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思想的重要著作

——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作者:颜晓峰    发布时间:2011-11-07   
分享到 :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1873至1882年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他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辩证法问题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哲学概括,揭示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联系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且深刻阐发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思想。
辩证自然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关于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的”观点。随着人类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程度越来越深,自然界的变化越来越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在这里,预定的目的和达到的结果之间还总是存在着极大的出入。未能预见的作用占据优势,未能控制的力量比有计划运用的力量强大得多。因此,人类必须学会自觉地生产与发展,使自然界的变化有利于人类生存、延续。
即使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显露出人的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付出的代价。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节中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毁林开荒、成为不毛之地的严重后果,尖锐指出,每一次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而科学发展正是符合自然、社会、人的发展规律的发展。
恩格斯的深刻之处在于,他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社会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社会问题,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根本是改变社会关系。恩格斯指出,即使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已经降服了自然力,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但结果却是过度劳动日益增加,群众日益贫困。因为以往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因此,“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130多年过去了,今天重读《自然辩证法》,仍然能够为其中精辟的论述分析、蕴含的深刻思想所折服,能够从中获得指导当代发展实践的思想启迪。当前,我们党正在领导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中包含的科学发展思想,增强理论指导的历史深度和思想高度,必将大大有益于深入理解领会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有效地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