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的内容调整

作者:    发布时间:2004-01-06   
分享到 :

《选集》是供广大干部和群众阅读的版本,同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人员的常备书籍。因此,《选集》所收的文献既要适合一般读者的需要,又要保持理论的系统性。根据这一特点,中央编译局的同志们确定了新版《选集》编目的总的原则,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著作、手稿和书信中选编或节录各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力求全面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最重要的观点,使读者通过这部《选集》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理论。

为了在编辑工作中贯彻这一原则,就必须对第一版的篇目进行调整。我们首先对《选集》的总体结构作了认真的研究,针对第一版的不足之处,决定适当地充实哲学方面的内容,保留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增补少量具有重大意义而第一版没有采用的著作,删去一些观点重复的文章和书信,而以较多的篇幅增补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著述。为此,我们对《选集》第1版所收的全部文献逐篇进行分析,就有关篇目的取舍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和论证,提出了初步意见。接着,又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未收入《选集》第1版的文章进行研究,特别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共13卷)进行仔细的调查,通过反复权衡和筛选,初步拟定了应当增补的篇目。与此同时,我们还查阅了国外出版的各种《选集》版本,列出篇目,进行比较,以便取其所长,作为借鉴。在拟定《选集》第二版初步方案后,他们又广泛地征求意见,邀集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和教学的专家学者对需要保留、删除和增补的篇目逐一进行审核,经过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了新版《选集》的文献篇目。

《选集》第二版同第一版一样,也分为四卷,总计约270万字。第一卷选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1859年的著作约69万字。其中选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前半期撰写的著作,集中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以及他们批判地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初成果(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恩格斯《英国状况。十八世纪》),首次揭示了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第一卷还选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40年代下半期为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组织起草的纲领性文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以及他们在这一时期为批判小资产阶级思想、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工人阶级而写的著作(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节选,《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雇佣劳动与资本》、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等)。第一卷以较大的篇幅选载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法国和德国1848—1850年革命和总结这次革命的经验的著作(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等),以及他们阐述民族问题和殖民主义问题的文章(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波兰的演说》、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等)。此外,这一卷还选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50年代写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等10篇有关中国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高度评价了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斗争,而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和革命前景作出了精辟的分析。

与收入第一版的同时期著作相比,新版《选集》第一卷增补了四篇著作,即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英中条约》、恩格斯的《英国状况。十八世纪》、《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删去了《反克利盖的通告》等11篇文章。

新版《选集》第二卷选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857—1871年的经济学著作,节选了《资本论》第一、二、三卷的重要内容,总计约52万字。其中《资本论》节选在全卷占中心地位。编者力求通过选录的序言、跋文和有关篇章,比较完整地反映《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原理和这部巨著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第二卷还选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撰写的其他几篇经济学著作,这些著作阐述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的思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性的表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坚持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恩格斯《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扼要而通俗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强调工人阶级必须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除了经济学著作外,第二卷还收录了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两篇重要文献(《同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为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而写的文章(马克思《论蒲鲁东》、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序言》等)。

《选集》第二版第二卷最突出的地方,是大大充实了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内容。第二版第二卷仅仅收入《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和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而新版第二卷则节录了《资本论》第一、二、三卷的重要内容。此外,同收入第一版的同时期著作相比,新版删去了《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等五篇文章。

新版《选集》第3卷选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871—1883年的著作,约70万字。其中有马克思的重要著作《法兰西内战》和《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反杜林论》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除此之外,收入这卷的许多著作是为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思想、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批判各种影响工人运动健康发展的思潮而写的,其中有反对蒲鲁东主义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的论著(恩格斯《论住宅问题》),有抨击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的文章(马克思《政治冷淡主义》、《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节选,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论权威》),有批判英国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思想的论文(马克思《论土地国有化》),有剖析布朗基主义,俄国民粹派观点以及其他各种小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的文章(恩格斯《流亡者文献》),也有批判工人阶级政党内部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的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节选)。第三卷还选录了马克思阐述俄国村社发展前景和俄国资本主义命运的两篇重要文献(《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以及恩格斯论述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和革命业绩的文章(《卡尔·马克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与收入第一版的同时期著作相比,新版《选集》第三卷增补了四篇著作,即马克思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于1880年和1891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文版和德文第四版写的前言,删去了《桑维耳耶代表大会和国际》等五篇文章。

新版《选集》第四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选编了恩格斯1884—1895年的著作和《自然辩证法》,第二部分选编了马克思和思格斯1842—1895年的书信,全卷约71万字。

第一部分收入了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为捍卫、传播和进一步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而写的重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他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中,为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战略和策略而写的文章(《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法德农民问题》,《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等)。除此之外,第一部分还收入了恩格斯根据形势的发展进一步阐述俄国村社发展前途和俄国社会革命问题的文章(《<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以及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宗教问题的著作(《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第二部分选编的书信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它们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重要补充,而且对一些原理进行了新的探讨和发挥。

与收入第一版的同时期著作相比,新版《选集》第四卷第一部分增补了六篇文章,即《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和《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删去了《给<前进报>编辑部的信》等两篇文章。第二部分也按照新版《选集》调整篇目的原则,增补了26封书信,大大地充实了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内容,保留了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通信,删去了25封观点重复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