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疆兴疆:历史与现实——写在《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出版之际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8-06   
分享到 :

稳疆兴疆:历史与现实——写在《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出版之际

张明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合作编辑出版的《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共收入文献148篇,始自19498月,迄于20105月,时间跨度达60余年,全面展现了新疆和平解放以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画卷,详细记录了党中央稳疆兴疆方针政策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历程。研读该书,既可以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关于新疆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形成和发展,更可以及时掌握党中央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最新精神、重大举措和战略部署。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推进新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疆和平解放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疆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极端落后,以及由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挑唆,在阶级对立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矛盾和民族隔阂复杂而尖锐的实际情况,紧紧依靠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在新疆建立人民政权,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剥削和封建压迫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族人民政治上一律平等,推进新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新疆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建立人民政权,废除封建剥削和压迫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19499月,新疆顺利实现和平解放。面对百业凋敝、百废待兴的社会状况,如何才能领导新疆各族人民建设新新疆,成为摆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949926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解决新疆问题的关键是我党和维吾尔族的紧密合作。”【《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两天后,毛泽东和朱德联名复电陶峙岳、包尔汉时提出:“希望你们团结军政人员,维持民族团结和地方秩序,并和现正准备出关的人民解放军合作,废除旧制度,实行新制度,为建立新新疆而奋斗。”【《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12页。】1217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新疆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从19503月开始,在全疆各地开展废除保甲制度的工作,建立起人民的城乡基层政权;到1952年,新疆全省的基层人民政权全部组建完成。

为了有效地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势在必行。毛泽东根据新疆社会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复杂性,为新疆的土地改革制定“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这一方针充分考虑到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项工作必须照顾民族特点,必须充分估计新疆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和群众的接受能力。毛泽东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须谨慎对待。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急躁,急了会出毛病。条件不成熟,不能进行改革。一个条件成熟了,其他条件不成熟,也不要进行重大的改革。”【《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第50页。】1952517日,毛泽东签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新疆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等若干工作方针问题的指示》强调:“在新疆农业地区,今年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这是一个坚决的革命的进攻,不容动摇。但在实行这个进攻的具体步骤上,必须十分慎重,切戒急躁,必须准备充足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去实行进攻,以便获得全胜。在新疆实行社会改革,充分地估计到民族和宗教的特点,有意识地在民族和宗教的问题上作一些让步,以换取整个社会改革的胜利,是完全必要的。”【《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81页。】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从19529月开始,新疆的土地改革从新疆多民族地区实际状况和特点出发,采取有步骤分阶段的方式进行。由于政策正确、措施得力,新疆土地改革于1953年底顺利完成,广大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各族人民欢欣鼓舞。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土地改革的完成,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剥削和压迫制度,饱经沧桑的新疆各族人民终于迎来了建设新新疆的美好时代。

(二)加快新疆经济建设,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十分支持新疆的发展,在人力、物力上给予特殊照顾,使新疆在较短时间摆脱了生产方式落后、发展停滞、民生凋敝的局面。毛泽东高度重视新疆经济的发展,要求新疆的“农业、畜牧业、工业要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要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228页。】。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心、支持下,新疆夫力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发展畜牧业,粮食、棉花、畜牧产品大幅增产;石油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新疆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水利系统大为改善,兰新铁路、南疆铁路的修建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新疆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毛泽东始终强调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要求汉族干部要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要注意搞好民族关系,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毛泽东在思考建设新新疆的规划中,不断探索解决新疆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他强调:“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27页。】他很关心民族干部工作,亲自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新疆少数民族干部。他认为,要团结各族人民建设新新疆,重要的一环是要团结少数民族干部,要十分重视他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和使用他们。在新疆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党中央确定了“慎重稳进,积极准备,逐步推行”的方针。从195310月开始,进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试点工作。195510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之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三)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启新时代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

新疆区域广阔,有几千公里边境线需要守卫,新疆靠近国际各大政治、宗教势力交汇中心而事态频发,需要应对。新疆和平解放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从促进边疆繁荣和保卫边疆安宁的战略高度出发,决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49125日,毛泽东在《军委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号召全军,除继续作战和服勤务者而外,应当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根据这个指示,除一部分人员担任国防任务外,驻疆部队大部分人员投入生产运动,边开荒,边生产,当年做到粮食自给,肉食大部分自给,食油蔬菜全部自给。从此拉开了组建兵团的序幕。195221日毛泽东发布《军委关于部队集体转业的命令》,批准部分部队转业:“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224页。】195410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的大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以屯垦戍边、造福新疆各族人民为己任,朝着工农商学兵相结合、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艰苦创业中逐步发展壮大。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推动新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新疆进入了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新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根据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实际,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采取一系列推动新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开创了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反对民族分裂。

20世纪80年代初,在新疆原来已经平静的分裂主义思潮又活跃起来,而且一开始就与非法宗教活动结合在一起,一些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试图利用改革开放之机否定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在新疆制造了多起危害国家安全的动乱和暴乱事件。198176日,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时指出:“新疆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新疆是我国西部国防的战略要地。在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在巩固边防、保卫祖国的光荣斗争中,新疆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251页。】816日,邓小平到新疆考察工作时,对新疆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和把握。针对当时新疆分裂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邓小平明确指出:“新疆的根本性问题是搞共和国还是搞自治区的问题。要把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要从法律上解决这个问题,要有民族区域自治法。新疆稳定是大局,不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不允许搞分裂,谁搞分裂就处理谁。”【《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252页。】1984531日,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治权利以及与中央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规定,对民族区域自治进行了细致完整的法律规范,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律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各少数民族充分行使自治权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

198176日,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新疆工作问题时提出:“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关键。”“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如果汉族干部认为离开少数民族干部也可以,少数民族干部认为没有汉族干部也可以,都是错误的,危险的。”【《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250页。】邓小平十分注意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他说:“要注意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干部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是干部问题。对思想作风正派,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又有突出工作表现和一定资历的同志要大胆提拔上来,甚至放到很高的领导位置上。”【《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252页。】19811023日,邓小平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谈话时指出:“要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要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认识符合中央提出的干部条件的中青年干部,把他们提拔起来。不要搞小圈圈,搞小圈圈要犯大错误,要团结大多数。”【《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253页。】这些重要指示是搞好新疆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开创了新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崭新局面。

(三)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十年动乱中生产建设兵团遭受破坏,1975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被撤销。1981630日,王震根据新疆各族人民的意愿,出于对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新疆安定团结的大局考虑,写信给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阐述了兵团存在的意义,希望中央考虑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71日,邓小平在王震的信上批示:“请王震同志牵头,约集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对恢复生产兵团的必要性,作一系统的报告,代为中央拟一决议,以凭决定。”【《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246页。】816日,邓小平在新疆视察时,在全面调查和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认为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时机已经成熟,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252页。】1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要求兵团各级党委和广大干部、农垦职工,要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同新疆各旗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作出新的贡献。实践证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策是深谋远虑、完全正确的,对于维护新疆的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边防巩固,进一步开创了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日益突出。受国际局势变化影响,西方敌对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相互呼应,试图把新疆变成西化、分化中国的突破口,新疆稳定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部署和推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疆各民族团结,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发展达到新水平。

(一)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新疆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我国西部的安宁与安全,新疆的民族团结直接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我国亿万人民的心。1990822日至91日,江泽民在新疆考察时指出:“在我们祖国大家庭里,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321页。】“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实践的真实写照。199879日,江泽民第二次考察新疆时进一步强调:“加强各民族团结,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不仅关系新疆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也关系整个西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必须高举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旗帜,坚定不移地做好维护新疆稳定的工作。”【《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429—430页。】他要求各民族一定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

要维护和加强新疆各民族的大团结,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有力地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江泽民指出:“无论过去和现在,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想在分裂新疆上打主意。新中国成立以来,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323页。】他反复强调,在影响新疆稳定的各种因素中,民族分裂主义是主要危险;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新疆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为此,他要求新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站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斗争第一线。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始终做封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始终做到旗帜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及早发现,从严从快予以打击,露头就打,坚决制止在萌芽状态,绝不能手软。

(二)新疆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治国的一个根本,也是治疆的一个根本。在新疆的各项工作中,“关键是要进一步搞好经济工作。经济发展,是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319页。】。19934月,江泽民提出要把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和个人收入悬殊的问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加以研究和解决。19987月,江泽民在视察新疆时指出:“在中西部地区,新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发展是硬道理。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看问题,我们都应该多方设法加快新疆发展。中央认为,新疆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下个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的进程。”【《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426页。】其中要求新疆能够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尤为引人瞩目,表明新疆的发展不只是新疆的大事、西北的大事,也是全国的大事,这既是对新疆的发展寄予厚望,更是对新疆未来发展在国家经济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的科学定位。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江泽民强调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对新疆这样的战略重点地区和重点方向,尤其要加大支持力度。他号召新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制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规划,在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不断迈出实质性步伐。新疆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在巩固和发展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江泽民要求新疆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加强同国外、同国内各省区市特别是东南沿海省市的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积极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利于提高新疆资源开发质量和效益;要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和新疆向西开放的优势,努力开拓中亚、西亚等国际市场,发展旅游业,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三)建设一支政治上坚强有力的各族干部队伍。

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关系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把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好,把新疆改革和建设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关键在干部,关键看全区各族干部素质和工作水平”【《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435页。】。为此,江泽民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四点要求:要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坚定性;要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全区各级干部中树立良好的思想和作风;要大力加强基层建设,认真做好各族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

江泽民把新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他指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关键在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358页。】;“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362页。】。他要求各民族干部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19909月在谈到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时强调:“要注意选拔那些掌握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熟悉民族地区基层工作的同志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335页。】他号召各级党委要以更大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和各种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要对这项事关大局的重要工作作出规划、分步实施,作出更显著的成绩,以保证各级领导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保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前进。200010月,江泽民专门就新疆问题发表讲话强调,要大力培养各级各族干部,尤其要加大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力度;建设一支政治上坚强有力的各族干部队伍,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关键要大力增强各族干部的政治坚定性和政治敏锐性;要重视建立一支扎根于各族群众之中、同各族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基层干部队伍。

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新世纪新阶段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推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新疆发展和稳定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新疆同全国一样,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西部地区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之时,把科学发展的理念及时引入新疆,深入研究如何实现新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如何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问题,对新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大力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推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一)提出并实施关于新疆发展和稳定的总体部署。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始终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和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新疆这种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做好新疆工作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全面把握和谋划新疆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新疆工作,对新疆的发展和稳定进行总体部署。中央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新疆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新疆发展与稳定、加强对口支援等若干重要文件,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2004422日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的战略研究报告》,作出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新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新疆的扶持力度。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是党中央从国家大局、战略高度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全面推进新疆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792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特别是针对新疆各族人民热切期盼的重大现实问题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和优惠,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和对新疆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

2010517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把新疆工作提高到党和国家战略性工作的高度,作出了举全国之力支持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部署。胡锦涛在座谈会上提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的关于新疆工作总体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的一贯方针政策。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新疆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胡锦涛指出:“新疆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来解决。”【《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700页。】他提出要加大支持新疆发展力度,把新疆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拓更加广阔的战略空间。为此,他要求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新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把人心和力量更好地凝聚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立足点放在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全国各地的支援,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推动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发展,加快缩小同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加快促进南北疆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做好新疆工作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胡锦涛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没有稳定这个前提条件,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更不可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700页。】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始终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任务。要旗帜鲜明反对和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全面做好防范和打击工作。

(三)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新疆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民族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胡锦涛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第701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提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强调解决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关键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新疆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也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

新疆工作的长期实践表明,党中央在各个时期关于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各有不同的侧重,但关于新疆的工作的立足点都是坚定和一贯的,即: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始终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工作必须从新疆的具体实际出发,新疆工作都要坚持把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60余年来,我们党在推进新疆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更好地推进新疆的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是新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各族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疆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发展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社会稳定基础有待加强。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更加牢固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始终把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新疆问题的根本途径,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现在,新疆经济发展的势头很好,但发展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不但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还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关键要在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确保新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二,反对民族分裂,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前提。新疆有47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占自治区总人口的60%。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在新疆尤为重要。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动乱,就衰败。近年来,国际敌对势力更加注重利用民族分裂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妄图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打开缺口。2009年发生的乌鲁木齐“七·五”事件的大量事实再次表明,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确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新疆地区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是长期、复杂而尖锐的。今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特别需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要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各族群众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形成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合力。

第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建设一支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实践证明,增强各民族的团结,促进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关键在于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关键还是要靠民族地区广大干部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艰苦奋斗。只要下大气力培养造就一支强大的德才兼备、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就能够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全面理解、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决反对宗教极端势力,是确保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新疆是一个有多种宗教存在、各族群众信教人数较多的地区,宗教工作任务繁重。自冷战结束以来,宗教极端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以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为突破口,进行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对新疆稳定构成重大威胁。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面对国际形势特别是周边形势的复杂变化,面对“三股势力”加紧活动的新情况新动向,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坚决防范和打击境外敌对势力打着“宗教”旗号进行的各种渗透和破坏活动,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

第五,担负着屯垦戍边重要使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推动新疆经济发展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是党和人民赋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使命。56年来的实践证明,兵团没有辜负党中央的期望,已成为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当前,新疆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分裂的政治图谋也始终没有改变。为了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建设兵团任重而道远。

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作者张明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北京100017

(来源:《党的文献》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