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泽民文选》的编辑情况和几点学习体会

——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江泽民文选》专题研讨班上的发言

作者:陈群    发布时间:2012-07-02   
分享到 :

关于《江泽民文选》的编辑情况和几点学习体会

——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江泽民文选》专题研讨班上的发言

陈群

 

大家盼望已久的《江泽民文选》已经出版,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江泽民文选》反映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和理论创新的成果,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智慧与情怀。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对于我们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有幸参加了《江泽民文选》的编辑工作,对个人来说,自始至终深受教育,因为这是一次很好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一次很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按照中央举办的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江泽民文选》专题研讨班的安排,由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江泽民文选》的编辑情况,并结合编辑工作谈几点学习体会。下面,我想分三个方面来讲,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一,《江泽民文选》汇集了江泽民同志最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充分反映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踏步地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

编辑出版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在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长期奋斗历程中,先后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他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三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党的七大、十五大和十六大,把这三大理论成果先后写入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作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

党的七大以后,各地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当时都没有经过作者审定,有些重要著作也没有收进去。新中国成立以后,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根据中央的决定,在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下,由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14卷。19805月,根据中央的决定,将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改组成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随后,又根据中央的决定,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名义,编辑出版了《周恩来选集》、《刘少奇选集》、《朱德选集》、《邓小平文选》和《陈云文选》等。19916月,建党70周年前夕,修订了《毛泽东选集》,出版了第二版。不久,中央文献研究室根据中央的决定,还陆续编辑出版了《毛泽东文集》第18卷。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著作的出版,特别是《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的出版,都在全党和全国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做好各项工作的热潮。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战略任务。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决定,作出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江泽民文选》的决定。

《江泽民文选》的编辑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的。按照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办公厅组织了专门工作班子。我们从200312月开始工作,到去年8月出版发行,一共用了近3年的时间。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认真阅读了《江泽民文选》送审本,对编选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议。江泽民同志审定了收入文选的全部著作。

最早编辑出版江泽民同志的著作,是党的十四大以后,从1995年开始的。那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定于19964月到中国来访问。俄方提出要在俄国内出版江泽民同志的著作,作为叶利钦总统访华时的礼品,赠送给江泽民同志。考虑到这有利于两国间的友好关系,也是我们向俄罗斯人民介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以及各项内外政策的一个机会,中央接受了这一建议。江泽民同志的这本俄文版的综合性文集叫《改革·发展·稳定》。当时有同志提出来,是否也在国内出版,江泽民同志没有同意。党的十五大以后,有不少读者给中央文献研究室写信,要求编辑出版江泽民同志的著作,我们曾经试编了两卷《江泽民文选》。在送江泽民同志审阅时,他也没有同意出版。

江泽民同志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著作是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教材。20007月,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国工程院党组向中央写报告,建议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教工作者学习江泽民同志为《院士科普书系》写的序言和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央办公厅建议中央文献研究室将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文章、讲话编辑成册,按照程序审批后出版,以便大家学习。根据这一建议,并经中央和江泽民同志同意,中央文献研究室于20011月编辑出版了江泽民同志的第一本专题文集《论科学技术》。此后,又先后编辑出版了《论“三个代表”》、《论党的建设》、《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专题文集。此外,还应巴西总统卡多佐的要求,经中央和江泽民同志同意,出版了葡文版《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实现了两国元首在对方国家出版著作的友好交往。以上这些著作的编辑工作,为这次编辑出版《江泽民文选》作了一些准备。

江泽民同志的著作很多,内容十分丰富,如何选定篇目是编辑工作的一大难题。按照重点优先、兼顾全面的原则,现在收入《江泽民文选》的203篇著作,是从2000多篇、上千万字的文稿中选出来的,是江泽民同志最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时间从19808月到20049月,长达25年。其中,最主要的是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这13年。收入文选中的这13年的重要著作有192篇,另有3篇是十六大以后到辞去中央军委主席期间的重要著作。这是这部文选的主体部分,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国防、党建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理论、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财政和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战线工作,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完成祖国统一问题,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重大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作了充分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江泽民文选》的重点所在。

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江泽民文选》论述分析的实践过程和历史事实大都是我们亲自经历或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谈到的许多事情是我们前些年做过并且当前和今后要继续做的,讲的道理离我们最近,读起来十分亲切,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锦涛同志的这段话讲得非常深刻,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和领会。

1989年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受命于危难之际,勇敢地挑起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重任。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我们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地遇到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踏步地推向前进。这13年,我国政治形势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上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并保持繁荣稳定,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江泽民同志在回顾这13年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大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时指出,这是因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切实的实惠,人民支持和拥护我们;是因为我们反复强调,对任何可能引起的不稳定的因素,都要坚决把它们化解在基层、制止在萌芽状态;最根本的是因为我们党中央是团结统一的,全党是团结统一的,遇到了什么问题,大家按照中央的要求,统一步伐,齐心协力地加以解决。《江泽民文选》就是这13年波澜壮阔历史进程的生动写照。

江泽民同志说过:“怎样使我们党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始终充满活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这段话深刻地揭示出,确保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够代代相传,确保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完全成功,确保全体中国人民达到共同富裕,确保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伟大实践的主题,也是这部《江泽民文选》的主题。

在江泽民同志全面主持中央工作的13年中间,我们党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所作的政治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政治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政治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些都是指导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全党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和经验的不断概括与总结。也可以说,这部《江泽民文选》就是以这三个政治报告为核心展开的,加上《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著作,构成了这部文选的主体框架。这部文选还对这个历史阶段所经历的国内国外的重大事件、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措施,也作了充分的反映。

《江泽民文选》分为3卷。党的十五大以前的著作,收入了第1卷,共81篇。党的十五大以后的著作,共122篇,分为两卷。第2卷的开卷篇是在党的十五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第3卷是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三讲”教育时的讲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作为开卷篇,终篇是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央军委主席时,在中央军委举行的第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我的心永远同人民军队在一起》。

江泽民同志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并参加地下党,从事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从基层领导干部到部门、地方领导干部,逐渐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适当地选收一部分他担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职务以前的著作,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江泽民同志的思想发展过程以及他的工作风格和特点。现在收入第1卷的著作有8篇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前的。第1卷文选的开卷篇《设置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是1980821日江泽民同志担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的时候,受国务院的委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就设置经济特区问题所作的说明。在我国举办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的崭新事业。江泽民同志曾深入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并查阅了大量国外的有关资料。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他还亲自带队考察了一些国家举办的出口加工区,历时近50天。他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说明中指出,我们要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设置的经济特区,既吸收了世界上一些出口加工区的有益经验和通用做法,又有我国自己的特点。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特定地区内,鼓励和利用外国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方式。而且,经营的业务范围比世界上一般出口加工区要广一些,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所以定名为经济特区,以资区别。大家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创办经济特区开始的。这篇重要文稿,反映了江泽民同志在80年代初就参加了改革开放的开创性事业。此外,第1卷文选还收入了他在担任电子工业部部长和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的文稿,一共7篇。从这些文稿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在部门和地方担负主要领导工作时,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并从全局出发深入地思考问题的,是如何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

第二,《江泽民文选》充分反映了江泽民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充分反映了他为坚定不移地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作出的巨大贡献。

学习《江泽民文选》,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捍卫、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决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西方国家有些人扬言马列主义已经过时,社会主义将在地球上消失。江泽民同志十分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经过冷静的思考,他满怀信心地指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大国没有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但给了我们许多启迪。深刻分析它们的原因,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们要根据这样的基本认识,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他还指出,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的前途依然光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在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上,江泽民同志始终强调要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江泽民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谈马克思主义,是没有意义的。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经过十四大、十五大,一直到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同志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始终不渝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实践中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19899月,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新中国成立40年的历史经验时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过10年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1992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2月,邓小平同志逝世。当时,国内国外、党内党外都很关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江泽民同志在悼念邓小平同志时明确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同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表述,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要求全党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200211月,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总结了13年来我们党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强调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邓小平同志最伟大的功绩,就是他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在这条基本路线指引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江泽民同志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后曾郑重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果生产力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会丧失最根本的经济源泉。财大才能气粗,落后就要挨打。经济实力不强,在国际上就没有发言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江泽民文选》中,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著作占了很大的篇幅。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国际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风浪,国内也不是风平浪静。但是,江泽民同志总是冷静而又正确地处理国际国内的复杂问题,从而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经济建设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江泽民同志指出,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包括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都不能动摇。针对西方一些人对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进行的攻击,江泽民同志坚定地回答说,西方一些人总希望中国搞私有化,搞多党轮流执政,搞三权鼎立,如果中国搞了这些东西,就会国无宁日、民无宁日,十几亿中国人连饭都会吃不上。那样,对中国人民、对全世界都是一个大灾难。他还多次讲过,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我们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不能以意识形态划线,也不会对别的国家输出我们的意识形态。但是,在我们国内,必须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绝不能搞多元化。西方国家就从来不允许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居于指导地位。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必须清醒,切不可天真。这些思想在《江泽民文选》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认为,实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不进行改革,就不可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继续保持蓬勃生机。他也多次指出,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反复强调,在改革中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会葬送党和人民几十年奋斗的全部成果。他同时反复强调,我们的改革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决不能裹足不前、无所作为,也不能匆忙行事、急于求成。要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的智慧,有步骤有秩序地向前推进,采取积极而又稳妥的方针,保证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发展。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江泽民同志指出,不论遇到什么风险,对外开放我们是要坚定不移地搞下去的。不这样做,中国的发展就没有希望。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在同西方国家的各种交往中,我们的同志脑子里一定要有根弦,一定要做到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朋友还要交,但心中要有数。他还强调,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防范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史无前例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江泽民同志说,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要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只有这样做,才能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也是邓小平同志所期望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开拓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对这些成果进行了概括。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我们学习和研究《江泽民文选》,要结合学习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同时要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江泽民同志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全面的。这些成果都是在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和建设各项事业的过程中取得的,同时又通过总结从中提炼出符合规律的认识和结论,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进一步拓宽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比如,根据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为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论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论述、关于所有制和分配问题的论述,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在这些方面的积极探索,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论述,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在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及时地提出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小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邓小平同志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论述,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重要判断,结合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进而又提出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根据邓小平同志阐述的“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绝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应对国际局势变化的方针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的思想和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的意见,结合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据邓小平同志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要求,提出了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并在全党开展了“三讲”教育。根据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的论述,强调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不坚决惩治腐败,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提出了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等等。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曾经讲过这样两句话,一句话是:“三个代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讲过,毛主席、小平同志也讲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用三句话来集中表述它们,概括为“三个代表”,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丰富和发展,目的是要用最简洁的语言,鲜明地树立起党的思想理论旗帜,以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统一思想,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发展任务而奋斗。一句话是:“三个代表”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我们13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开拓的结果。这两句话,集中地体现了江泽民同志理论创新的成果与我们党的基本理论一脉相承、既坚持继承又坚持发展的关系。

第三,《江泽民文选》充分反映了江泽民同志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

学习《江泽民文选》,我们还深切地感受到,江泽民同志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系列巨大的成就和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与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情怀是分不开的。

江泽民同志目光远大、胸怀开阔、思想敏锐。他强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善于从中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寻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他注重战略思维,放眼世界,深刻洞察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能否不断了解世界,能否不断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能否不断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他说,全党同志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所谓宽广的眼界,一是要有历史的深远眼光,一是要有世界的全局眼光。这样来观察问题,我们就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更加清醒、主动地掌握我们自己发展的命运。他善于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敏锐地观察和发现新情况新苗头,并在关键时刻果断地作出决策,始终掌握党和国家指导工作的主动权。

江泽民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始终把党的事业、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涉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时候,他旗帜鲜明,义正辞严,绝不允许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犯和损害。他时刻记挂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看到一些群众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他常常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他反复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求各级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基本群众共同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江泽民同志勤奋学习、注重修养、励精图治、崇尚实干。他善于不断地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中吸取思想营养,不断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真理和丰富智慧。他认为,做一名合格的政治领导者,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领导干部如果不更加奋发地学习,不努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不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不善于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定会落后,就不可能肩负起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历史任务。他倡导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求领导干部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他反对形式主义、痛斥官僚主义,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必须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

江泽民同志尊重科学、作风民主、多谋善断。他时刻关注世界范围内科技进步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在全社会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他重视并带头调查研究,强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他善于在复杂多变的各种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刻警惕一种倾向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他曾经多次号召领导干部要学哲学,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指导工作。他强调领导干部应该具有心胸宽广的雅量,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这样才能吸收各种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才能使自己不断地长本事、长智慧。在关系国事、民心的重大和紧要关头,他总是深谋远虑而又总能果决而行、指挥若定。

江泽民同志居安思危、忧党忧国、谦虚谨慎、善于总结。他总是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与风险,要求全党同志,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同心同德地把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他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居安思危,忧党忧国忧民,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地工作,千万不能高枕无忧、歌舞升平。要通过风险预测和对策研究,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找出问题的症结,防微杜渐、趋利避害。他善于鉴往知来,总结经验,认为只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就能做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做得不够的就加以补充,新问题出来就抓紧解决。强调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总是身体力行,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着眼现实、解决问题,展望未来、增强信心。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江泽民同志经常用林则徐的这句话勉励自己。13年中,他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忘我工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带入了新世纪。看到江泽民同志废寝忘食,奔波忙碌,有的同志曾劝他,管大事就行了,小事就不要管了,超脱一些。江泽民同志这样回答:我也希望这样。这么大一个国家,十几亿人民,肩膀上责任重啊!1989年,我到中央工作时,曾经向邓小平同志表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一直是抱着这个态度工作的。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话,值得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深思。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一定要与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政治智慧、领导才能和高尚情怀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指出:“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着眼于推进党和国家的工作,进一步增强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继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要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满怀信心地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宏伟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而努力工作。”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搞了28年。从我们党成立算起,第一个28年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第二个28年,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又经过28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小康社会。中国在发展、在前进,我们的路还很长,同时也面临不少新的问题。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自己,我们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来源:《文献与研究》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