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爱萍:陈云党建思想中的重大观点和时代价值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04   
分享到 :

陈云党建思想中的重大观点和时代价值

迟爱萍

陈云曾担任近七年中央组织部部长,近九年中央纪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党务工作者和理论家。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深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对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三个时期实践的内在规律有着深刻把握。陈云党建思想是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实践针对性;具有深刻的理论性、系统性,涵盖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为丰富党的建设理论特别是党的组织建设理论作出突出贡献。本文从十个方面简要概述陈云对党的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和时代意义。

一、共产党员要坚守共产主义信仰

陈云通过学习、对各类社会思潮进行比较后,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艰难困苦、出生入死的斗争中,他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仰,义无反顾。

抗战时期,中组部部长陈云以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精神教育了无数党员。他在文章《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一个愿意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不仅应该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奋斗,而且应该确定自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的革命的人生观。”[[1]]陈云揭示党员能够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必须具备的素质:认清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坚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实现的前途。要有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和奋斗到底的决心。不具备这两方面素质,坚守信仰就是一句空话。陈云要求每个党员,终其一生,在这两个方面磨炼自己,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改革开放后,形势的变化对党员信仰的坚定性提出挑战。陈云多次指出: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建设所用,完全正确,要坚持;但要严重注意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渗入。各级党委要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教育。

历史和现实印证陈云强调的党员必须具备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重要性。共产党是政治组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2]]

二、共产党员要有坚强的党性

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及战斗力以党员党性坚强为基础。陈云要求党员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党性修养。

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纪律是我们的重要武器。维护党的统一,不靠刀枪,要靠纪律”。[[3]]党的纪律是统一的,必须无条件遵守;无特殊人物,无特殊组织。党的纪律是自觉的,又是强制的。严明纪律并不妨碍党员、党组织应有的权利。

党员对党要忠实。党员必须言行一致,遵守纪律不在口头,而在实际行动,要真心和具体,党不容许党员阳奉阴违。党员要严守党的秘密,应该向党报告的事情,必须诚实坦白。

党员要百折不挠地执行党的决议,不能以萎靡不振和雇佣劳动的态度对付党的工作。“中国共产党的特色之一,就是它具有不怕困难、牺牲奋斗的作风。”[[4]]

党员要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如何看待功劳?“有三个因素: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这个次序不能倒转。[[5]]任何人离开人民,离开党,一件事也做不出来。“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是陈云对党员人生观、权力观精辟的概括。

党员党性坚强,党才能坚强有力、团结统一,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加强党性修养,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础。

三、共产党要一心为民

共产党的任何实践活动,都要以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违背这一原则,党就要垮台。陈云反复教育党员要牢记和遵循这个原则。

抗战之初,陈云教育党员:共产党“是以彻底解放中国无产阶级和全国人民、全中华民族,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职志的政党”[[6]]。边区政府“不应该只知道向群众要东西,更应该时刻注意为群众谋福利”,否则“群众就会把我们看成强迫摊派的命令机关。”[[7]]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一再告诫财经干部,共产党一定要关心人民生活,必须解决好人民吃饭穿衣问题。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处理好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二者必须兼顾,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后,在总结经验、研究新情况基础上,陈云明确:一要使人民有饭吃,二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党经济工作的大方针。只顾吃饭,吃光用光,国家没有希望;吃了之后,还有余力搞建设,国家才有希望。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生活,要从国情出发;必须严厉批评和制止,不顾国家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切向钱看”的行为,确保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共产党人行动的宗旨,是党执政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8]]

四、共产党要实事求是

延安时期,陈云在参与领导和推动全党理论学习中,反复思考“怎样才能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并就此问题三次请教毛泽东。毛泽东三次明确回答,犯错误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提醒陈云学哲学。经过学习、思考和实践,陈云悟出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9]]人之所以犯错误是主观对客观认识有偏差,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全面。坚持这十五个字,是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

个体认识事物能力有限,人的主观认识难免偏于客观。为避免决策失误,陈云又从政治品质和工作方法上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共产党员要光明磊落,正确对待认识上的错误,“讲真理,不讲面子”。[[10]]党内决策过程中,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一言堂、鸦雀无声,对科学决策最为不利。第二,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时,必须亲自搞调查研究。“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11]]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之基。毛泽东曾夸奖陈云对经济懂得比较多,“他的方法是调查研究”。[[12]]

实事求是对共产党员来说,是世界观、方法论,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工作方法,是党员党性强弱的标识。党员认识问题的方法必须同认识问题的立场一致,没有正确立场,个人利益放在党的利益之上,就无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决策过程中善听不同意见,是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具有着重要意义。

五、共产党员要终身勤奋学习

陈云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将学习列为党员六条标准之一;并撰文《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他认为,学习是党理论建设的基础。学习是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条件。党员努力学习,就为党先进性和战斗力的保持与提升创造了条件。

陈云号召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员要精通业务,不能离开实际工作专做理论工作,也不能埋头实际工作完全不学习理论。领导干部要学习财经管理知识,要根据新形势,不断努力学习新东西、探索和解决新问题。

学习途径除读书外,陈云强调实践是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不能缺少的必修课。真正高明的革命家只能在斗争中培养,不能在学校专门训练。总结经验是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13]]要在成功经验中学,也要在失败经验中学,把失败当作成功之母。

在学习方法上,陈云倡导,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与完成工作目标的统一、学习与提高能力的统一。理论学后,用时要思;不能不顾实际、切断历史、生搬硬套,要从国情出发、抓住中国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视学习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当今世界激烈竞争中,党要承担起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在不断学习中补充能量,保持活力。党员终身勤奋学习是实现党长期执政目标的重要保障,这条经验的真理性已被历史证明。

六、共产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

陈云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他认为:“在党的建设中党员的意义和作用这一问题,占有头等重要的位置。”[[14]]“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党的建设上的一个根本问题。”[[15]]

陈云倡导加强党员意识教育。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陈云将共产党员标准概括六条: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百折不挠地执行党的决议;群众模范;学习。这是党成立以来至抗战初期,党的文献中关于党员标准首次比较完整的论述。牢记党员标准,增强党员政治意识,是提高党员队伍质量,保持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法。

“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16]]。这是抗战时期,陈云提出的指导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方针,反映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成为党员队伍建设长久指导方针。党员质量的好坏,决定党的质的规定性、体现党的性质。降低党员质量获得的数量,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党蜕化变质。

党员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要并举。要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纪教育,要分派党员到基层锻炼。同时组织管理要从严,要不断和坚决地把钻进党内的野心家、投机分子、蜕化变质分子清除出党,以保障组织的纯洁。

从严治党的基础是管好党员。陈云倡导的坚持标准,慎重发展,保证质量,清除落后,保持活力等一系列党员教育和组织措施,是党的历史上提高党员队伍质量的重要经验。

七、党的干部队伍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

党的干部工作关系党的事业发展全局。陈云在延安时期,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干部工作规律,总结出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奠定了党干部工作的政策基础。

确定干部选拔标准和方针。陈云提出的忠实无产阶级事业,忠实于党;与群众有密切联系;能独立决定工作方向并负起责任;守纪律[[17]]四条干部标准,揭示了党对干部素质的基本要求;同期提出的“德才并重,以德为主”[[18]]的选拔干部方针,对党的干部工作有着持久影响力。

坚持干部使用政策的两点论。强调“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的“用人之道”[[19]];同时要求党干部,服从组织分配,个人利益要无条件服从党的利益,要有为革命利益献身的精神。

干部队伍的组成要五湖四海。“必须使所有干部认识一个基本问题,领导革命的基本力量是党”,各类干部“必须在维护党的利益的原则基础上团结起来”[[20]];反对宗派主义、个人主义小圈子,搞五湖四海,为一致目标共同奋斗。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作出奠基性贡献。他提出“成千上万提拔中青年干部”的战略构想;协助邓小平指导全党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培养选拔干部,推动干部队伍形成梯队结构;坚决杜绝提拔“三种人”等,为建设新时期高素质干部队伍发挥重要作用;与邓小平一同创立党的离退休制度,带头践行,顺利完成党的第二代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接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首次解决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问题。

1987116日,陈云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讲话中,对党的干部政策作出精辟总结,即:“就地取才”;“五湖四海”;“德才兼备,以德为主”[[21]]。这些原则今天仍然是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方法和原则。

八、要把党的基层支部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坚强核心和战斗堡垒

陈云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主要集中在1939年撰写的《支部》中。文章不长,带有战时痕迹;但对基层支部地位、任务的规定,揭示了党基层组织建设的一般规律。

陈云对党的基层组织的定位是:“支部是党的最下层的组织,也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支部“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22]]依据党章及当时革命形势的要求,陈云确定基层党支部承担四项基本任务。

“支部是党团结群众的核心组织。”[[23]]这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首要任务。支部在周围群众中间工作的好坏是测量支部工作好坏的尺度,也是测量党组织巩固程度的标准之一。充分发动群众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关键,要发动群众,必须改善群众生活,改善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党员要领导群众,必须首先向群众学习。解决群众切身问题的办法要在群众中寻找。

“根据地内的党支部要领导党、政、军、民、学各项工作。”[[24]]只有完成这项任务,基层支部才算是群众核心和党在群众中的堡垒。支部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群,包揽一切,要通过民主政权开展日常工作。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群众一道完成党通过民主政权确定的工作目标与任务。

陈云对基层支部任务的另两项规定是党自身建设方面的工作。第一,“支部是征收党员的机关。”[[25]]共产党不能结党营私。支部要严格遵守个别征收原则,对被发展对象逐个审查、通过、批准。第二,“支部是教育党员训练党员最基本的学校。”[[26]]中国共产党是在长期农村环境和严酷战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没条件在党员入党前进行全面、深入的思想教育。所以,陈云十分重视党员入党后的思想教育,并将党员思想教育作为基层支部承担的基本任务之一。

陈云关于基层支部群众工作、政治核心领导作用及领导方式的观点,关于严格、慎重征收党员,重视加强对党员思想教育的观点,在当代党的基层支部建设中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九、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陈云深刻揭示党风问题产生的根源。新中国成立后,陈云警示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因为党地位的变化,现在比起秘密工作和在山沟里打游击的时代,更容易出野心人物。党在全国执政,从中央到基层、从企业事业单位到生产队,领导权都掌握在党员手里,党员可以利用手中各种权力谋取私利。

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陈云对党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作出精辟论断。“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27]]这些论断成为党风廉政建设乃至以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指导方针。

对于如何加强党风建设,陈云有系统考虑。第一,对以权谋私、处犯党纪国法者,要严厉打击,决不姑息。第二,必须严肃党纪。“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共产党不论在地下工作时期或执政时期,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的纪律。”[[28]]第三,对党员的思想教育要长抓不懈。“端正党风的关键是提高党员素质,尤其是提高高中级党员领导干部素质。”[[29]]“纪律检查部门和全党各级党的组织,必须重视执政党条件下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30]]第四,党风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并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党风,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觉悟,坚定地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31]]第五,高级干部要严格管教子女。事实证明陈云思想着力点的准确和深刻。

端正党风,必须以制度力量作为刚性支撑。不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从严治党就没有保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领导生涯中,陈云提出过许多党的制度建设思想。革命时期,陈云提出健全党内生活三原则:要正面坦率地辨明是非;党内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四个服从”是党铁的纪律,一个不能少。建设时期,陈云强调:“要严守党的制度和党规党法,发扬党的优良作风”[[32]]。党的制度对党员的约束力,比领袖权威、马列主义思想教育更具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改革开放时期,陈云指出,中央纪委把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的基本任务认真地担负起来,就是在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尽了力量。要认真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度;“党内民主集中制没有了,集体领导没有了,这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33]]中青年干部学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坚持集体领导和集体决策,就不至于出大问题。

陈云党风建设思想对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重要启示:严明党纪党规,加强党性教育,是实现党风好转的重要途径;健全党内制度,增强党员守秩遵规的政治文明意识,对保证干部廉洁清正、党的团结统一、事业兴旺发达有着长远的意义;党员守纪遵规,率先垂范,以正党风,进而可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正气上升。

十、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中国的兴衷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密切相关。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和胜利的法宝。陈云对此有着精辟阐释。在党的七大上陈云指出:“党的工作好坏,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命运”;“如果我们搞得好,便胜利得早,人民解放得早。”[[34]]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从更宽阔的视野论述党的地位和作用。他说: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靠党的领导。中国是九亿人口的大国,党是这样一个大国的执政党,处于世界举足轻重地位,是中流砥柱,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负有很大的责任。[[35]]

正因为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重要,陈云高度重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并对改进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提出一系列指导原则。在革命战争年代,陈云从方法论方面,对党的领导方法提出三条基本原则。第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无论是斗争方法,还是组织形式,都不能生搬硬套。第二,以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克服领导干部用狭隘经验观察和解决问题的弱点。第三,领导的责任主要是指明方向,协调各方关系,不是包揽一切,包办代替,指手画脚。从领导干部作好领导工作的修养方面,陈云提出三条要求:一是“努力学习,加强自己”;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二是“识大体,顾大局”,防止本位主义。三是“赏罚分明”,爱护干部主要是政治上爱护。[[36]]这些论述虽然是陈云战争年代提出,但揭示了党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本规律,许多思想成为引导全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原则,对党的干部有着长久教益。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对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陈云作为两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为引导全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有过许多重要论述。

全党知晓、影响力最大的是陈云十五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论。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科学决策的9010的基本方法。用90%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用10%的时间作决策;力求主客观相符合,以避免思想上的片面性。

处理政治与经济73的领导方法。财经领导干部要有政治观点、群众观点和生产观点;工作中要坚持“七分经济,三分政治”[[37]],以克服工作的盲目性。这一领导方法同样适用纠正不钻研究业务,搞空头政治的倾向。73的领导方法揭示了党领导原则中的基本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把准政治方向。

领导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国民经济内部要搞好综合平衡。要重视研究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经济效益上来。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全国一盘棋,是绝对的;照顾地方积极性,是相对的。无论中央还是地方财经干部,都要避免局部观点和本位主义,恰当使用国家物力财力。“在经济活动中,中央应该集中必须集中的权力。”“中央的政治权威,要有中央的经济权威作基础。没有中央的经济权威,中央的政治权威是不巩固的。”[[38]]中央与地方分权必要,发挥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性必要,但“必须加强对各个地方的平衡工作”;“分权以后,平衡工作不是应该削弱,而是应该大大加强”。[[39]]

要“踱方步”考虑战略问题。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战略眼光,抓大事、要事,具有全局观念,视野宽广,深思远谋,谋而后动。

要善于总结经验。总结经验是为探索新路,“找出一套新办法,就要研究过去的办法”[[40]]。总结经验是个过程,“摸着石头过河”,在总结中校正失误。

工作要抓实。有了好政策,要抓落实。搞建设,真正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搞就快,急于求成就慢;单纯图快,欲速不达;稳中求进,稳扎稳打,才会有实实在在的前进。党和政府的宣传要落在实处,言而有信,不说空话,取信于民。

陈云上述论述是长期领导党和国家经验及方法的沉淀与积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学习领袖人物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干部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历史不仅是一连串事件和人物的记录,更是一整套对后人有着影响力的实践观念和价值内涵。陈云的党建思想融党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方法论于一体,站位高,目光远;总揽全局,视野开阔,战略深谋,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持久影响力和启示!在纪念党创立95周年之际,汲取领袖人物的思想精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用历史眼光关照现实,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方针的认识,为现实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



[[1]] 《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134137页。

[[2]] 《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31页。

[[3]]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96页。

[[4]]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40页。

[[5]]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293页。

[[6]]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38页。

[[7]]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73页。

[[8]] 《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第135页。

[[9]]《陈云文选》第三卷,第371372页。

[[10]]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296页。

[[11]] 《陈云文选》第三卷,第34页。

[[12]] 19621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记录;参见《陈云传》(三),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296页。

[[13]] 《陈云文选》第三卷,第108页。

[[14]]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29130页。

[[15]] 《陈云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41页。

[[16]]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206页。

[[17]] 参见《陈云文选》第一卷,第212213页。

[[18]]《陈云文选》第一卷,第214页。

[[19]]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09页。

[[20]]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218页。

[[21]] 参见《陈云文选》第三卷,第359页。

[[22]]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45页。

[[23]]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48页。

[[24]]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52页。

[[25]]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49页。

[[26]]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51页。

[[27]] 《陈云文选》第三卷,第273275页。

[[28]] 《陈云文选》第三卷,第275页。

[[29]] 《陈云文选》第三卷,第363页。

[[30]] 《陈云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47548页。

[[31]] 《陈云文选》第三卷,第348页。

[[32]] 《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3页。

[[33]] 《陈云文选》第三卷,第274页。

[[34]] 《陈云文选》第一卷,第132297页。

[[35]] 参见《陈云文选》第三卷,第281243页。

[[36]]参见《陈云文选》第一卷,第261页。

[[37]] 《陈云文选》第三卷,第45页。

[[38]] 《陈云文选》第三卷,第366页。

[[39]] 《陈云文选》第三卷,第75页。

[[40]] 《陈云文选》第二卷,第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