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平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龙平平   发布时间: 2012-07-12   
分享到 :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问题
龙平平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过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主旋律。那末,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究竟是什么关系?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后,还要不要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应该重点研究什么?这是我们需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
一、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三个阶段和三大理论成果的内在关系
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
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发端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言书是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82年,党的十二大号召全党“创造新的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页。】。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党的理论创新的主题确定了,党的理论创新有了一个新起点。
十二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的伟大旗帜。十二大以后我们党召开了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五次大会的主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次大会的报告都有一个部分专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问题。这五次代表大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经典文献,也是我们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的基本依据。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年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九年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的十二个科学理论观点,明确指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第491页。】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概括。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报告认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特别强调:“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218页。】报告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系统地归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初步明确了这个理论的体系框架。十四大报告高度评价邓小平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郑重地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的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报告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角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表述为与毛泽东思想相对应的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立论,系统地论述这个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高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作出了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十五大正式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特别强调:“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同时指出:这个理论“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11页。】,“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48页。】。
在面向21世纪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出色地完成了这个“庄严历史责任”。邓小平逝世之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2年,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党的十六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的十条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6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武装全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中国基本告别短缺经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历史阶段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成果。因此,十六大郑重地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提出和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系统阐述了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十六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写进了党章。
系统梳理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理论。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始终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主题。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客观地存在着三个发展阶段,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第三,在三大理论成果中,邓小平理论是本源理论,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架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框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递进理论,重点回答如何解决初步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三大理论成果是在同一命题下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关系,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态。正如习近平所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44—245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既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为什么还要单独提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呢?
恩格斯说过:“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338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新的事物,我们党对它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的。
如前所述,对于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的表述有一个演变过程。十三大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四大叫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十五大上,我们党正式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把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对应、亲切,符合传统;二是表明邓小平逝世之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沿着他创立的新理论、开辟的新道路奋勇前进的决心与信念。这无疑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但是,与民主革命相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复杂艰巨得多。民主革命,我们党用了28年,可以说是一代人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几十代共产党人的事业。而且,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指导思想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只有创新,才能保持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只有不断地吸取时代精神的精华,才能够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邓小平说过:“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同理,我们也不能要求邓小平为今天出现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邓小平理论不可能穷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产生新的理论成果,以指导新的实践。这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的必然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邓小平理论在新实践中丰富发展的新成果,是由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组成的全新的完整的理论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特定发展阶段上时代精神的精华。比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条件下理论创新的成果,它要回答的是中国在解决温饱、初步发展起来之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则是在改革开放进入矛盾凸显期、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理论创新的成果,它要回答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可以预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未来的发展中,还会有许多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还会产生许多新的理论成果,这些新的理论成果必然要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一部分。
长此以往,几十年、几百年后,我们怎样去表述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指导思想呢?这就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9页。】
这说明:“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那种发展过程的阐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80页。】我们应该这样地看待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
三、着眼于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加强与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
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要不要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回答是肯定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性理论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多长,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作用就有多长。邓小平理论是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个基本命题不变,它就不会过时,就需要我们去联系新的实际不断深化对这个理论的研究。
邓小平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紧密结合。1993年邓小平在审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文稿时说过一句话:其中讲到的事都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参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5页。】这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和指导性。因此,研究邓小平理论,要着眼于今天的实践,把重点放在邓小平提出来的与我们今天的实践息息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上,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上,只有这样,邓小平理论研究才能不断深化下去。
第一,加强和深化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
毫无疑问,共同富裕问题时下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但同时,自然形成的两极分化给许多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的普通民众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失衡,并由此对改革开放的性质和前景困惑丛生。邓小平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总体上讲,中国的发展是按照他的思路与设计前进的。因此,怎样看待眼下越来越大的贫富差别?邓小平的发展思路究竟是否科学?他是怎样设计中国的发展道路的,他的设计与今天的现实有多少差距?这就需要有人去研究,并且把研究出来的真实情况告诉人民,让人民去鉴别、思考。大家有了共识,才能振奋精神,更好地推动改革开放向前发展。
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决策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他多次提出要把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作为一个大政策定下来,都是在强调这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必要的手段。他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地域广大、千差万别的大国,共同富裕只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然后再解决发展起来出现的问题。
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问题,邓小平一直放在心上。1988年,他提出“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指出:我们的发展规划,第一步,让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第二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到1992年春,邓小平和盘托出了他的大思路。他说:“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374页。】他进一步归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一年之后,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思考和升华。他说:“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364页。】
深化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就是要结合今天中国的实际研究解决好他晚年提出的这些问题,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的一个难题。社会主义的完整形态还正在形成过程之中,怎样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怎样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逐步消除两极分化,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加强研究。
第二,深入研究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理论。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由邓小平破题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在还在发展和完善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搞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不能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提法,怎样搞,是晚年邓小平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要搞的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有什么区别,能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邓小平做了深入研究与阐述。1993年,他在与弟弟邓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没有四个坚持,究竟会是个什么局面?提出四个坚持,以后怎么做,还有没有理清楚的东西。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在改革开放的同时,搞好四个坚持,我是打下个基础,这个话不是空的。【参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363—1364页。】
邓小平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只有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这表明,那种简单地把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与“市场化”划等号的看法,是不对的。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是市场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其外在表现确实是“市场化”,也就是“市场取向”,但改革的目标并不是“市场化”。邓小平肯定市场在搞活经济方面的优势,支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但他同时强调改革要有中国特色,要保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认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17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坚持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很好地体现了邓小平的设想。市场经济没有普世原则,我们发展经济的办法是市场经济,但又有我们的特殊性,否则就是“华盛顿共识”主张的新自由主义“市场化”,或者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了。
市场经济怎样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既搞活经济,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是邓小平留下的长期课题。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是要在这个问题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以指导不断快速发展的实践。
第三,深化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
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一个过渡历史阶段,是邓小平的一个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经典之作。能让中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是邓小平思考中国问题的立足点,也是他最为牵挂的事情。如今,邓小平的设想已经成为中国的现实。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的。小康目标从单纯的生活指标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小康标准从人均1000美元到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涵是逐渐丰富的。从小康目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康社会的认识逐步深入,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宽,内涵越来越丰富。我们必须深化对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包括小康社会的阶段、时长;小康社会的标准、内容;简单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和联系;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衔接,等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一个独特的、过渡性的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过去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小康阶段,也不同于现代化的阶段。这个阶段与传统社会相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等各个领域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快速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阶段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矛盾凸显期,如果搞得好,可以更好、更顺利地进入向现代化发展的阶段;如果搞不好,就会使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严重化,甚至发生社会动荡,延缓我们的发展进程。这个阶段的重要性、独特性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比如,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个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就比较突出,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包括“小康文化”这样的概念可不可以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文化,等等。再比如,深化对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在理论上弄清楚小康社会对人的生活、人的发展提出了什么新要求?衣食住行解决了,基本生存无忧了,短缺经济消失了,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需要怎样的生活方式,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应该追求什么?这在传统文化中找不到答案,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新问题。
〔作者龙平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北京 100017〕
(来源:《党的文献》2011年第4期)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版权信息 留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