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原标题: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作者:冯   俊    发布时间:2019-10-21    来源:前线网--《前线》杂志
分享到 :

[摘要] 新中国70年,中国人走过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更具有可借鉴性。认真总结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历史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谋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70年,中国人走过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道路,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树立长远奋斗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

  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持续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树立长远奋斗目标。从工业化到提出“四个现代化”,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迈进。

  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是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毛泽东曾感叹说:“现在我们能生产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840年以来,中国人从感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到提出“师夷之长以制夷”,把工业化看作是国家强大的象征,工业化承载着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工业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就预见,新中国成立后,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1953年党中央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主体是国家的工业化。党中央制定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向全国人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现代化首先就是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工业化为整个经济建设的任务,并且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这是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苏联支援下建设的156个项目,成为“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长春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纷纷开工兴建。同时,国家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1956年党中央明确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方针,我国逐步走上了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1958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搞“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搞群众运动,放“卫星”盲目蛮干,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这是我们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惨痛教训。1963—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部分地纠正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反右倾”“四清”运动的一些“左”的做法,工业和农业之间、工业内部各门类之间、消费和积累之间的关系比较协调了。1964年底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出,“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是首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由于不久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宏伟任务没有能够按计划付诸实施。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时,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新明确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渐地认识到,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提法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被问到中国对于四个现代化蓝图的规划和构想是什么样的、将来要把国家建设成什么样子,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是第一次提出‘小康’的概念。1981年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将“小康水平”规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提出要力争用20年的时间使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6年8月28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竹下登时说:“中国历史上有‘小康之家’的说法,小康社会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小康社会”。2000年实现基本小康,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国人民彻底实现全面小康。

  “老三步走”和“新三步走”战略。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明确用了“三步走”的说法,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即: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3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将这两个时间段奋斗目标的表述进行科学概括,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概念。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并阐述“中国梦”。“中国梦”生动形象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

  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2020年到2050年这30年该如何安排?党的十九大提出分两个阶段目标: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安排将“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了15年,并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加进了“美丽”二字,增加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70年来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有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

  40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连续多年给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推动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党的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并率先取得突破的。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家农户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了极大的示范效应。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了五个一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改革,几年时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使我国农业生产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退出历史舞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改革。城市改革第一阶段是企业改革。其一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着重解决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其二是实行经济责任制,解决企业与职工之间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经济关系,贯彻了联产承包、按劳分配的原则;其三是个体经济、集体经济、三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四是开展股份制试点。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研究和部署在全国开展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城市改革第二阶段是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和购销体制改革。企业之间还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促进商品流通和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不断深化。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中国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党在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上的新突破。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核心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从所有制的角度看,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把混合所有制经济看作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又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从不断扩大开放到融入全球化、引领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发展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促进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创办经济特区成为实行对外开放的突破口。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并批准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标志着中国经济特区的正式诞生。1984年5月中央正式确定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1988年决定将辽东半岛、胶东半岛、河北环渤海湾地区和广西北部湾地区的234个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作出《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1990年4月中央正式批准开发开放浦东。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由沿海向内地的滚动发展。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从融入经济全球化逐步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自由贸易区建设是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最重要的举动,其力度和意义堪与20世纪80年代建立深圳特区和90年代开发浦东两大事件相媲美。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复成立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区。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批复成立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区。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自贸区建设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符合国际惯例、对内外资的投资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商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2018年11月初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将成为一年一度的常规性对外开放平台。

  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重要论断。我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大制度创新。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70年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启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有一个“为了谁”的问题。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人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现代化建设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中国成立7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摇和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偏离了这个中心就要犯错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如果生产力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社会主义优越性就会丧失最根本的经济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40年改革开放,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通过改革不适应或者限制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激发社会活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三个进一步解放”,即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也是最终目的。

  坚持新发展理念。新中国70年,在现代化建设中注重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这些认识是从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中得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重点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重点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重点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重点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重点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包容。70年来,中国人民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了一个新中国。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全国建起了公路网、铁路网。中苏关系恶化之后,中国人硬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成功发射“两弹一星”,开发出大庆油田,人工合成胰岛素、青蒿素等科技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在科技领域,我国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生命科学、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关键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天眼工程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在建设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等,它们成为共和国精神族谱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实行对外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是开放的、包容的,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建、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世界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现代化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的现代化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对于发展中国家更具有可借鉴性。认真总结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历史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冯俊,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学术委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