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千钧再奋蹄

——社科名家新春寄语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06   
分享到 :

期待新型经济全球化

滕文生

在经济全球化开始以来的数百年间,长期盛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思维。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各国人民要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西方大国还在奉行以往的规则和思想理念,这不是严重的错误吗?正是由于这些规则和思想理念的盛行,才造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许多国家内部巨大的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严重影响世界和地区的稳定与共同发展。现在是改变这些陈腐的规则和思想理念的时候了。只有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共同正视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特别是积存的弊端,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共同寻找到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和消除弊端的新办法新措施,共同确立经济全球化运行的新模式、新路径、新规则和新理念、新指导思想,才能使经济全球化摆脱当前的许多困难和困惑,实现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转变。

可以预料,不论在世界的东方还是西方、南方还是北方,也不论是在各方政要、学者还是其他的人们中,期待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会愈来愈成为共识,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呼声。同样可以预料,通过全面总结以往经济全球化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顺应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未来要实现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或者说是第四次经济全球化,应该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从而形成新的形态:它应该是世界上各个国家不仅共同参与同时也共同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它应该是继续坚持和维护实践已充分证明是正确有效的贸易自由化、多边贸易体制等规则体制,并不断加以完善、创新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它应该是消除了霸权与强权、丛林法则与零和博弈,实行真正体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经济全球化;它应该是有利于不断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安宁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经济全球化。应该坚信,经过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的这种新型经济全球化是一定会到来的,而且它一定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更加广阔、更加富有生机活力的世界经济平台。

(作者为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对世界的发展进步依然充满信心

李忠杰

今天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许多前所未有的事件不断发生,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很多人对未来的预期越来越不确定。最近,美国用无人机击杀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苏莱曼尼将军,大大激化了美伊矛盾。“第三次世界大战”瞬间成了网上的热搜词。所有这些,都提出了一个根本的问题:世界向何处去?

人类社会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已经多次遇到过“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至少距我们最近的100多年来,已经遇到过4次。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没有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没有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结束后,由于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世界分裂成了两大阵营。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类第四次遇到“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结果是柏林墙的倒塌,苏东剧变、冷战结束。对这一答案如何评价?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今天,我们是不是第五次遇到了这个问题呢?

今日世界,固然有许多令人惊喜的发展和进步,但面临的诸多问题也使许多人感到茫然。

比如,信息化、智能化的加速发展延伸了人的头脑和器官,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对人类生命的存在形式、活动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民粹主义思潮快速发展,社会的裂痕越来越大,蒙昧、狂热和暴戾之风日益滋长,长期积淀培育的人类理性正在不断地被抛弃,传统的民主、自由、博爱的价值观正在褪去色彩。

民族主义思潮正日益与全球化趋势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背道而驰。丛林法则又在死灰复燃。人类长期艰难长成的许多理念和共识,如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多边主义等,都正在被侵蚀,甚至被抛弃。

美国摩拳擦掌的贸易战,挑动着世界的神经。如果失控,会不会造成大范围的经济衰退,造成一些国家的经济灾难,由此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政治动荡?我们将如何应对?谁又能独善其身?

许多热点地区战乱不止,大国之间的博弈又在加剧。很多国家的互不信任和相互猜疑日益增强。不少国家都力图掌握超越对手的军备力量,力图重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希图用武力解决彼此争端。

所有这些都说明,今日世界,正再一次处在十字路口,再一次面临“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到底是增强理性,还是转为任性?是发展文明,还是转向蒙昧?是坚持和平,还是扩大冲突?是发展民主,还是实行霸凌?是促进共同发展,还是恢复狼性竞争?是坚持合作对话,还是重新扩军备战?是推进全球化,还是逆转全球化?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制造新的世界乱局?归根到底,人类是维护和平,还是走向战争?世界是向前进步,还是向后倒退?

我们对世界的发展进步依然充满信心,我们相信和平发展依然是世界最大多数人的追求,世界的理性、文明、良知、秩序仍然占据上风,我们并不认为目前的问题已经到了无法控制和解决的地步。但是,面对当前的重重挑战,面对一系列让人迷茫的复杂问题,正确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防止人类日益失去理性、防止文明成果被再次抛弃,防止丛林法则再次支配国际关系,防止人类再一次走错道路,对于解决当前和未来的一系列问题,确保人类世界继续向着和平美好的方向前进,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们、所有的国家共同努力,做出正确的回答!

(作者为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奔小康 争朝夕

——庚子寄语

周叶中

己亥年,七十诞,忆峥嵘,话初心,撸袖子,齐协力,谱新章。

四自信,三统一,四全面,五一体,三融合,一精准,换新颜。

新发展,重民生,重教育,重科技,重绿色,重协同,图共享。

严治党,去政疴,治贪腐,扫黑恶,官益清,政益明,赢民心。

己亥末,庚子初,一元始,万象新,战疫情,奔小康,争朝夕。

(作者为武汉大学副校长、法学院教授)

书写新的思想篇章

辛向阳

鼠年到了,新的一个春天就要来了。这个时候,我想起多年前我读的一本小说,名字叫《时间的针脚》。它是西班牙女作家玛丽亚·杜埃尼亚斯在2011年出版的一本畅销书。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管怎样,我们永远都在历史的背面,在密密麻麻的时间的针脚中,真实而隐形地活着。”的确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真实地生活着,有各种酸甜苦辣,既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有平淡无奇的琐事;我们隐形地生活着,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情况,我们也有不为别人了解的一面。我们在历史背面,更在历史的正面和里面。

作为理论工作者,在密密麻麻的时间的针脚中,我们用文字书写着一段一段的历史发展,推演着一环一环的现实逻辑,解决着一个一个的难题。面向未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理论工作者应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拼命干劲,书写出新的思想篇章。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行稳致远的十年

陶文昭

未来10年,将是国家发展关键的10年。去年我们总产值约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过了1万美元。中国发展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关口,跨出历史性的一步就将走到世界前列。

未来10年,将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关键的10年。我们干得好,也要说得好。要着力建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四梁八柱,在国际话语权上全面发力,我们不“挨打”“挨饿”了,要突出地解决“挨骂”问题。

未来10年,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臻成熟的10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更加定型,在守正创新中我们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加凸显。

未来10年,将是爬坡过坎的10年。在风浪中保持定力,在远征中保持耐力,行稳致远的中国将以新姿态迎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2030年代。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不断增长战略智慧

杨春贵

战略问题极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说:“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增强战略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掌握战略方法,增长战略智慧,具有重大意义。

增强战略意识,就是要自觉把全局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落脚点,把全局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针对新的实际,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在战略方向上,强调抓住主题主线,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战略目标上,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移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战略布局上,强调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国际战略上,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在今天增强战略意识,最根本的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保持战略定力,就是讲原则、守底线,在事关道路、理论、制度问题上,在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发声、敢于斗争,决不拿原则作为交易,决不可犯颠覆性错误,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要有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立场和气度,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

掌握战略方法,就是自觉照辩证法办事,正确处理事关全局的各种重大关系,如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局部和局部的关系,系统和环境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重点和全面的关系,进与退和得与失的关系等等。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真正做到牢记国情又放眼世界,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反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反对任何一种形而上学片面性。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他说:“把方向、抓大事、谋大局,是‘一把手’的根本职责”,“各级党政‘一把手’要站在战略高度,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在谈到部门工作时说:各项工作都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事,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总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把自己的工作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不断提高领导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作者为原中央党校副校长)

号角激发人民成为奋进时代的主角

朱亮高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誓言豪迈,殷殷嘱咐激励斗志。冲锋号已经吹响,这集结了90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14亿多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将激发中华儿女一起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胜利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连绵不断开展全党性的主题教育,到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勠力同心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事业波澜壮阔、高歌猛进,聚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业已成为14亿多中国人奋进新时代的雄壮号角。

号角召唤初心、砥砺初心,号角催生使命、激荡使命。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前进号角吹响,激发14亿多中国人民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奋进时代的主角。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作为一名当代工人,就应担起“创造性劳动”使命,唱响“奋斗者之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将“千教万教教人成真,千育万育育做真人”的使命扛在肩上,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就要使命在肩、使命必达;作为一名政法干警,就应高擎公平公正的旗帜,扛起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白衣天使,就应履行救死扶伤的崇高天职和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实现中国梦,当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排头兵和急先锋,就应毅然决然成为自己的坚定使命和唯一选择。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壮美而崇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盛景举世瞩目。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都离不开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不懈奋斗。生命重于泰山。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非常时期和重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万众一心迎挑战,众志成城战疫情,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让我们不惧风雨,不畏艰险,汇聚砥砺初心、勇担使命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华章。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迈向由大到强的关键一年

王义桅

弹指一挥间,我们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饱含深情地说,“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即将实现,中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人类发展史的奇迹,彰显了中国之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破解千年之难题,意义更加独特。

2020年将成为中国之治转化为治理能力承前启后的年份,也可能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折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核心不在于变,而在于局,是“局之变”而非“变之局”。所谓“局之变”之“局”有三个:

一是格局崩——国际格局出现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动,西方主导的格局正在被东西方平衡的格局取代。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19年8月27日的驻外使节会议上宣称“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霸权行将终结”。标志性事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平台,是G20而不再是G7。

二是时局变——这很大程度上当然是技术的变化造成的,不只是权力的转移——存量在西方,增量在东方,还有权力的分散和权威的解构——世界去中心化、扁平化、网格化。2019年俄罗斯瓦尔代论坛主题是“新无政府状态”(New Anarchy),考验国家独立性,一些国家浑水摸鱼。

三是大局无——世界大势日益不确定,发展模式、价值多元化,经济民族主义与社会民粹主义交织。比如,2019年土耳其TRT World Forum(世界论坛)年会主题“全球化的退却”。国际关系规则在变,一些国家正在搞什么“脱钩”(体系、技术、经贸、人员脱钩),从原来的全球化相互依存,到“脱钩”或者“部分脱钩”,然后再“规锁”。规则观念在变,不再笃定全球主义、进步主义,国家主义、地缘政治在回归,民粹主义受吹捧,全球化出现逆转。

不仅国家内部在变,国际关系也在变,规则也在变。原来是大棋局,现在那个棋桌子也可能被掀翻。大变局,而不是大棋局,这是问题的关键。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告别近代,走出西方。近代以来我们的理念是顺势而为,改革开放强调国际接轨。所谓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天的世界已经没有那个势——马克龙说“西方霸权行将终结”。所以,中国不是简单地顺势、随势,而要去造势。“一带一路”就是一种造势,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造势确立一个道——超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之间的内在矛盾,实现四位一体。

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技术的创新出现新局面:一方面,类似区块链技术、万物互联模式、人工智能涌现,正削减中心-边缘体系;另一方面在工业革命转向信息革命、数字革命过程中,第一次出现非西方力量参与并引领的现象——过去技术革命都是在西方内部循环,最后皆被美国所利用。如今中国打破了这一循环,不仅成为工业革命与全球化赢家(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四分之一人类工业产值),而且参与引领信息-数字革命。

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非西方、非美国盟友、非宗教国家崛起复兴的现象,这就是中国由大到强的涵义,也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辩证判断的潜台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0年,是中国迈向由大到强的关键一年。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 北京日报 2020年0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