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研究述评

作者:王骏    发布时间:2015-12-16   
分享到 :

邓小平极其关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他的指导下,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进而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事业的全面发展。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问题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把握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 研究概况

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的研究,是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起步、发展和深入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改革开放到1991年,是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研究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配合学习《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其增订本、《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7月)》等著作,采用各种形式的学习辅导材料,介绍和宣传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基本观点,冲破“左”的思想阻碍,特别是针对1984年后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强调要坚持和贯彻党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指导和推动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1992年至1996年,是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研究的展开阶段。1991年十三届八中全会召开,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和十四大的召开,以及1993年10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全国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对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的研究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理论界围绕着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实践邓小平提出的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进行了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发表了不少有影响有价值的文章和专著,主要体现在大量的学习《邓小平文选》辅导材料和邓小平思想理论研究论著的出版,如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邓小平的生平思想研究丛书》、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邓小平思想研究丛书》。在这些论著中,对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都有专题研究介绍,同时还有湖南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94年分别出版的《邓小平农村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和《农业改革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等专著,以及人民出版社和学习出版社等出版的邓小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等。

1997年至今,是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研究的深入阶段。面对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以及加入WTO后将出现的新情况,1997年十五大和1998年召开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推进农村改革,从而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在综合前两个时期研究的基础上,理论界对农村改革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发表了大量有分量的研究文章和著作。不少研究者探幽触微,深入地开掘和阐述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的精髓,他们联系时代特点和改革的实际,有的放矢,特别是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有关论述相结合进行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澄清了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认识,对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主要有韩长赋《邓小平理论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指南》、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邓小平农业思想研究》、陈吉元等《邓小平农业思想论》、费清平等《21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和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等。

二 观点评述

1.关于农业是基础的思想

农业是基础的思想是邓小平思考并指导农村改革乃至整个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理论界对此一直高度重视。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邓小平关于农业是基础、是战略重点的论述,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国家自立、民族自强的高度来认识农业问题;决定了农业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的标志,而且是支撑现代化的基础。只有占人口80%的农村实现了现代化,全国的现代化才能最终实现。①[①李良生:《试论邓小平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全国第三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文集》(中),学习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0-1094页。]

有的学者如孙中华、李少华等据此将邓小平关于农业是基础的思想分为三个层次或四个层次:(1)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面临的头等大问题;(2)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能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资金、劳力和市场,直接关系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影响着经济发展全局,农业是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的全面发展,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3)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是整个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4)农业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没有农业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①[①孙中华、李少华:《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问题的论述》,《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3期。]

段应碧、肖万钧等从理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探讨,认为农业是基础的思想是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科学概念。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艰难历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农民问题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主要矛盾的一把钥匙,进一步提出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②[②段应碧、肖万钧:《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思想的战略意义》,《邓小平农业思想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3页。]

范德官、熊宗仁则进一步指出,“三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农业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农民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农村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头等大事。③[③范德官:《试论邓小平“三农”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在邓小平的论著中,中国的一切问题,都与解决农民问题息息相关,在“中国特色”中始终突出一个“农”的特色。①[②唐春元:《邓小平同志的农业基础观》,《湖湘论坛》1996年第2期。]

还有的论者如唐春元、尹成杰指出,邓小平关于农业是基础的思想,是对我国经济建设历史和现实经验做出的科学总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经验来看,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②[①熊宗仁:《邓小平关于农民问题论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关于农业是基础的思想,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要求全党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但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通过加强和创造性地发挥农业基础作用,正确解决了一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有力地维护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③[③尹成杰:《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作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研讨会文集》第三册,学习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5-1636页。]

2.关于长期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思想

邓小平指出:“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改革最重要、最基础的成果,就是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它是党在农村基本制度的核心,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然而,改革以来,在对待家庭承包经营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理论界对此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讨论。

(1)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为什么选择包产到户?

理论界普遍认为这是理解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的首要问题。郑有贵从作为制度创新方案发明者的农民、作为总结推广者的国家以及包干到户的制度效率三个层次进行了研究,认为以包干到户等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生产责任制的出台,是广大农民的自主选择。为了摆脱农业基础薄弱对国民经济的约束,责任制在个别地方搞起来后,党中央和邓小平对这一“新生事物”大力扶植则是包产到户成功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讲,由于在家庭内部约定俗成的自然分工、感情交融、伦理关系和道德原则的作用,包产到户利益直接,比集体体制更为有效。由此论证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率先进行并首获成功的必然性。①[①郑有贵:《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率先进行并首获成功》,《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5期。]

关海庭、吴群芳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使中国的体制改革形成上下配合的态势,促进了农民观念的更新,引起了政治领域的相关变化,发展了农村的民主,论证了其作为中国体制改革起点的合理性。②[②关海庭、吴群芳:《邓小平与中国改革起点的合理选择》,《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5期。]

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作出了“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战略决策,“包产到户”等家庭承包经营形式得到迅速推广,并取得巨大成功。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思路和英明的决策。这一决策对我国改革开放成败的关系之大,堪与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对中国革命成败的关系之大相比。③[③韩长赋:《邓小平理论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4期。]

韩俊等还进一步从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战略高度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农业如何发展,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方式,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是由邓小平完成的,这个答案就是家庭经营。家庭经营是最适宜农业发展的体制模式,它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很多研究者认为,邓小平关于农业家庭经营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学说的创新和发展。①[①韩俊、刘振伟主编:《邓小平农业思想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8页。]实现了所有制理论上、经营体制上、管理方式上和分配制度上的创新。②[②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社科院调查组:《改革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研讨会文集》第二册,学习出版社1999年版,第784-787页。]

(2)关于“两个飞跃”的思想

由于在对待家庭承包经营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论,对于邓小平“两个飞跃”的思想也有不同理解。

研究者普遍认为,“两个飞跃”思想是邓小平长期思考和科学总结我国农业历史经验的结晶,是他站在时代前列从历史发展高度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我们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质。③[③谢义亚:《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伟大纲领》,《全国第三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文集》(下),学习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7-1362页。]

对于“第一个飞跃”,人们的理解大多已经取得共识,问题是对于“第二个飞跃”的理解。有的研究者指出,农业的第二个飞跃不应离开第一个飞跃,而是以第一个飞跃为基础的。首先,技术上的适度规模经营当然是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此不能有任何怀疑,但必须认识到这个目标的实现将如邓小平所说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在中国也将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拥有现代资本装备的条件下,农户家庭是实现种植业规模经营的基本单位,这是现代农业的基本事实。因此,除少数论者如孙自铎认为农村下一步改革是要致力于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外,①[①孙自铎:《农业困境与农村改革的第二步飞跃》,《江淮论坛》1996年第4期。]大多数论者都指出,下一步农村改革的重点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土地的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培育新型合作组织相结合,是中国农业实现第二个飞跃的最现实的选择。②[②陈吉元、韩俊:《邓小平的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与中国农业改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巡礼》(中),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6-926页。]

有的论者在总结了改革以来围绕家庭承包经营方面存在的争论,认为根本的原因是把家庭承包经营排除在集体经济之外,没有认识到把集体的土地承包到户,实行双层经营,本身就是集体经济最有效的实现形式。③[③陈耀邦:《认真总结农村改革20年的成就和经验,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农民日报》1998年12月1日。]郭书田认为,实现农业的集体化和集约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而且特别要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④[④郭书田:《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三次关于“两个飞跃”的论述:兼论农村公有制》,《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7年第1期。]樊纲等指出,我国的农业经营确实存在着土地规模狭小的问题,但这是农村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这已不是一个技术问题,甚至不是一个组织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承包责任田是农民的“社会保障”(“保命田”)。①[①樊纲:《发展的道理》,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1-53页。]要解决这一问题,必要的条件就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规模地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离开这些条件搞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是行不通的。②[②陈锡文:《试析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陈吉元等具体分析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农地流转和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缓慢扩大现象,认为从整体上来讲,我国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应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发育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为主。③[③陈吉元、韩俊:《邓小平的农业“两个飞跃”思想与中国农业改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巡礼》(中),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7页。]

还有的论者在肯定家庭承包经营制适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性质的前提下,指出这一制度始终存在承包权与所有权的矛盾,承包权设计与承包制功能的矛盾。而且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正在逐步加深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内在矛盾。所以在当前条件下,要从提高效率,并兼顾公平以及与此相关的农村社会稳定的目标出发,实行改革:(1)进一步强化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实行土地承包权商品化、承包期长期化。(2)采取“单一规则”限定土地经营规模。(3)实行30年不变的农业劳动家庭的基本口粮保证制度。(4)实行30年不变的农村公共事业用地保障制度。(5)实行30年不变的“机动地”制度。与此相配套,实行农村经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行经济、行政管理职能分开,加强村级民主选举,实现乡村干部队伍消肿,改革乡村财政管理体制(即“税费改革”)等。无疑,这些思想的提出,对在新形势下,长期坚持和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①[①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组:《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再创新世纪中国农业辉煌》,《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第四册,第2519-2525页。]

3.关于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农村改革的思想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对计划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过程。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探讨。

(1)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地位。农民有了自主权,就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由此必然带来了分工分业,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使农村经济摆脱了自然经济的局限和计划经济的束缚,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李培荣等论者具体指出,农村改革在推行家庭承包制的同时,还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主要有:1.改革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允许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多渠道搞活流通。2.调整、放开农产品的价格。3.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②[②李培荣:《试论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一些地方在原来集体经济的基础上,经过探索建立起了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一些专业户、重点户开始自发地组成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经济联合体,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③[③孙业礼:《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中全会以来重大决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2)关于“一个基础”、“三个支撑”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的发育,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①[①段应碧、肖万钧:《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思想的战略意义》,《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2期。]为此,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在新的形势下,“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围绕着十五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讨论从各个角度深入展开。很多论者认为,这个“一个基础”、“三个支撑”的目标,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矛盾而提出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的论者据此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和重点: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鼓励农民采用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形式兴办经济实体。其二,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机制。其三,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四,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其五,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下决心精简财政供养人员,转变政府职能,真正把农民负担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最后,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①[①陈耀邦:《认真总结农村改革20年的成就和经验,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农民日报》1998年12月1日。]

詹俊森从体制创新的角度提出农村进一步改革的思路是:一要大力扶持创办农业“龙头”企业;二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三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要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和改革农产品进口体制,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税费制度的改革。②[②詹俊森:《论农业现代化与我国农业体制的创新》,《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第3期。]

傅政德从农业具有社会功能、经济功能、自然生态功能等位性的特点,指出在现阶段,应该适度强调从重社会功能向重经济功能、生态功能转移,使农业产业的经济功能充分实现,为此要求实施以下农业产业对策:1.农业企业化对策;2.农业市场化对策;3.农业高投入对策;4.农业高频率对策;5.农业生态对策。③[③傅政德:《论农业产业本质》,《中州学刊》1995年第1期。]

搞好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④[④郑新立、肖万钧:《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2期。]作为“创新经济组织的有效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也能够有效地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⑤[⑤李玉梅:《以新的思路看待三农问题》,《学习时报》2002年10月28日。]赵素芬等认为,当前根本的是要抓住两个问题,一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带动问题,二是产业化组织的利益连接机制,农业利益的保护问题。为此,在政策上:一要培育支柱产业;二要实施扶助措施,抓住龙头企业;三要营造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以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四要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此外,还要更加重视农产品加工、储运和营销。①[①赵素芬:《党的农村改革政策研究与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246页。]

不少研究者专门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护问题。他们指出,农业是一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大,自身比较经济利益低的高风险、基础性的弱质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应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②[②郝林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宏观调控问题》,《全国第三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文集》(中),学习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0-1570页。]在政策、投入、市场、服务、减负和保障等方面实施保护。③[③易炼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护问题》,《光明日报》1995年4月2日。]具体来说,第一,对农业实行长期的代税收政策。第二,建立农业发展专项基金与政策性银行。第三,对重要农产品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或差价补贴政策。第四,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与信息网络。第五,严格管理农用土地。第六,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七,努力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第八,以行业与产品为纽带逐步成立农民自己的组织。④[④叶裕惠:《要竞争也要保护》,《广西农村经济》1993年第5期。]还有的研究者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投融资体制,以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基础,逐步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特别是要利用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国家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农村公路、农村电网和粮食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①[①李绪青:《也谈西部大开发中的农业保护问题》,《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4期。]

陈锡文从扩大我国农业对外开放角度指出,今后要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引进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良种和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农产品国际贸易,推动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②[②马建堂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二十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239页。]

研究者普遍对2000年从安徽开始的税费改革试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要改革,要循序渐进。有的论者在提出除了完善税费改革方案本身的问题之外,还要具体从财政体制、发展和繁荣县以下地区经济、部分乡村基层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问题加以考虑。③[③陈锡文:《试析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3)关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邓小平明确提出,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江泽民进一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同政治体制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直接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确保农村长治久安的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这方面的讨论也是比较深入的。

朱贵玉等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民主建设,首先是从归还农民经营自主权,实行家庭承包制开始的。他们认为有些地方农民建起了村民委员会,这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是农村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全面集中体现。与此同时,不少农村还实行了村务公开,这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①[①朱贵玉等:《论中国农村民主建设的新发展》,《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第一册,学习出版社1999年版,第517-525页。]

针对当前农村一些地方干群存在矛盾的现象,王常玉等提出重点要抓好村级民主制度建设,依法健全三项制度:一是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二是村民议事制度,三是村务、财务公开制度。②[②王常玉:《切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改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第3期。]还有的论者如韩长赋等提出在农村工作中,不仅要突出抓好民主法制建设,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关键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③[③陈耀邦:《认真总结农村改革20年的成就和经验,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农民日报》1998年12月1日。]

4.关于科技兴农的思想

依靠科技兴农的思想是邓小平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不是很多,但研究者对此的研究力度是越来越大。

研究者普遍认为,邓小平关于科技兴农的论述,是基于我国特殊的资源特点,基于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提出来的,具有战略眼光。

有的研究者指出,邓小平提出这一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发展思想,打破了我们过去多年来就农业论农业的习惯性思维,站在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高度,科学地揭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对推动农业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①[①刘先春:《论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思想》,《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刘贞晔等将邓小平的科技兴农思想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二是农业科技改造的实现,要靠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②[②刘贞晔、高明生:《论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邓小平若干基本观点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125页。]

刘先春认为利用科技推动农业的发展,必须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的技术进步。其次是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第三是推广科学技术,还必须农、科、教等部门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协调动作。③[③刘先春:《论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思想》,《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詹俊森从农业体制创新的角度指出,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机制,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真正从体制上解决科技和经济相脱节的问题,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改革农业科技开发体制,主要是抓农业科研单位的转机建制,建立招标开发制度,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和采用体制,主要是改革现行由地方块块领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载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千家万户采用农业科技新成果。三是完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和科技引进体制。④[④詹俊森:《论农业现代化与我国农业体制的创新》,《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第3期。]

还有的论者突出强调了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制订和实施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的重要性。①[①赵素芬:《党的农村改革政策研究与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195页。]

5.关于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思想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是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围绕着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关于邓小平发展多种经营的基本思想

韩长赋等指出,农村改革之初,邓小平就从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出发,提出要打破“以粮为纲”的单一种植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他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坚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这充分反映了邓小平的远见卓识。②[②韩长赋:《邓小平理论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4期。]

李良生提出将邓小平关于农业调整的思想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要加快粮食发展,因为只有粮食问题解决了,才可能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保障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二是要积极开展多种经营,除了种植业、养殖业以外,还要开拓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等广阔的领域。三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些思想,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③[③李良生:《试论邓小平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全国第三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文集》(中),学习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9-1103页。]

(2)关于乡镇企业的调整和发展

乡镇企业的调整问题是当前农业调整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论者指出,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新生事物,是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在邓小平的鼓励和支持下,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乡镇企业经济总量迅速增加,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国内外市场日益融为一体,市场竞争加剧,乡镇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积极推进乡镇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全面提高乡镇企业素质。按照“改革、发展、提高”的方针,推动乡镇企业健康发展。①[①马建堂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二十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费洪平等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面临着两个重要选择,即城市工业的适度扩散和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正是能够建立起与城市经济具有密切联系的农村工业基地,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为此,必须加快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其经营机制,加快乡镇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等。②[②费洪平等:《21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173页。]

有的论者指出,当前,发展乡镇企业首先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乡镇企业同农业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乡镇企业同国内企业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乡镇企业同第三产业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乡镇企业同小城镇建设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乡镇企业同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他们特别强调,乡镇企业在所有制、资金、纳税、人才、外向型经济、科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减轻企业负担等发展政策上,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与导向作用。①[①赵素芬:《党的农村改革政策研究与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211页。]

还有的论者从政治高度指出,为了保持农村政治的稳定,需要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并从各方面强化国家对农村的治理能力,以发挥政权、政策在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体系中的特殊作用。②[②刘晓凯:《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与中国社会政治的稳定》,《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第一册,学习出版社1999年版,第635-645页。]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20多年来,理论界对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对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中的一些理论观点及其深刻的现实意义还缺乏深入研究,有深度的力作还不多,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明显地呈现出就事论事的缺陷,缺乏理论观点内在关联性的科学分析。结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研究的重心,要结合以下几点进行:

1.加强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农村改革理论的研究。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如何在用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同时,与时俱进,切实加强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贡献切实放到时代背景下去考察,放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链条上进行研究和概括,是一个需要大力开拓的新领域、新课题。特别是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政治保证。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科学内涵和规律性的认识,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加强对加入WTO后,农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研究。加入WTO,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从总体上看,由于投入不足和机制上的问题,我国农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的土地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但由于劳动力过剩和土地资源缺乏,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9%,与发达国家相比,平均差距为100倍左右。入世后,这些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改善农业资源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任务,为此,应借鉴国外农业宏观管理的经验,加快改革我国现行农业管理体制,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优质化,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政策,强化和完善对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支持体系。深入研究农业国际化对农产品生产、农业经济结构、农业政策调整产生的冲击以及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提出各项应对举措,就成为理论界迫切的任务。

3.加强对农村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尽管农民的收入近年来有恢复性增长,但基础仍不牢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尚未消除,对此,不仅要依靠发展生产,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就业门路,而且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完善税费改革及其配套改革,严格对农民负担的管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这就要求全党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理论界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副编审)

(来源:《邓小平研究述评》(上册)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