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则——读陈云的《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

作者:高广景    发布时间:2016-12-08   
分享到 :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则

——读陈云的《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

高广景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陈云在延安时期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时发现,一部分领导干部自认为在抗日战争中有功,渐生骄傲之心,不愿听取批评的意见,影响了党内民主生活的健康发展。陈云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在党的七大上就如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加全党的力量作了系统阐述。这部分讲话以《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为题收入了《陈云文选》。今天读来,仍能从中获得重要启迪。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前提:摆正个人位置。延安时期,陈云在通过与各地来延安的干部接触中发现,有的干部“只能升官,不能降级,有功必居,有过必避”“许多人喜欢人家说他好,不喜欢人家说他坏”,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正确认识个人的功劳,摆正自己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的位置。对此,陈云明确指出,功劳里头有三个因素: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而决不能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也就是说,只有正确认识工作中的成绩,才能在工作中克服自以为是、沾沾自喜的心态,才能不居功自傲、客观看待自己的“功劳”,才能放下姿态、听进别人的意见。

历史唯物主义从来不否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个人的认识能力往往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反映事物的全貌。陈云指出,客观情况可以做到十分,你也做到了十分,这种情形很少。客观情况可以做到十分,因为你自己有缺点,只做到八分或六分、五分,这种情形是很多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客观情况很好,本来可以做到十分,但是因为自己有错误,成绩一点没有,缺点蛮多,或成绩只有二分、一分,错误有八分、九分。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全面,尽量避免工作发生错误,陈云主张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讲真理,不讲面子,汲取他人的合理意见,进而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陈云认为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实事求是。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讲真理,不讲面子。他指出,只要态度正确,有错误也不要紧。“假如你有错误,人家讲了,就请教请教,问一问人家怎样看法,纠正一番,以后可以少犯错误。”他还进一步指出,我们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是什么就是什么,应该怎样就怎样。他解释道:有时候愈要面子,将来可能愈要丢脸。只有不怕丢脸,诚心诚意改正错误,将来可能还有些面子。共产党员随时准备牺牲性命干革命,还计较什么面子?他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把面子丢开,讲真理,怎样对于老百姓有利,怎样对于革命有利,就怎样办”。

陈云这一论述的要义在于,必须站在党性和人民性的立场,决不能站在个人的立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具有坚强的党性,才能时刻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敢于向不良倾向和错误思想作坚决的斗争,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敢于提出真知灼见乃至尖锐的批评,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和诚恳接受他人的诤言挚语。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关键:领导干部带头。陈云认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带头。之所以如此,有两点主要原因。第一,“我们工作的好坏,决定着中国的命运”。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兢兢业业,所有坏的东西,一切应该丢的东西,统统丢掉。我们要在老百姓面前,负起责任,如果不是这样做,便没有尽到责任。非此,不能增加全党的力量。第二,领导干部一旦有个人主义思想,就会背上大大的“包袱”,而且级别越高,造成的危害越大。陈云说,“包袱”的性质就是共产主义者的思想里有个人的成分。但各级领导干部的“包袱”是不同的。他形象地描述道:“下级干部虽然背个人主义这个‘包袱’,但他只能背那么多。比如当一个连长,他只能背一条被单,两双鞋子,一包牙粉,一把牙刷,身上只有这一点。”他指出,就个人而言,为实现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增加个人的力量。增加力量的方法,就是又增加又要减少,增加就是要学习,减少就是要放下“包袱”,放下“包袱”也是增加力量。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反映人民期盼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和庄严承诺。各级领导干部肩上都有沉甸甸的担子。要真正挑起这副担子,就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就必须丢掉“包袱”,以此来增加力量。丢“包袱”的办法,就是加强批评和自我批评。各级领导干部因所处位置和作用不一样,其一言一行所带来的影响必然不一样,位置越高,影响越大。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切实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坚决克服个人主义思想,讲真理,不要讲面子,模范践行党的宗旨,努力担负起历史和人民寄予的重托。

(来源:《学习时报》201612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