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国智库话语塑造力

作者:毛莉    发布时间:2017-01-13   
分享到 :

从“拥抱世界”到“影响世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1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主办的“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传递了智库界的一个共识,“中国的发展壮大和全球治理的改革完善,正在历史的节点重叠。这迫切需要中国智库以更加迅速的步伐走向世界”。

作为智库数量世界第二的大国,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究竟如何?论坛发布的《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调研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此提供了参考。《报告》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完成。《报告》显示,排名前三的智库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在最终纳入调研的47家智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有13家研究院所进入榜单,以其总和计算,中国社会科学院名列我国智库国际影响力榜单首位。

不过与国际一流智库相比,中国智库创造话语、引领议题、创造话题的能力还很欠缺。增强主导国际议程的话语塑造力,是中国智库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当务之急。在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看来,中国智库的核心任务是“要形成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要在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智库的创新和发展,智库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其他渠道,逐步让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中国的话语体系。要积极宣讲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推动全球层面对中国发展战略、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入研究。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认为,中国智库要掌握国际话语权,一方面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还必须“对世界的问题拿出自己的看法”。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2017年中国将主办的这两场主场外交为中国智库就全球议题发声提供了重要契机。谈到对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议题设置的建议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表示,“共促经济增长将会是热词”。为应对未来全球经济巨大的不确定性挑战,金砖国家需要共塑全球稳定与增长,携手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放弃对经济全球化的引领,金砖国家要共同扛起推动经济全球化这面大旗。

《报告》认为,提升智库国际影响力需要有国际营销意识,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探索设立面向全球的国际奖项、国际基金,通过每年的评审和颁奖吸引世界智库及媒体的关注;智库要设计和开发面向国际的连续性指数型和评价型产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推出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智库要集中精力开发自身的拳头产品或代表作,如国际性连续性年度论坛、年度系列皮书、外文丛书以及国际性期刊。中国智库要办出进入国际一流方阵的旗舰刊物,成为世界智库原创性思想的首发平台。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表示,中国现在有6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几百万在海外的留学生,中国智库走向世界也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海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