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待宗教问题的政策

作者:谭元敏    发布时间:2011-10-09   
分享到 :

列宁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宗教问题,这与他实行正确的宗教政策是分不开的。我国有学者指出:“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的创造性贡献之一,就在于他不仅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宗教观,而且还在于他把这些科学理论用来解决革命实践中提出来的宗教问题。列宁严格地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的必然性,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处理宗教问题的战略和策略、方针和政策。”[1]9具体来说,列宁对待宗教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实行政教分离

对于国家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对国家来说宗教信仰完全是私人的事情,应该实行教会与国家完全分离。在1905年的《社会主义与宗教》一文中,列宁指出:“应当宣布宗教为私人的事情。这句话通常是用来表示社会主义者对待宗教的态度的。……就国家而言,我们要求宗教是私人的事情。”[2]132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列宁于1918年7月26日在普列斯尼亚区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他又强调说:宗教是个人的事情……力求使宗教同苏维埃国家分离。在革命胜利前后,列宁实行政教分离的思想是始终如一的,并没有发生改变。

在列宁看来,既然国家应该实行政教分离的宗教政策,教会就应该由教徒来供养,国家就不应该花钱来供养教会。1903年,列宁在《告贫苦农民》一文中就指出:“各种宗教的教士可以由信那种教的教徒来供养,国家不应该用国库的钱来资助任何一种宗教,不应供养任何教士,不管是正教的、分裂教派的,还是其它任何教派的教士”。[3]150两年后,列宁在《社会主义和宗教》一文中再次强调,教会团体和宗教团体应该是自由的、与国家政权毫无关系的志同道合的公民联合会,国家绝不应该补贴钱给教会团体和宗教团体。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列宁实行政教分离的宗教政策便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肯定。列宁在拟定的《俄共(布)纲领草案》中指出:“俄共对宗教的政策是不满足于已经颁布了教会同国家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的法令,即不满足于资产阶级民主制许诺过、但由于资本同宗教宣传有多种多样的实际联系而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也没有彻底实行过的那些措施。”[4]108

二、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在参加革命之初列宁就认为,未来无产阶级建立新型国家政权后,解决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就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完全是私人的事情,国家应该与教会实行分离,国家的钱不应当补贴给宗教团体,但国家应该全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早在1895年的《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及其说明》中,列宁就提出俄国社会民主党应该要求:凡是俄国公民,只要年满21岁,不管什么民族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有普遍的、直接的选举权。即所有民族一律平等,宗教信仰完全自由。

在1903年所写的《告贫苦农民》中,列宁又强调:“社会民主党人要求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完全自由的随便信仰哪种宗教的权利。每个人不仅应该有随便信仰哪种宗教的完全自由,而且应该有传布任何一种宗教和改信宗教的完全自由。哪一个官吏都根本无权过问任何人信什么教,因为这是个信仰问题谁也不能干涉。”[3]150所以,社会民主党的宗教政策就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即允许人们自由的信仰某种宗教,或者不信仰某种宗教,并且用法律的形式来加以保障,而不能出现因宗教信仰不同权利也不一样的现象。

1907年,列宁《在第二届国家杜马中关于土地问题的发言稿》一文中,再次明确指出社会民主党的宗教政策就是“社会民主党为信仰的完全自由而斗争,它完全尊重一切真诚的宗教信仰,只要这种信仰不是靠暴力或欺骗来进行传播的”[5]151。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用宪法来加以保障,也就是列宁所说的:“按照我国宪法,按照我们共和国的根本法,每个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是绝对有保证的。”[6]358

三、坚持宣传和教育

宗教,总体来说是一种愚昧落后的、不觉悟的现象,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但由于社会的、历史的等等原因,宗教必将长期存在。所以,对于宗教这一现象,工人政党不能简单地加以取缔,而应该通过宣传和教育来提高人们的认识。列宁曾告诫工人政党,要同宗教这一落后现象作斗争,必须特别慎重,因为如果在斗争中伤害了宗教感情,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带来很多害处。列宁认为,要用社会主义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的觉悟,从而逐渐消除宗教偏见。在1902年所写的《政治鼓动和“阶级观点”》一文中,列宁指出:“教育在人民中愈普及,宗教偏见愈被社会主义意识所排挤无产阶级胜利的日子就愈近,这个胜利将把一切被压迫阶级从现代社会的奴役下拯救出来。为什么用社会主义来教育人民可以驱散宗教迷雾?因为社会主义是科学,真正科学的东西,才能吸引无产阶级团结起来为美好的人间生活作真正的斗争,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人死后能升入天堂。”列宁进一步指出:“必须善于同宗教作斗争,为此应当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说明群众中的信仰和宗教的根源。同宗教作斗争不应该局限于抽象的思想宣传,不能把它归结为这样的宣传,而应该把这一斗争同目的在于消灭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的阶级运动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7]391

宗教都是宣扬有神论的,说到底是一种歪曲的世界观,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为了与这种歪曲的世界观作斗争,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彻底摧毁剥削阶级和宗教宣传组织之间的联系,把劳动群众从宗教迷雾中解放出来,所以,进行广泛的科学教育和反宗教宣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要揭露有神论,宣传无神论。早在1905年,列宁在《社会主义和宗教》一文中就指出:“我们的宣传也必须包括对无神论的宣传;出版有关的科学书刊(直到现在,这些书刊还遭到农奴制的专制政权的查禁)现在应当成为我们党的工作之一。我们现在必须遵从恩格斯有一次向德国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建议:翻译和大量发行18世纪的法国启蒙著作和无神论著作。”[2]134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又多次强调进行无神论宣传的重要性。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这篇文章中,列宁指出:“应该向他们提供各种无神论的宣传材料,告诉他们实际生活各个方面的事实,用各种办法接近他们,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唤醒他们的宗教迷梦,用种种方法从各方面使他们振作起来。”“《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要成为战斗唯物主义的刊物,就必须用许多篇幅来进行无神论的宣传,评介有关的著作纠正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工作中的大量缺点。”[8]26列宁在致斯捷潘诺夫的信中也提出这样的要求:“请您再写一本这样的书,介绍宗教史并批判一切宗教,同时简要评述一下无神论历史方面的材料以及教会同资产阶级的联系方面的材料。”[9]353

但是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工人政党宣传无神论,不能盲目的宣传,宣传要服从党的基本任务,服从革命斗争的需要。列宁在1905年所写的《社会主义和宗教》一文中提出,工人政党不应当离开阶级斗争去抽象地、唯心地提宗教问题,而必须善于同宗教偏见作斗争,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说明宗教产生的根源和群众信仰宗教的根源。所以,同宗教偏见作斗争不应该局限于抽象的思想宣传,不能为宣传而宣传,而应该把这一斗争同目的在于消灭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的阶级运动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总而言之,就是“社会民主党宣传无神论,必须服从社会民主党的基本任务:发展被剥削群众反对剥削者的阶级斗争”[7]392

四、批判对待宗教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列宁从事革命活动的年代,正是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泛滥的年代,在俄国国内,甚至在社会民主党内,机会主义和左倾错误也同样盛行,表现在宗教问题上,就是机会主义分子到处鼓吹“宗教是私人的事情”,左倾主义者则鼓吹要“对宗教开战”。这是对待宗教问题的两种错误倾向,列宁对这两种错误倾向进行了批判,捍卫了正确的宗教政策。

(一)对机会主义的批判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1891年通过的《爱尔福特纲领》中,有这样一个著名论点,即“宣布宗教为私人的事情”。当时,恩格斯没有同这种机会主义观点进行直接的论战,但是他认为必须坚决反对这种观点,不过不是用论战的方式,而是采用正面叙述的方式。也就是说,当时恩格斯有意着重声明,作为社会民主党人认为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情,但是对于社会民主党本身、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工人政党来说决不是私人的事情。由于机会主义的泛滥,列宁指出,这个策略现在竟然成为成规,竟然产生了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歪曲,使它走向反面,成为机会主义。当时有机会主义者就把《爱尔福特纲领》的这一论点说成社会民主党认为宗教是私人的事情。列宁对这种机会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无产阶级政党要求国家把宗教宣布为私人的事情,但决不认为同人民的鸦片作斗争,同宗教迷信等等作斗争的问题是‘私人的事情’。机会主义者把情况歪曲成似乎社会民主党认为宗教是私人的事情。”[7]396

在1917年的《国家与革命》中,列宁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批判,他指出,恩格斯顺便提出的另外一个也是有关国家问题的意见是谈宗教的。大家知道,德国社会民主党随着它的日益腐化而愈来愈机会主义化,愈来愈对“宣布宗教为私人的事情”这个有名的公式进行庸俗的歪曲。就是说,把这个公式歪曲成似乎宗教问题对于革命无产阶级政党也是私人的事情。恩格斯反对的就是这种对无产阶级革命纲领的完全背叛,但恩格斯在1891年还只看到自己党内机会主义的最小的萌芽,因此他说得很谨慎。恩格斯故意强调“对国家来说”这几个字,目的是要击中德国机会主义的要害,因为德国机会主义宣布宗教对党来说是私人的事情,这样也就把革命无产阶级政党降低到最庸俗的“自由思想派” 那班市侩的水平,这种市侩可以容许不信宗教但是拒绝执行对麻醉人民的宗教鸦片进行党的斗争的任务。通过批判机会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错误,捍卫了党的正确的宗教原则。

(二)对左倾主义的批判

在处理宗教问题时,还有一种要防止的倾向就是左倾错误。这种错误往往用革命的词句,例如“向宗教宣战”,表现得似乎是更“革命”,所以更容易迷惑人,危害也就更大。列宁在《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中,揭露了“向宗教宣战”的左倾错误的无政府主义的实质。列宁指出,恩格斯当时就曾多次谴责那些想比社会民主党人“更左”或“更革命”的人谴责他们企图在工人政党的纲领里直接规定承认无神论,即向宗教宣战。1874年恩格斯指出,侨居伦敦的公社布朗基派流亡者所发表的著名宣言大声疾呼向宗教宣战是一种愚蠢的举动,他认为这种宣战只会提高人们对宗教的兴趣,从而妨碍宗教的真正消亡。只有工人群众的阶级斗争,也就是最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自觉参加的革命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把被压迫的群众从宗教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因此宣布工人政党的政治任务是同宗教作战,不过是无政府主义的空谈而已。

“向宗教宣战”这一提法的错误在于,不是把政治上的分野放到首位,而是把宗教上的分野放到了首位,这是本末倒置。这样会使工人阶级和民主派中的某些阶层忽视阶级斗争的迫切任务,反而重视最表面的、资产阶级虚伪的反教权主义运动。

十月革命胜利后,就共产党员信仰宗教问题,即要不要向党内的宗教信仰者开战的问题列宁在1921年的《对俄共(布)中央全会关于党纲第13条的决定草案的建议》中明确的指示:“委托雅罗斯拉夫斯基和布哈林进行修改方针是不要突出同宗教作斗争的问题,在加以种种特别限制的条件下,容许信仰宗教的但又确实是正直忠诚的共产党员留在党内。”[10]256这也是对宗教问题上左倾主义者的回击。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宗教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将长期存在。对待宗教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政教分离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参加革命和建设事业、坚持宣传无神论和科学知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政策。列宁对待宗教问题的政策成为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理论来源。

参考文献:

[1]吕大吉.论列宁的宗教观[J].宗教学研究,1986(2).

[2]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M]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列宁.告贫苦农民[M]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列宁.俄共(布)纲领草案[M]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列宁.在第二届国家杜马中关于土地问题的发言稿[M]列宁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列宁.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文献[M]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7]列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M]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8]列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M]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列宁.致伊·伊·斯克沃尔佐夫-斯捷潘诺夫[M]列宁全集:第5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0]列宁.对俄共(布)中央全会关于党纲第13条的决定草案的建议[M]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