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治国安邦的大事

——江泽民扶贫攻坚思想研究

作者:王均伟    发布时间:2012-07-12   
分享到 :

消除贫困:治国安邦的大事

——江泽民扶贫攻坚思想研究

王均伟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农村土地改革、城乡社会主义改造、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普遍贫困的面貌,解决了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到1978年改革开放时,全国8亿多人中仍有2.5亿人处于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状态,约占当时农村人口的30%。

改革首先在农村突破,农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贫困人口依然不少。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党和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开始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全国范围的扶贫工作。1986年4月,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原则批准国务院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提出了在“七五”期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设想。但1986年后的实际发展显示,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减贫效应开始递减,特别是1991年和1992年的递减效应日益明显,两年间平均每年减少的贫困人口下降到250万人左右。这表明再主要依靠落实农村政策的举措扶贫,已经不适应新的情况。到1993年,全国还有8000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从政策层面看,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其一,单纯的生活救济只能解一时困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二,资金使用上没有突出重点难点;其三,一些帮扶举措短期见效,但形成贫困户对政府、对帮扶的依赖,自己没有掌握必要的技能,没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没有长期打算,很容易返贫;其四,随着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为贫困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条件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一些领导干部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开发区、房地产、招商引资上,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减少;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向比较效益高的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人才、劳动力也是如此,造成贫困地区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更加突出。
江泽民扶贫攻坚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和发展的。

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对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始终高度关注。
1989年10月到1990年11月,江泽民先后到江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老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对贫困地区的情况作深入了解。他提出,一定要下功夫抓好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地区解决温饱问题。要重视开发式扶贫和科技扶贫,充分利用本地优势,通过开发性生产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参见《人民日报》1990年11月26日。】1991年12月,他在贵州考察工作时指出:要继续贯彻执行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和建设的方针,通过发展经济,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1992年8月,他在甘肃考察时提出:一部分经济先发达起来的地区,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和一定时候,就有责任在技术、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对尚未发达起来的地区给予积极的帮助和支持。国家要在这方面适时地加以倡导、组织和推动,目的是最终实现全国各个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参见《人民日报》1992年8月17日。】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第一次提出了扶贫攻坚的要求:“我国农村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切实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坚持扶贫开发工作‘分级负责、关键在省’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领导,稳定和加强扶贫开发工作机构,集中力量打好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90页。】1993年,中央决定将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改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专门领导扶贫工作的机构,从组织措施上加强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
在广泛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实际、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994年3月3日,江泽民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作了《扶贫开发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长期坚持下去》的讲话,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扶贫攻坚思想。他指出: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是维护稳定的重要条件。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快一些,有的相对慢一些,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关注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帮助这些地方尽快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发展。“实践说明,实行开发式扶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不仅能解决温饱,而且可以脱贫致富。这样,把国家的扶持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立足当地实际搞开发性生产,效果很好。搞开发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是一个重大创造,这个方针必须长期坚持。”【《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50—151页。】
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对“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江泽民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好的,是鼓舞人心的,关键是要有一股子攻坚精神,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扎扎实实地长期抓下去。”【《人民日报》1994年3月4日。】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推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第一,这是由当时面临的新形势决定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面临着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方面也要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贫困落后地区可能受到的不利影响的新形势。由于各种资源可能向发达地区和优势产业集中,贫困地区的发展怎么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加以应对。1993年4月1日,他在经济情况通报会上就提出了“如何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和个人收入悬殊的问题”。同年6月14日,他在西北五省区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又指出:地区差距虽然是发展中的一种经济现象,但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为了防止东西部地区差距过分拉大,国家在推行倾斜性发展战略的同时,已经采取和正在采取一些措施缩小这种差距。【参见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而扶贫攻坚计划正是这些措施中的重要一项。
第二,这是由当时面临的新任务决定的。1990年,我国完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开始向第二步即建设小康社会前进。小康目标是一个经济社会全而发展的目标,不仅要看经济总量和全国的人均收入,还要看是否基本消除了贫困现象。这就必须促进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如果不能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一部分人很富裕,一部分人温饱难继,就谈不上全国小康且标的实现。江泽民明确指出:“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完成的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319页。】
第三,这是当时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1994年初,中央确定了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20个字的方针概括起来就是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而“贫困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根源”【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448页。】。在贫困地区,由于群众生活困苦,潜伏着不少不稳定因素。比如农村党组织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有的地方宗族势力、各种非法宗教势力乘虚而入,影响基层政权的稳定。一些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民族团结、边疆巩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脱贫,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正是从这样一个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党中央对扶贫攻坚战格外重视。
第四,这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时的国际形势。消除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作为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居世界前列的大国,必须在消除贫困方面做出更大努力,才能在国际事务上说话更有分量,更有公信力。再者,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屡屡以人权为借口,在各种国际场合向中国发难。中国如果能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集中解决80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将是对西方敌对势力在人权问题上制造的种种谬论和谣言的有力回击。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提出,使扶贫工作从部门和地区的局部工作上升到全党、全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高度。

在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7年间,江泽民多次进行专题考察调研、作出批示,并在相关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扶贫攻坚思想,正是在领导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完善起来的。
江泽民扶贫攻坚思想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扶贫工作的意义进行了新的阐发。江泽民是从社会主义本质、党的根本宗旨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领导扶贫工作的。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在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必须努力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江泽民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贫穷,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人长期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到本世纪末,建国半个多世纪了,如果还有几千万人吃不饱饭,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9页。】因此,“我们党和国家开展扶贫开发,努力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页。】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最盼望、最着急的就是吃饱穿暖,进而过上比较富裕的日子。“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这个愿望,是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实际的体现。”【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450页。】“在贫困地区,要把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有什么问题比贫困群众吃不饱、穿不暖更大呢!”【《人民日报》1996年11月6日。】因此,“全党同志都要从坚持党的宗旨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都要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义不容辞地完成好。”【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451页。】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越是贫困的地方,越容易积累矛盾。如果几千万人口长期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一个国家就难以长期保持社会稳定。我国的贫困县,多数分布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如果部分群众温饱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生活困难的局面长期不能得到改善,就会积累起不稳定因素,势必影响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以至影响全国的安定。“中央反复强调,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就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453页。】
(二)深入回答了扶贫工作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第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经济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是在发展水平较低的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因此,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抓住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但是,在注重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公平问题,“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追求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也要兼顾公平原则,更要对贫困地区采取有效的扶持政策。”【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66页。】“社会主义应当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也应当实现资本主义难以达到的社会公正。从根本上说,高效率、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37页。】从短期看,可能投入贫困地区的资金不如投在沿海发达地区产生的经济效益高,但从长远看,这种投入将会产生更大的效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中国经济从短缺转变为结构性过剩,中国发展要向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转移。“实现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并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必将有力地促进开拓国内市场,把潜在的市场需求变为现实的市场需求,大大增加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活力。”【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451-452页。】更重要的是,在有两亿多人口的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农民刚刚实现低水平的温饱。如果在国家帮助下他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会成为扩大内需巨大的拉动力量。广大中西部地区在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有很大的需求。加大中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力度,不仅可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扶持贫困地区与扶持贫困群众的关系问题。扶贫目标的确定,直接关系着扶贫成效。1986年—1993年间,国家主要以贫困县为扶贫对象,帮助贫困地区增强“造血”功能。随着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这种以县为扶贫对象的办法,导致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重点不够突出,责任不够明确;扶贫资金在贫困县各级政府的中间环节挪用现象日益严重;在比较效益驱使下,扶贫资金用于商业、工业、建设等开发性项目增多,用于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相对减少。鉴于这种情况,江泽民指出,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实行以省为主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到省、责任到省、权力到省、资金到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贫困地区、贫困县也要层层实行责任制,以县为扶贫攻坚的基本指挥单位。另一方面,“各项扶贫工作都要狠抓落实,逐一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帮助每个贫困户制定切合实际的解决温饱的措施”【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453页。】。他强调:“能否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目标,取决于能否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的问题。因此,这场扶贫攻坚战必须一个村一个村地打,一户一户地帮。要确保重点,不能把有限的资金到处撒胡椒面。要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户为对象,把扶贫任务分解到村,把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561页。】他要求“必须把扶贫资金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减少一切可能消耗扶贫资金的中间环节”【《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54页。】。
实现由主要扶持贫困地区转向以省为责任主体、以贫困县为基本指挥单位,扶贫资金直接入户、扶贫政策落实到户,这是扶贫工作的一个战略性转变,提高了资金、项目、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完成攻坚计划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政府和社会帮扶与自力更生的关系问题。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温饱问题,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毫无疑问,“各级党政机关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开发和建设”【《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555页。】。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就是这种责任的具体体现。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的帮助尽管十分必要,但从根本上说,这种帮助只有和贫困地区群众的艰苦努力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那样:“一个贫困的地方,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帮助,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当地干部群众自身的努力,靠干部带领群众苦干实干。离开了这一条,再多的扶持也难以奏效,再优惠的政策也难以发挥作用。这是已经脱贫地方的根本经验,也是一些地方虽经长期扶持仍然山河依旧的主要教训。”【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322—323页。】因此,要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中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克服单纯等、靠、要的思想。“幸福不会从天降”,与其苦熬,不如苦干。不干,一点希望也没有。这个思想观念一定要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中牢固地树立起来。
第四,攻坚战与持久战的关系问题。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并向世界作了宣告。这个战略目标必须实现。这是攻坚之战,也是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体现。因此,江泽民要求“贫困地区要把打好扶贫攻坚战作为中心任务,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服务这个中心”。“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是扶贫攻坚阶段最重要、最急迫的任务,必须摆在第一位来完成。”【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453页。】但是,江泽民也多次强调,扶贫开发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的历史任务,攻坚战取得的只是阶段性的胜利,要继续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已有扶贫成果,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使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还需要全党全国进行锲而不舍的长期的奋斗。
(三)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消除贫困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概括地说,就是摆正位置、找准路子、抓好班子。
关于摆正位置。江泽民指出:“能否打胜扶贫攻坚战,关键是把扶贫工作放在什么位置,投人多大力度,党政第一把手是不是真抓实干,能不能把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强大合力。”【《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560页。】江泽民和党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和强调扶贫问题,就是因为它事关重大,而且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关系到“九五”计划目标的全面实现,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和长期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江泽民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要关心扶贫、过问扶贫,把扶贫作为关心群众疾苦和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要统筹全局,重点抓好薄弱环节,要经常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去,同群众谈谈心,做些调查研究,亲自帮助那里的干部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67页。】根据这样的要求,中央确定,扶贫攻坚要层层实行党政第一把手负责制,每个省区,每个地市县,现在有多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每年解决多少,都要有具体的年度计划。扶贫计划确定以后,每年要进行检查。每个地方扶贫攻坚计划能不能如期实现,由当地党委和政府负责,首先由党政第一把手负责。
关于找准路子。江泽民指出:“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稳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320页。】开发式扶贫道路,概括地说,就是:政府主导、社会动员,立足发展、坚持开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实践证明,走开发式扶贫的道路,把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同国家的扶持结合起来,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进步切实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提高粮食自给水平,积极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
关于抓好班子。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关键在干部。江泽民指出:“贫困地区各级领导班子必须团结坚强,要特别能够打硬仗、打苦仗。尤其要注意把那些对群众感情深、事业心强、不怕艰苦、乐于奉献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55页。】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抓好贫困地区领导班子的途径:第一,要选配好贫困县、乡领导班子,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有责任心、有干劲、有开拓精神的年轻干部担任贫困县、乡的主要领导职务。要舍得把最强的干部派到最穷的地方去。同时,要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村级组织建设。“给钱给物,更要帮助建一个好支部。”这是解决贫困村问题的治本之策。第二,贫困地区的各级干部要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思想,牢固地树立带领群众长期奋斗、立志改变面貌的思想。干部的作风怎么样、干劲怎么样,关键在于有没有这种思想。在贫困地区工作,条件差,困难大。党把你派到那个地方,就是希望你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和那里的群众一道,同心协力,尽早地结束那里贫穷的历史。这是党的嘱托,也是群众的期待。要稳定贫困县、贫困乡的干部队伍。要制定一套激励机制,鼓励在贫困地区的同志安心工作。干部安心,群众就有信心;干部带头苦干实干,群众就能移山填海。第三,对贫困地区领导干部考核,要把当地群众是否真正脱贫、脱贫进度快慢作为主要标准。

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强领导下,按照江泽民扶贫攻坚思想确定的基本原则,“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1994年到2000年,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推动下,经过7年努力,“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目标基本实现,全国贫困人口从8000万下降到30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从8.72%下降到3%左右。592个国家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48元增加到1339元。国家级贫困县的农业、工业、粮食、农民人均收入比全国同期增长的幅度分别高出4.4%、3.2%、0.70/0、3.2%。累计兴修基本农田6012万亩,新增公路(含初级公路)32万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36万公里,解决了5310万人和4836万头大牲口的饮水问题。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的行政村分别达到95.15%、89%、69%、67%,接近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显著进展,适龄儿童辍学率从20%下降到6.5%,95%的行政村能够听到广播、看上电视。中国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比例,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4下降到1/20(同期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采访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原专职副组长兼国务院扶贫办主任杨钟记录,2007年10月12日。】
1999年,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在《中国:战胜农村贫困》的报告书中这样评价:“1978年以来,这种努力(指扶贫开发)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做的努力要成功的多”,“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即使用国际标准衡量,也同样证明,中国的贫困问题确实得到很大缓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扶贫开发的成就,为发展中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提供了一种模式。
我国扶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第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极大地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第二,通过扶贫攻坚解决了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扶贫攻坚取得的成就,不仅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要贡献,也为我们开展国际人权斗争、反对西方反华势力干涉我国内政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扶贫攻坚取得的成就,为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为促进民族团结、保持边疆安定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第四,扶贫攻坚中广大干部群众表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推进改革开放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财富。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伟大实践,也为新世纪我国继续推进扶贫工作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在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大力倡导和推动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战略方针,也是我们缓解和消除贫困的必由之路。这是我国扶贫攻坚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
从政治的、战略的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开发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有利于贫困地区休养生息、解决温饱、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扶贫投入。
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扬长避短,找到能够发挥当地优势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实事求是地确定扶持的标准、范围和对象,明确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任务,从解决贫困人口温饱这个最紧迫的问题人手,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集中扶持。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积极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在国家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自强不息,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采取综合措施推动扶贫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实行扶贫开发与智力开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将扶贫工作纳入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既保证贫困人口的脱贫,又保证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开创和谐发展之路。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通过定点扶持、对口帮扶、经济合作等多种方式,支援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扶贫领域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的扶贫工作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不容置疑的。同时也要看到,消除贫困是维护人类生存权的首要任务,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因此,也需要积极发展和扩大与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的合作。
〔作者王均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北京100017〕
(来源:《党的文献》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