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共产党宣言》,思考信仰的永恒性与时代性
一百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在欧洲悄然出现,并且作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公然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员的信仰和精神支柱。像《共产党宣言》里所讲的“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系统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历史意义不仅仅是它代表着无产阶级及其共产党公开向全世界发表的一种声明,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信仰,一种遏制的精神力量,使它的信仰者为了这个信仰,虔诚地献出自己的家庭、事业乃至自己的生命。不说其他国家,单在中国,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在血雨腥风的年代,无论是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还是反动派的白色恐怖,都坚定不移的坚持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奋斗。那么,《共产党宣言》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使得它散发出奇异的光彩。
在这里,首先提出的是,人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不惜流血牺牲是和当时的历史条件息息相关的。例如,在欧洲,工人阶级受到资产阶级的压迫,生活困苦不堪,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压迫,工人运动层出不穷。在中国也同样存在着相同的情形,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人们生活苦不堪言。因此,为了摆脱这种现状,必须起来斗争、革命。所以说,革命是历史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性。但是选择新民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这条道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惊世著作《共产党宣言》功不可没,它紧跟时代的脚步,为处于革命战争时代的人们送来了“及时雨”。
一、《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首先,它肯定了资产阶级的积极历史意义,它消灭了封建剥削阶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必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同时,它还促使了社会最先进的力量—— 无产积极的诞生。但是,资产阶级也是实实在在的恶魔,他们利用自己拥有的资产,剥夺工人阶级的劳动成果,使得工人阶级成为资产阶级财富积累的工具,同时工人阶级本身在资产阶级的劳动中异化,毫无自由可言,精神和身体都备受摧残,生活极度贫困。《共产党宣言》使得无产阶级明确认识到自己的敌人是谁,避免了在历史的革命潮流中盲目的成为被别人利用的工具。另外,它也提出了资产积极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以资产积极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为主要标志,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讲,“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这一预言,给工人阶级带来了希望。同样,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三座大山的观点也无不受到《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二、《共产党宣言》分析了工人阶级的自身地位
工人阶级明白自己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但是他们处在一片黑暗、混沌之中,并不能够从本质上明白自己受压迫的根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共产党宣言》给无产阶级指明了道路,使工人阶级明白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一开始,在反对封建剥削的斗争中,工人所扮演的角色是反对敌人的敌人,而并非是真正为了自己的美好前景而奋斗。同时,《共产党宣言》也指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使得工人阶级明白自身力量的伟大性,这种伟大的力量强大到能够“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除此之外,《共产党宣言》还强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者—— 共产党,共产党“强调合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部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哥哥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有这样一个坚定、无私的政党领导工人阶级,使得工人阶级对自己的革命充满了信心。
三、《共产党宣言》为人们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共产党宣言》为人们描绘了共产主义这一蓝图,在这个共产主义的蓝图中,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被废黜了,人们不再受到剥削和压迫,而是得到充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些,都是受压迫、受剥削得工人心中渴望实现但是却无法用理论、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因此,符合了他们的愿望,他们迫不及待的原意为这个蓝图去革命、流血、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共产党宣言》是启明灯、导航塔和希望之蓝图。正是如此,它才成为人们的信仰,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党,这种信仰是无法动摇的,也是坚不可摧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样,人们的信仰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信仰往往是自我形成的,所以不能强迫人们接受一种信仰,抛弃另一种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较为牢固,这种信仰对于推动中国人民涌入争取民族复兴的革命潮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从文革十年动乱以来,人们的信仰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信仰,甚至出现了有些人没有信仰、信仰错误等信仰危机,例如法轮功等信仰。在这里,我们并不排斥信仰的多样性,信仰的多样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是否已经过时了,是否已经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了,依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当然,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共产党宣言》不但没有过时,而且仍然是社会信仰中的主流。
在当下的中国,阶级斗争已经不存在了,因此,人们无需思考自己是否处在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但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仍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和问题。例如共产党建设的纯洁性、如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以及上面我们所讲到的信仰问题。这些都需要坚定不移的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来丰富、武装自己的头脑。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共产党宣言》中的有些理论,在当今中国已经用不到了,例如关于剥削阶级的观点,中国的剥削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中国人经过几十年的浴血革命已经将剥削阶级消灭了。但是,《共产党宣言》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例如,《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吸纳改制的规定,在现在仍然是我们所要坚持的,现在广大共产党员坚持贯彻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没有任何与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党提出的小康社会等目标,也是实现共产主义蓝图的阶段性目标。共产主义离我们很遥远,同时又不遥远。遥远是因为共产主义不能立刻实现,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并不遥远指的是我们在一步步向共产主义靠近。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的信仰是永恒的,将永远的高悬在天空之中,照亮了信仰的人们以及正在追求信仰的人们的心灵。
信仰是永恒的,同时又是富有时代性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的信仰也不例外。我们对《共产党宣言》的信仰存在永恒性,即对《共产党宣言》贯穿其中的唯物史观、工人阶级、共产党的性质、共产主义持有永久性的信仰; 同时对《共产党宣言》的信仰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例如,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体现其时代性。我们信仰《共产党宣言》,但是我们的信仰又是和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这也体现了时代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64 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32 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30 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40 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