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平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形成的思想轨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04   
分享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形成的思想轨迹

龙平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确定的。梳理这个过程,可以获得一幅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确定的。梳理这个过程,可以获得一幅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言书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入手的。“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使我们认识到,苏联教科书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和做法并不符合中国实际;“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也不能解决中国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19775月,尚未复出工作的邓小平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他指出,发现和检验真理,不是靠本本和教条,而是靠实践。正是在这一重要思想的启发引导下,酝酿和兴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62,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19789月,邓小平视察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史称“北方谈话”。他提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因此,我们要尽快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北方谈话”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

197812月,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提出并回答了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四个最基本问题:第一,明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恢复和确立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第二,明确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确定了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第三,明确提出改革开放任务;第四,明确要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个讲话被称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言书。

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十二大,是拨乱反正时期,主要是理清历史旧账,理顺人心和社会关系,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廓清道路。19793月,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提出两个重要观点: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年年底,邓小平提出两个重要思想:一是“小康”目标,为20世纪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规划;二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规划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走向。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到20世纪末实现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46月,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邓小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4年到1988年,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从局部到整体全方位地展开,成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此进程中,邓小平完成了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

第一,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时代特征作出新判断,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制定新的国际战略。1985年,他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时代特征,改变了我国过去奉行的“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政策,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988年,他呼吁国际社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

第二,对基本国情作出新概括,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论断。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2年,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进一步提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个思路是连贯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不断发展完善的。

第三,科学揭示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1978年,邓小平就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1984年,他明确指出“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之后又进一步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根据这些论述,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第四,制定“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改革开放的发展目标。这就是,第一步解决温饱,第二步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五,深入研究计划与市场问题,鼓励全党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从1979年到1992年,邓小平先后十多次纵论计划与市场问题,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帮助全党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经过14年改革开放的探索,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六,提出并阐发了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邓小平在领导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进程中高度重视、反复强调的一个大问题。就经济发展而言,“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这两条原则对于保证改革开放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第七,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从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就提出要“两手抓”,强调不能忽视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要注意保持协调发展。

上述论述是一个有机整体,即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设计。中国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由此明确确立。

南方谈话与晚年思考

198911月以后,“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邓小平同志,仍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关注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这期间,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地发生变化,引起邓小平的深刻思考,他多次发表重要谈话,对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继续发挥指导作用。特别是1992年,他以88岁高龄视察南方,针对改革开放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推动改革开放进入又一个大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的晚年思考,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根据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阐发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对改革开放提出“又快又好”发展的新要求。第二,进一步阐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提醒全党要坚持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第三,深化对共同富裕理论的认识,探索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1992年,他精辟概括道:“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3年,他进一步指出:“12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邓小平的晚年思考,既着眼于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又放眼于妥善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新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81日第6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