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孙劲松    发布时间:2016-12-01   
分享到 :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态势是:苏东剧变引起的震荡、彷徨和混乱已基本结束,世界左翼力量开始探索后苏联时代的社会主义新道路。21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显示出新特点和新趋势,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领导亿万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取得巨大成就,不仅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成为新时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引人注目的重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实践经验做了清晰的概括和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近现代以来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根据其阶段性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

19世纪社会主义产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理论创造和群众运动,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标志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以欧洲工人运动为代表的实践形式。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作为工人阶级利益的理论表达和理论创造是19世纪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主要是理论上的,至于如何付诸实践,还有待后人来解答。”19世纪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为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初步制度构想,并深刻影响了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实践,即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国家制度形式的实践。苏联模式的实践在4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一是苏联国家制度第一次给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没有失业、全民医保和养老的社会发展形式的图景。二是苏联模式的早期成就是二战以后西欧福利国家建设的动力之一。三是苏联的支持和帮助是二战以来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也是社会主义走出欧洲、走向世界的决定性因素。其结果是,西方的殖民体系瓦解,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摆脱了殖民统治,建立起享有主权的独立的民族国家。四是苏联模式的实践教训给后人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和警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九八九年东欧国家先后发生剧变,一九九一年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曲折。”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探索,即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对社会主义进行理论上的再认识和实践上的再探索。这种再认识和再探索的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后苏联时期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活力和实践形式,并以其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被世人瞩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形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以中国道路为基本概念的。中国道路引人关注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中国道路的基础是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一个落后国家迅速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全球化的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发展变化必将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显著变化,因为,在工业化完成以来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不过12亿。所以,中国的进步将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第二,中国道路的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处于非常困难的时刻,面临重要的历史性转型任务。面对某些西方人的质疑,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传统的同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理论教条的束缚,大胆实践,勇于改革,积极采纳、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思考,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成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中国的成就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坚强领导力量。

第三,中国道路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道路虽然来自非西方文化传统的文明类型,但它取得了巨大成功。近现代以来,西方人创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西方社会的繁荣发展和强大实力更加坚定了西方人的欧洲中心思想。中国道路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和可能,即不简单复制,或直接移植西方模式,而是在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文明的文化成果,寻找一种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也可以走向现代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经验

在对苏联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在全球化和国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很多新探索。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是未来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从16世纪开始的空想社会主义到19世纪中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再到20世纪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践,都是围绕着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斗争。但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因此,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具有社会发展性质的特征属性。

第二,全球化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舞台。今天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过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分析的那样:全球化的进程将为社会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历史条件。

第三,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越来越直接地与国家的现代化目标相联系。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范围内,大多数以社会主义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即政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追求迅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因此,确立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目标,以改善人民生活,增强国家实力,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追求社会主义的真实而重要的动力。当然,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和社会政治发展的现代化,但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显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内容。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主要是:一是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破除理论教条和僵化的思维定式,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稳步推进。这是从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基础是中国国情,中国国情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前提。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是中国一切发展的根本经验。三是改革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给予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带领中国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在一个人口众多的东方国家实现现代化,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历史伟业。

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尝试过很多外来模式。像最早的学欧美、之后的学日本,再之后的以苏为师,这些高昂的学费最终让中国人明白了,只有“走自己的路”,才是最可靠的。毫无疑问,中国尝试和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不同于西方发展的道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具有重要影响。中国道路必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必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深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科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