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毛泽东的三首词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19   
分享到 :

也谈毛泽东的三首词

丁毅

《党的文献》2008年第1期发表的冯蕙《谈谈毛泽东〈词二首〉的写作时间及其他》一文,根据毛泽东手稿及相关文献进行详细考辨,确定《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与《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首词“写于19657月上半月,是同时写的”。今天所见毛泽东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所署时间“19655月”其实是毛泽东当年回到故地的时间,为了与《念奴娇·井冈山》取得统一,才将原稿中的“七月”改为“五月”。

以前,一些研究者包括笔者都把《念奴娇·井冈山》看作是作者不满意的一个初稿,后来在这首词的基础上改写成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根据冯蕙上述文章的考辨,这种想法并不一定对。笔者重新研读这两首词,认为虽有相似之处,但词句在各自诗篇中所蕴含的意义并不相同。虽然内容上有联系即都是缘于重上井冈山,却是两首独立的创作。《念奴娇·井冈山》是在回顾过去,《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在瞻望未来;后又写一首并非不满意前一首,而是另有新的追求要表现;前一首自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不是后一首所能替代的。

《念奴娇·井冈山》写于井冈山上的宾馆里,突出表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38年的故地产生的沧桑之感。久别之人乍回故地,一切都颇为新鲜。词的上片把重回故地所见如实写出,“参天万木,千百里”、“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这些散文式的句子,饱含了诗人的深厚情感;景物、景观虽属平常,却在诗人脑海中掀起巨大波澜。上片结句“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更是写出了诗人超越眼前行迹的沧桑之感。

这种沧桑之感,在下片得到集中发挥。“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突出38年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井冈山斗争在毛泽东政治生涯中占有重要位置。38年前作者率秋收起义队伍走上井冈山,从此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胜利之路,“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便是对当年战斗经历的概括。“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是对自己革命理念的自信及在井冈山点燃起中国革命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的自豪感。“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一句,其用词造句系从作者195010月所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百年魔怪舞翩跹”、“一唱雄鸡天下白”一类词句略加改动而来,用意也是指武装夺取政权后中国取得的巨大变化。有些研究者把这几句理解成毛泽东即将采取重大行动的情怀的抒发,笔者认为不符合刚回到井冈山的诗人的实际感受。这几句当是对前边“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的照应,是诗人豪情的升华。

《汪东兴日记》载,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曾于525日下午与汪东兴等人讲述当年根据地创立和发展的经过。“没有人打断他的讲话”,“主席滔滔不绝”“讲了两个多小时”,毛泽东完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念奴娇·井冈山》大约是在这种心态支配下写出的。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公开发表于1976年元旦,一些人抓住“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作夸张宣传,于是给广大受众留下一个深刻印象——这首词是写全国大好形势的。其实,这既违背作者创作意图,也不符合全篇词意。

首先看词的发端“久有凌云志”。作者的“凌云志”要在“重上井冈山”中表现出来,登山一路所见自然要现诸笔下,“旧貌变新颜”一类句子当是写两个月以前留在作者脑海中最深刻的印象,也即上山经历留在作者心头的最为之兴奋的感受。这些与后来的全国形势并不相干。

作者的“凌云志”在上片结句“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中透露出来。下片“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是诗人心目中期待的革命形势。“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是感叹时光易逝,抒发时不我待的急迫心情。由此才有了“可上九天揽月”的美妙追求,以及“可下五洋捉鳖”的战胜对手的信心和“谈笑凯歌还”的从容不迫。最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道出全词的主题,正是作者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志”之所向。

作者的“凌云志”借助登山活动去表现,与长征路上所写诗词一样,表现的是征服这一大的主题,与《念奴娇·井冈山》表现出的沧桑感并不一致。

与《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写于同一时段的《念奴娇·鸟儿问答》是毛泽东“花了两夜未睡”写出的。两首词在内容上有相通之处,即前首词中的“鳖”变成了“雀”,作者对“雀”来了个倾尽全力的嬉笑怒骂。从内容连贯上可看出,后一首词是接着前一首写的,作者写完前一首后意犹未尽,又对他确定的革命对象尽情声讨。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念奴娇·井冈山》与《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各有自己的主题,是两首独立的创作。作者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与《念奴娇·鸟儿问答》放在一起题为《词二首》,不仅写作时间相近,内容也颇有联系,后者是作者情感进一步淋漓尽致的抒发,可看作是前者的续篇。

[作者丁毅,黑龙江伊春职业学院教授,山东青岛 266500]

(来源:《党的文献》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