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当代中国的最大公约数

作者:王香平    发布时间:2015-02-26   
分享到 :

党的十八大后,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历史新起点,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这一生动形象的表达,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起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感共鸣和美好憧憬,扬起了一面激励中国人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共识。

中国梦,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其内在的逻辑力量是什么?

从发展脉络看,中国梦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

习近平同志指出:“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这实际上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明确了中国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中国梦是历史的,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夙愿。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命运多舛,但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与追求。从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章程中第一次发出“振兴中华”的宣誓以来,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就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以此为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历史发展潮流中的突出主题。

中国梦是现实的,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所在,也是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奋发努力,正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迈进。这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所谓工作大局,也就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要围绕这一主题,服务这一主题,而不能偏离这一主题。凡是有利于这一主题的我们都欢迎,都支持,而背离这一主题的则要坚决反对和抵制。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适当拓展,但不能脱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要紧紧扭住这个主题激活和传递正能量”。

中国梦是未来的,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和共同理想。着眼未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中国梦“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强调中国梦是未来的,就是要更好地激发起全体中华儿女为梦想、为理想而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矢志奋斗的满腔热情与壮志豪情。

中国梦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这种以宏阔历史思维来观照和审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发展史和探索史,不仅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进一步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完成先人们未竟事业的历史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

从本质内涵看,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统一

中国梦是什么,其基本内涵如何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就是说,国家、民族、人民共同构成了中国梦的目标主体。如果只强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忽略人民幸福是不完整的,同理,只强调人民幸福而不谈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也是片面的。因此,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高度统一。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根本前提。100多年前,被誉为“中国工程之父”的詹天佑修建了第一条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孙中山高度褒扬詹天佑创造的这一为民族增光的惊世之举。然而,积弱积贫的旧中国,竟使这位杰出工程师留下了“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的遗憾。国家被蹂躏,民族被欺凌,任何个人的奋斗都会失去后盾和根基。新中国成立后,包括钱学森、李四光在内的很多留学海外的专家学者冲破各种阻力回到祖国,在新中国的舞台上施展才华,贡献智慧,成就梦想。历史生动地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就揭示了中国梦的本质属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各种场合多次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不仅成为我们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成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必须不断造福人民”的生动诠释。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三个共同享有”的豪迈宣誓,把每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激起了每一个中国人对未来和梦想的无限向往,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中国梦提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每个人都在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为实现中国梦应尽的责任;同时,各行各业也都把各自梦想自觉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洪流中,强军梦,航天梦,体育梦,海洋梦,蓝天梦,都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最大限度地兼顾和包容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各阶层、各领域、各方面群众都能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中看到自身利益所在,都能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实现自身的幸福生活,从而焕发出实现共同理想、共同目标所需的强大凝聚力。

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把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相统一,不仅从内在逻辑结构上明确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同时,第一次把“人民幸福”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相提并论,在极大地提升中国梦感染力、感召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把全国人民更好地凝结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使中国梦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成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最大公约数。

从实现方式看,中国梦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统一

继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后,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进一步对中国梦予以了深入阐述,并首次提出实现中国梦要做到“三个必须”的重要论断,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个必须”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式,也鲜明地标注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关于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对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深刻总结和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国梦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发轫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四个走出来”同样揭示了中国道路深厚的历史渊源,这就从实践路径的角度,深刻阐明了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的相生相伴、根本路径与奋斗目标的高度统一,也从独特的历史视角强调了中国道路作为中国梦路径选择的唯一性与独特性,体现了中国梦浓郁的中国特色。

关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动力,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培育、创造和坚守的价值体系,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就从价值支撑的角度,生动阐明了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目标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也从特殊的文化视角强调了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体现了中国梦鲜明的中国风格。

关于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近代以来,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千千万万中国人奋起抗争,前赴后继,中国梦成为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和追求。这就从动力源泉的角度,深刻阐明了中国梦与中国力量、奋斗目标和实践主体的统一,也从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独特国情视角强调了中国力量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不可替代性,体现了中国梦磅礴的中国气派。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实际上回答了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依靠什么样的力量来实现中国梦的问题。显然,“三个必须”共同构成了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有失偏颇的,都是不利于实现中国梦的,只有“三个必须”同步用力、同向发力,才能不断开拓民族复兴的新前景。这“三个必须”既揭示了中国梦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底蕴,标注了中国梦之所以是“中国”梦而不同于其他什么梦的鲜明印记,也体现了中国梦所具有的丰厚深广的独特内涵,彰显了中国梦所具有的理论张力和理性魅力。

从国际视野看,中国梦是中国梦、世界梦和人类梦的统一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中共领导人始终认为,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世界好,中国才能好。因此,实现中国梦是世界梦、人类梦的重要内容,中国梦同世界梦、人类梦是同频共振的。本文来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强调的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人民所秉持的不同国家之间相处共存的根本之道。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因此,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休戚与共,中国人民的梦想和各国人民的梦想紧紧相连。

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一枝独秀般增长的中国经济,不仅被誉为中国奇迹、东方神话,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赢得了有关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普遍欢迎,也成为当代中国“欢迎搭乘中国发展列车”理念的生动注解。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体量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美领导人就双方共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习近平同志指出,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还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因此,实现中国梦带给世界的是和平,而不是动荡,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实现中国梦符合世界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体系中,中华文明是至今唯一没有中断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文明。虽然近代以来落后了,但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邓小平曾说:“中国应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在古代我们做得不错,对人类有突出的贡献。”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我们落后了近150年,这一段对人类的贡献较小”。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在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即表示:我们的责任就是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有人说,中国人口超过美国、欧盟和日本人口的总和,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世界上生活在高收入经济体的人口将翻一番。这不仅会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还会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罗思义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国,也是人类社会向前迈出的一大步。所以,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是向实现‘人类梦’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也是奉献世界的梦。美国梦、俄罗斯梦、法国梦,非洲梦、拉美梦、亚太梦,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有实现发展繁荣的伟大梦想。从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角度来说,中国梦、世界梦、人类梦是相通的,也是统一的,这不仅彰显了中国梦所具有的融通中外的国际沟通和对话功能,体现了中共领导人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也表明当代中国秉持人类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塑造了当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负责任大国新形象。

从执政使命看,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对人民和对党的责任的统一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当选总书记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表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随后,他用“三个重大责任”阐明了新一届党中央对民族、对人民和对党的责任。关于对民族的责任,他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关于对人民的责任,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关于对党的责任,他表示:“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们“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三个重大责任”,其基本内涵和价值指向实质是一致的,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浓厚的责任意识和饱满的担当精神。

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肩负的历史使命。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但都未能找到正确答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一个崭新的政党,一种科学的理论,一个民族的命运,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经过90多年的奋斗,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毛泽东同志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要求做工作必须考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同志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党的宗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达,核心理念则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正是基于此,“人民幸福”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一道成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场合自信而豪迈地宣示,“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党的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借助如此生动的表达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后的今天,回望过去,孙中山提出的很多战略设想我们都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邓小平提出的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也实现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的战略构想,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这一目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期待和渴盼,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政治使命与根本追求。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擘画当代共产党人的战略宏图,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继续推动民族复兴事业的崇高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反映了我们党始终高瞻远瞩、把握未来的战略眼光和历史自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中国梦的提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强大正能量,也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使党的执政目标和根本宗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中国梦,凝聚着党中央的理论创造和探索,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实现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对人民和对党的重大责任的高度统一。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