式的弦歌不辍,再到天津南开复校,迎接新中国成立,可以说南开后学艰苦奋斗的每一步,都是沿着周恩来的足迹在前进,都是在周恩来的革命精神与实践的引领和观照下实现的。在南开人的心目中,周恩来永远是南开精神的图腾。南开中学112年的办学历程之所以能够玉成大道,臻于至善,与周恩来和南开精神密切相关。

近百年来,在周恩来的榜样力量感召下,一代代南开师生不断丰富南开精神的内涵,南开精神愈加发扬光大。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成为南开教育的鲜明目标,成为南开精神的重要延伸。197918日,南开中学党支部做出学习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的学习精神的决定,规定每年35日周恩来诞辰日举办纪念活动,命名“周恩来班”。198396日,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专程到天津看望南开中学师生员工,南开中学党总支立即做出学习贯彻邓颖超讲话精神的决议,之后命名“邓颖超班”。198654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南开中学校园敬立周恩来总理铜像,总书记胡耀邦题词:“青年楷模”,使伟人周恩来永远和南开师生在一起。

近年来,在南开中学理事会、校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实施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的教育,凸显南开精神的前所未有的亮点。2010年,成立全校性的学习研究周恩来小组。2011年,编撰出版校本教材《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教育读本》。2012年,与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深度合作,先后编辑出版《周恩来南开中学作文笺评》、《周恩来南开中学习作释评》、《周恩来南开中学论说文集》,并翻译成英文版、日文版、法文版传播境外。2013年,在纪念周恩来入学南开中学100周年之际,新建周恩来中学时代纪念馆,复建周恩来所在年级毕业时捐建的纪念钟亭,举办以学习周恩来为主题的南开公能讲坛报告会。20157月,辟建周恩来马骏五四爱国活动纪念室。南开中学党委通过《关于深入开展学习周恩来精神和品格的决定》。通过上述举措,破解了以往学习周恩来有时略显抽象的难题,使周恩来伟大的精神与南开学子年轻的心灵实现对接,使周恩来的人生楷模与南开学子形成更为紧密的引领与观照。一言以蔽之,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的教育更接地气。

中共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周恩来参与创建的南开精神,以其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特征,证明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让我们学习周恩来,弘扬南开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