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政治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综述

作者:罗莹 李汶莲    发布时间:2020-04-27   
分享到 :

2019年12月1日—2日,第五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译协社科翻译委员会、暨南大学联合主办,暨南大学翻译学院承办,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翻译阐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副主任杨雪冬、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暨南大学副校长刘洁生参加了开幕式并分别致辞。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天津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深圳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等国内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一、论坛的主要特点

(一)主题突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系统论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并写入联合国多项决议。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发挥新时代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在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本次论坛的主题聚焦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翻译阐释”。

本次论坛旨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的多语种翻译和传播,就如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做好政治文献对外翻译和推动国际话语权建设进行多学科研讨。本届论坛下设四个议题,分别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阐释、翻译与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阐释与传播”、“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经验研究”等角度,为进一步加强政治文献外译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建言献策。

(二)论文质量高

本届论坛共收到近60篇论文,具有问题意识强、主题聚焦、学术水平较高等特点。

在这些文章中,关于政治文献翻译的方法、技巧和经验的研究占40%,关于我国新时代外交思想的对外传播和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经验的研究占509%,关于翻译人才的创新性培养和翻译辅助工具的应用研究占91%。

政治文献对外翻译是党的理论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翻译和研究都带有明确的政治性。与会论文围绕在翻译和传播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准确表达、生动展示和有效传播中国经验、中国故事、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何进一步构建好对外话语体系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了分析和阐发,体现了作者坚定的政治立场、较强的政治意识和较高的政治素养。

在研究中,作者们或运用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语言功能对等理论、莫娜?贝克(Mona Baker)的叙事理论,借助认知语言学视角、融通中外话语视角等分析政治文献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或借助Python等数据分析工具,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对我国大政方针和外交理念的对外传播状况进行梳理分析。与会论文普遍呈现出研究方法科学、数据来源丰富、论证逻辑严密的特点,兼具规范性、创新性、科学性与可读性。并且,这些论文的选题多来源于政治文献翻译与对外传播领域的客观实践和理论应用两大范畴,因此论文同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研讨充分

与会者们来自不同的理论研究机构,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大家在全面、深入的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分享了真知灼见,对今后各自更加深入系统地进行新时代政治文献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大有裨益。

第一,进一步廓清了对外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径;第二,形成了翻译、阐释、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网络;第三,对中央政治文献翻译的基本原则有了明晰的共识,在翻译方法和技巧方面开拓了思路;第四,对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的任务和新时代中央政治文献译者需要具备的能力体系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四)形式创新

首次纳入对谈会的形式。本届论坛新增“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对谈会,通过主持人和嘉宾对谈的方式,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翻译阐释”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对谈结束后,台下代表参与提问和答疑,与台上嘉宾进行了良好的互动。这一对谈会的举办使论坛形式变得新颖灵活,丰富了论坛内容,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将论坛研讨变得更加全面充分。

首次举办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促进从事和关注中央文献翻译与传播的同仁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更多学者积极参与中央文献翻译成果转化,吸引更多优秀论文,提升文章品质,扩大论坛影响力,本届论坛首次举办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确定了问题意识、政治方向、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评选标准,共评选产生10篇优秀论文。

二、论坛的主要观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做好政治文献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研讨过程中,大家都提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工作,多次就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和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作出指示、提出要求,这是做好政治文献翻译研究的动力和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政治文献翻译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在构建大外宣格局的新时代,中央文献翻译被赋予了参与话语体系建设的新职责,对外翻译不仅是语言工作,更是政治使命。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理念体现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为政治文献翻译工作确定了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思想共享的目标和原则。

(二)《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翻译为新时代做好最新政治文献的对外翻译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9年4月和8月,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翻译成英文、法文出版,受到了国外读者的高度关注和称赞,成为他们深入、全面、准确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我国外交方针政策的重要参考。该书的翻译团队以深刻阐释中国元素为重点,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保证了译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和传播力,为以后的政治文献翻译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文献翻译理念

“信达雅”是翻译的基本理念,政治文献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门类,也遵循这一理念,但会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文本的性质加以具体发挥。在《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严格践行了以下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确定的政治文献翻译理念。

第一是忠实性。政治文献翻译是政治性翻译,译者要有清晰明确的政治立场,要准确把握原文的精神实质,以最大可能全面呈现原文的立场、观点、风格为首要原则。要发挥译者的能动性,但不能陷入“译者中心论”。

第二是规范性。政治文献是成体系、分类别、有传承的。不同类别的文本、文本的题目、正文、注释以及文字都有严格规范和技术标准,以保证译法、形式、风格等的统一。规范性尤其体现在重要概念、术语、表述的译法传承和统一上。

第三是融通性。任何翻译都要有受众意识,政治文献翻译也不例外。在坚持“以我为主”的前提下,以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为目标,最大可能提高译文的流畅性、可读性和地道性,研究受众的阅读习惯,改进译文的呈现形式,让国外读者愿意接近、容易理解以及接受。

第四是科学性。中央文献翻译不是个体翻译,而是高度组织化的多语种集体翻译。要通过建立合理的翻译流程管理体系、翻译进度协调体系、翻译质量控制体系、翻译研讨体系、翻译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以及翻译技术应用体系等,提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来保证翻译质量的稳定。

2.坚持“以我为主”的立场阐释中国方案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为化解困扰当今世界的诸多难题创造性地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应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趋势,秉持着客观中立的立场,积极展现中国方案的世界语境,让世界听得见、听得清、听得懂、能接受中国声音。例如,在本书中,“一带一路”的英文译法从惯用的“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改为“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从英文表达效果来说,这是从国家行为到国际倡议的转变,表现出中国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

3.践行“融通中外”的原则表达中国智慧

在本书中,有大量俗语谚语、成语诗词以及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表述等。这些独特的价值精神和语言形式充分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翻译过程中需要提炼中国话语深意,构筑中国话语内核,寻求中西方文化哲学中的共同引子,找到情感上的共通和心灵上的共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一脉相承,书中多次提到“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重要理念。这些源于古代先贤们的哲学思想,与当今社会普遍倡导的“和平、和谐、多样化”其实是相一致的。单从文字上看,这些理念都是四字词语,简洁紧凑、铿锵有力,属于典型的中文表达形式。在翻译时,译者并没有过分强调译文在形式上的整齐划一,没有采取完全字字对等的直译,而是更加注重翻译的交际效果,聚焦如何突出表达这些理念的思想内核,寻求中国话语体系同世界话语体系的对接。

4.配合重要时间节点,提高外译时效性

目前,除“两会”、党代会、党的全会等重要会议的文件能够在会前或会后第一时间组织翻译并对外发布,很多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政府和领导人施政理念的文章、著作等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译介和传播。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利用本机构成立后形成的编研译一体化优势,在2018年9月出版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后,接着在2019年4月、8月分别推出英文版和法文版,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集中传播、精准传播和多样传播,为国外读者全面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我国外交方针政策提供了第一手权威资料。

(三)认真总结中央文献翻译70年发展经验,不断提升翻译的现代化水平

本届论坛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与会者在研讨中认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繁荣起来的,在过去70多年中形成了以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全国党代会文件、全国两会文件为核心的系列翻译成果,培养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多语种翻译队伍,形成了政治文献翻译的规范流程。在新的时代,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提高翻译的现代化水平,在完成新任务的过程中取得更大成就。

1.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做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根本遵循。中央文献体现了党的理论发展和治国理政实践,只有深入学习和理解党的历史和理论,才能充分发挥翻译在打造中外融通话语体系中的作用。中央文献翻译是一项集体事业,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有效整合国内优秀译者,调动国外专家的积极性,确保翻译的高质量。

2.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中央文献翻译的基本职能。中央文献翻译内容的丰富生动地反映了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调整和转移。不同时期的翻译文本成为我们向国际社会阐明自己立场、理论和政策主张的重要载体。只有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谋划组织、安排部署,才能有效地发挥中央文献翻译在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3.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中央文献翻译事业不断发展繁荣的基础。中央文献翻译人才是在大量翻译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具有政治可靠、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特质。在党的关怀下,经过几代文献翻译人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套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一支主要语种齐备、业务骨干稳定的翻译队伍。

4.要弘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文献翻译精神

精神是支撑中央文献翻译事业发展的动力。中央文献翻译工作不仅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作为集体项目,还需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更需要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秉持“勇于创新”的精神。每一个翻译项目的完成、每一部翻译成果的面世都凝结着这种精神,展现着这种精神。

5.要重视翻译管理

管理是中央文献翻译质量的保证。文献翻译从来都是集体创作,依靠团队的力量完成。在翻译过程中要坚持“目标统一、原则统一、重要概念术语统一、进度统一、风格统一”。各语种负责人既是译文的最后把关者,也是整个翻译流程的管理者、不同译者关系的协调者,因此要合理分工,发挥每个译者的优势,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优秀译者要将个人的才能有机地融入翻译工作之中。经过长期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翻译工作流程和权责分明的项目管理模式。

6.要坚持开放的态度

开放是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活力之源。在中央文献翻译的不同时代,都有高水平的外国专家参与翻译工作,确保了译文的地道可读。国内相关机构的通力合作和高水平译者的参与壮大了对外翻译队伍。翻译与研究的有机互动,提升了译者的综合能力,加快了翻译成果的传播和转化。翻译技术的应用,使中央文献翻译事业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了人才培养和成长方式。

三、对于做好新时代政治文献对外翻译的建议

“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已经举办了五届。在过去五年中,与会者对于政治文献翻译的基本内容、价值理念、原则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共识,推动了国内翻译界对于政治文献翻译的认识,引领着国内的政治文献翻译研究,推动了多学科的参与对话。大家对于新时代进一步做好政治文献对外翻译和传播也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建议。

(一)加强翻译工作的顶层设计,完善网络化沟通协调机制

要构建中文编写组与外文翻译组的有效沟通机制,提供权威的中文解读。政治话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但受制于个体的知识构架不完整、信息有局限等因素,译者对于翻译项目的了解可能十分有限和零散。在一些翻译项目开始前,可以请文件、报告或著作的起草者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就中文文本对译者进行背景和内容的梳理与讲解,并在翻译过程中建立便捷畅通的答疑机制,从而提升译者的理解力和阐释力,避免碎片化翻译。甚至可以请经验丰富的外文翻译定稿人参与中文文本的起草过程,在文稿的形成过程中从外译外宣的角度提供合理化建议,进而使文本具有更高的可译性和可传播性。

形成多语种间的定期交流机制,尽量保持口径一致。英文以其突出的覆盖面、关注度和影响力,成为各语种看齐的标杆。在准确理解中文的前提下,以英文作为重要参考,保持与英文的一致性是较为有效的思路和方式。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作为保障,力求不同语种之间在中文理解和外文处理思路上的一致。

(二)科学区分内宣与外宣,推动外宣产品和途径的多样化

外宣与内宣在传播规律、传播势位、传播受众、传播定位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不可简单照搬。一些政府文件、文献资料或领导人著作作为党员干部的学习材料或者国内宣传材料,具有鲜明的内宣特色,有些内容并没有必要或者不适合用于对外宣传,有些表述方式并不易于被国外受众接受和理解,如果不加摘选和调整地直接拿来进行对外翻译与传播,则可能毫无效果,甚至容易触发舆论反感。

新时代需要精准外宣,不必要搞各语种齐步走,也不必要搞全部内容一刀切。应该在经过慎重调研和评估之后,根据对象国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核心内容,提炼最精辟的政策精神,并根据对象国的语言特点适当调整外文版本的表述方式,尽量给国外受众提供兼备准确性和可读性的用于了解中国大政方针和发展经验的参考资料。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英、法译本为例,为适应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外文版在中文版基础上增加了注释、索引、缩略语等内容,达到了良好的译介效果。

政治文献对外译介不应局限于单纯的文本翻译,应鼓励进行产品和途径多样化的尝试。例如,针对政治文献的外译核心译本推出相应的解读版、要点版、插图版、动漫版等衍生产品,提升受众阅读兴趣。此外,可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应用程序(APP)等灵活多样的途径增强传播效果。

(三)注重外宣效果反馈及回溯研究,形成倒逼机制

翻译的最本质属性是跨文化交际。完成翻译并不是最终目的,翻译成果能够进入国际社会,传递信息,被国外读者理解和接受,并产生影响,才能最终实现翻译成果的价值。因此,翻译成果是否得到有效的推介,推介出去之后是否被国际社会所认同,是否收到了理想的宣传效果,这些才是评价翻译好坏的标尺。

国内目前针对翻译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如何准确转化内容这一方面,而探索国际社会对我国政治话语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实证研究却很少。为适应新时代传播的特点和要求,要从国家形象“自塑”和“他塑”两个维度加强译介成果传播路径、受众接受度、译文质量评价等方面的跟踪研究,厘清现阶段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传播的优势和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最终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强化话语体系建设。

政治文献是一种针对特殊人群书写的类型文献,其对外传播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对象国的政治家、党派人士、社会精英和学术研究人员等。因此,我们在考量政治文献对外传播效果时,应该锁定这一特殊群体,而不能按照大众文学作品的传播效果评价标准来衡量政治文献的传播和接受效果。

(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翻译力量不足是政治文献翻译工作中的突出矛盾。政治文献翻译任务重、时间紧、彼此交叉,但受编制限制,常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此外,人员流失、年龄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培养乏力、人员待遇不高等因素也是制约翻译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使政治文献翻译事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方式。

设立专门人才培养项目,培养中青年业务骨干。可参考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培养翻译人才项目,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工作需求,探索更多培养方式,多渠道、多形式、有计划地选派翻译人员,特别是优秀的年轻翻译人才出国留学、进修、访问、调研,提升其语言水平和业务能力。

加强翻译辅助技术培训,提高译员综合能力。政治文献翻译是高度组织化的集体翻译活动,对高效有序的团队协作有着较高要求,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例如,SDL 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提供强大的项目全过程管理功能和全内容一键式查询功能,加强对翻译项目负责人和其他参与人员的翻译辅助技术培训,将大大提升整体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构建外部人才网络,调动社会优势力量。政治文献翻译机构应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合作,吸收青年教师深度参与翻译项目。通过这些工作,既可扩大政治文献翻译的社会影响,又可发掘一批热爱政治文献翻译事业、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译者,壮大政治文献翻译人才队伍。

建立人才“蓄水池”,科学储备后备力量。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支持下,天津外国语大学已启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人才培养项目,致力于培养一批家国情怀浓、国际视野宽、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高层次翻译专业博士人才,为政治文献翻译储备高水平的后备力量。有关外宣单位和高校应着眼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罗莹、李汶莲: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