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作者:贾高建    发布时间:2014-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

首先祝贺《新大众哲学》的出版问世。这套书的编写汇集了哲学界众多专家学者的力量,历经数年的打磨,应该说下了很大的功夫。正如其书名所显示的,这套书的出版,体现了新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新探索和新进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又一可喜成果。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是哲学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而对于这一任务要求,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性质和功能去理解。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19世纪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重大思想成果,它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使哲学第一次具有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基本功能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书斋学问,而是直接面对实践,为实践提供根本性的方法论指导。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必然要以大众化为自己的发展取向。它不能仅仅停留在哲学家们的书本里,也不能只是为少数精英所熟悉,而是应该传播到众多的社会成员中去,为广大群众所了解和掌握。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他们的思想武器,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工程,需要从各个环节着手,坚持不懈地做出努力。应该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这方面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从建党开始,就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传播。当年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就是众所周知的代表性成果,这本书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发挥了十分积极的社会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展开。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得到了大力推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又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其中韩树英教授主编的《通俗哲学》成为继《大众哲学》之后又一部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哲学理论读物。如今,一整套《新大众哲学》又摆在我们面前,如编著者所言,此书力求紧扣时代脉搏,从哲学上对当代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做出回应。我们期待它能够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新的要求,在新的阶段上发挥出新的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