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编译局五次修订《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作者:张远航    发布时间:2020-07-13   
分享到 :

中国共产党有组织地、系统地编译马列著作,可以上溯到延安时期。1938年5月5日,在马克思诞辰120周年之际,党中央在延安成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简称马列学院)。马列学院下设两个部,一个是干部培训部,另一个是专门负责翻译和编辑马列主义著作的编译部,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张闻天担任院长并兼任编译部主任。马列学院编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丛书》10卷本、《列宁选集》20卷本中的大部分卷册,以及《斯大林选集》5卷本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1941年5月,马列学院改为马列研究院,不再设翻译部。1943年5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由毛泽东提议并亲自审订的《关于一九四三年翻译工作的决定》,指出,“为提高高级干部理论学习,许多马恩列斯的著作必须重新校阅。”中央决定何凯丰、博古、洛甫、杨尚昆、师哲、许之桢、赵毅敏等同志组成翻译校阅委员会,继续组织翻译工作者编译马恩列斯的著作,重新校阅马恩列斯著作的中译本。

194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在驻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东柏坡村设立《斯大林全集》翻译组,着手翻译斯大林著作。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共中央宣传部成立《斯大林全集》翻译室(以下简称翻译室),其任务主要是翻译《斯大林全集》。1949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外文翻译机构的决定》,就成立外文翻译机构、训练外文翻译人才、俄文干部的调查登记等问题作出规定。1949年6月,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成立了中央俄文编译局,师哲兼任中央俄文编译局局长。中央俄文编译局的主要任务是“担任口译、笔译,并主持俄文人才之训练调查与分配等项事宜”,另外还承担将中共中央各部委收到的苏共中央文件及资料翻译成中文等工作。在三年多时间内,中央俄文编译局为党中央翻译了大量苏共文件,还将《毛泽东选集》译成了俄文,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译成了中文,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阅读学习、探索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需求。1953年1月29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中共中央关于成立马恩列斯编译局与撤销中央俄文编译局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央决定将中央俄文编译局与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合并,并以此二单位为基础成立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其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部著作。”中央编译局的成立,标志着党长期领导和不断推进的马列著作编译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此前曾在延安马列学院工作的何锡麟、张仲实等也调入了中央编译局工作。

一、中央编译局修订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中央编译局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编译“三大全集”,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1956年12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1卷正式出版,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此后加快了编译速度。另外,中央编译局还审校了一批此前曾出版过的马恩著作单行本、合集等。如在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选》(1954—1955年版)中译文基础上,重新编译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由谢唯真最后审定,于1958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选收入的《共产党宣言》以1949年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百周年纪念版中译本以及1954年“文选”中的《共产党宣言》译本为蓝本,作了部分改动。同年8月,中央编译局编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收入的《共产党宣言》与“文选”中的《共产党宣言》为同一版本。

中央编译局第1次修订的中译本,1959年8月版

1959年8月,人民出版社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共产党宣言》正文和1949年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百周年纪念版中译本中所包含的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7篇序言,重新进行排版,出版了包括7篇序言在内的单行本,版权页标注为“1959年8月第5版”。该版本在北京、陕西、辽宁、重庆、湖北、上海等地多次重印,封面有马克思、恩格斯头像,脚注含18条“编者注”、4条“恩格斯1890年德文加的注”、3条“恩格斯加的注”、1条“译者注”和8条“恩格斯1888年英文版上加的注”,此外还有5条尾注。

这一版本在译词、语句以及结构体例等方面进行了修订:一是关于编辑技术的变化,用横排代替了竖排,此前在竖排排版中使用的汉语数字转化阿拉伯数字,如“一八七二年”转为“1872年”;二是此前文中用外文表达的一些专有名词,统一用汉译名代替,如用“红色共和党人”代替“Red Republican”,用“社会主义者”代替“Le Socialiste”,等等;三是译词和语句的变化,正文中的译词和语句进行了较大修订,如用更加简练的“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代替“迄今存在过的一切社会底历史”,用西方语式中的“行会师傅”代替汉语中的“行东”一词,用释义更全面的“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代替“废除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制”,等等;四是在正文之后,增加了5条尾注,即“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劳动价格”、“法国正统主义者”、“青年英国”、“改革报”的解释与说明。

可见,此次修订不仅适应了时代语境的变化,对体现《宣言》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了更加细致的校订,有利于更加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一些语式的表达、语气词的使用、译词的准确性,都需要提高;一些关键性语句的思想内容没有在译文中充分表现出来。

二、中央编译局修订的第二个《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第二次修订是在中苏关系恶化,国内开展社会主义教育,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背景下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倡导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熟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书籍,探索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1964年5月出版的大字本                                中央编译局第2次修订的中译本,1964年9月版

在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共产党坚决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坚决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团结。根据形势需要,毛泽东提出中高级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列原著,他在1963年5月批示的文件中提出,“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963年7月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召集中央编译局局长许立群等人,提出出版一批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供干部阅读,并印一部分大字本。此后不久,由中央编译局参与拟定的包括《共产党宣言》等在内的30册“干部选读马恩列斯著作目录”,最后报毛泽东审定。在1963年7月11日召开的宣传教育工作部门负责人会上,毛泽东要求“要有大字本,译文要校对一下”。毛泽东甚至特别嘱咐印制要“大字,线状,分册”,可见在这次中苏论战的情况下,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学习运用的重视程度。

当然,这一背景产生的新版《共产党宣言》,并非简单地“校对一下”,而是一次彻底地重新翻译。这一版版本,是中央编译局依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荻茨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文第4卷刊出的《共产党宣言》原文,并参考了1888年由塞米尔·穆尔翻译并经恩格斯校订的英文版、1885年由劳拉·拉法格(马克思的二女儿)翻译并经恩格斯校阅的法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1版和第2版中的译文,以及陈望道、成仿吾徐冰、博古的译本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中谢唯真校订的译文,以集体校订、集体定稿的方式,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卷中的《共产党宣言》译文进行的全面修订。

本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序言除英文版序言是根据苏联外国文书籍局1958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英文版第1卷中的英文原文校译外,其他6篇序言都是根据荻茨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单行本译校的。注释(尾注)共29条,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有关各卷的注释编译的。该版本最早于1964年5月由上海印刷四厂承印,为16开大字本,版权标注为“1964年5月北京第1版、1964年5月上海第1此印刷”。同年9月,北京、上海两地还印制了32开的版本,版权页标注为“1964年9月第6版”。

1965年至1966年,中央编译局编译完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4卷,但未正式出版,收入选集第1卷的《共产党宣言》的译文作了两方面的修订:一是将报刊、书籍的名称都用了书名号,如用《红色共和党人》代替“红色共和党人”等;二是将尾注从5条增加到29条。1967年,人民出版社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地印制了这一版本的单行本,1969年曾内部印制发行该版本的《选集》。

1970年12月,毛泽东作出关于“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和“这几年应当特别注意宣传马列”的指示。1971年3月至7月,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召开。周恩来在会上多次讲话,着重谈了马恩列斯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出版工作。他指出,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还要加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并强调说:“水有源,树有根,毛泽东思想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根,不能割断根”。周恩来还特别指示,要尽快重编出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列宁选集》两个4卷本,并陆续出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关于出版工作座谈会的报告》,经周恩来亲自修改,又经毛泽东圈阅同意后作为中央(1971)43号文件于1971年8月13日下发到各地执行。文件明确要求:“要把出版马恩列斯著作、毛主席著作放在首位。”1972年,全国出版工作逐步恢复,此前中央编译局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正式出版。

《共产党宣言》这一版本的单行本印次多,发行量巨大,几乎各省市人民出版社都组织印刷过,如1971年2月至1976年1月《共产党宣言》单行本由上海市印刷四厂印制16次;在北京,由北京市新华新华印刷厂、体育报社印刷厂、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刷厂、北京市印刷厂一厂等8家印刷厂印制近50次,其中,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刷厂从1967年3月至1974年1月共印制25次。在四川,从1971年4月至1973年7月,由四川新华印刷厂印制10次,共276万册。在湖南,从1971年12月至1975年3月印制8次,共191万册。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也曾在北京、江苏、辽宁、吉林等地多次翻译《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中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译词、译句,在这一版本中被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如用“共产主义的幽灵”代替此前版本的“共产主义的怪影”,用“消灭阶级对立”代替“消灭阶级矛盾”,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代替此前版本的“代替那存在着各种阶级以及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三、中央编译局修订的第三个《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第三次修订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党校复校、组建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开设科学社会主义课程的背景下产生的。1977年5月,中共中央同意中央党校成立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等机构。在复校筹备过程中,中央党校把教材建设放在重要地位,组建了选编教材小组。当时主持中央党校工作的胡耀邦亲自指导编辑了一套《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共100多万字,分四册,分别为“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部分”“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党的学说部分”。其中,“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是中央党校组建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后所编的第一本教材。

中央编译局第3次修订的中译本,1992年3月版

中央编译局承担了《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共产党宣言》在内的大部分马列著作译文的重新校订工作。该版《共产党宣言》是在1964年9月版本,以及1972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收录的《共产党宣言》译本的基础上的重新审校的。首版于1978年10月,作为“内部发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北京新华印刷厂印制,包括了精装本和平装本两种。此外,该版本还在上海、沈阳等地的党校机构同时内部出版。1986年,中央党校附设函授学院翻印了该版本,制成16开大字本。此外,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以该版本为蓝本,译成了维吾尔文,由民族出版社印制成“内部发行”版。

1990年,人民出版社将该版本作为“青年文库”之一出版,版权页标注为“1990年8月第7版”,即1949年第一版以来的第7版。该版本1992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标注为“第2版”的单行本,印制5万多册,作为“国家教委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装备用书”。此外,河南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9月重印该版本。

这一修订版本的主要特征是:一是译词的变化。该版本用词更加准确,更符合原文的最初意义。如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用“某些地方”替代“个别地方”;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用“著作界”代替“文坛上”,用“农场主的中小土地所有制”代替“农场主的中小型地产”;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用“公墓”代替“坟场”;在正文第四部分倒数第二段,用“民主党派之间的团结和协议”代替“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等等;二是语式的变化。用更加符合现代表达方式的语句代替此前版本的语句,如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用“关于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派的态度问题所提出的意见(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替代前一版本的“关于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派的态度问题所提出的意见(第四章)虽然大体上至今还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而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所彻底扫除了,所以这些意见在时间方面毕竟是过时了”;在正文第一部分开篇的第一句,用“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代替“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等等。三是注释的变化。删减了原来的第14条“新的丹麦文译本”、第21条“1852年11月科伦共产党人被判刑”、第26条“革命的遗嘱执行人”;将第19条尾注,改为文中的“编者注”;尾注从29条增加到44条,并对此前的29条注释内容进行了修订,使指向更加明确。

四、中央编译局修订的第四个《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中央编译局在1985年完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的编译工作后,虽然还处于翻译、修订《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的关键阶段,又开始积极推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的编译工作。从1986年7月中央正式批准第2版的编译方案至1995年,共有19个卷册即第1、2、3、4、8、10、11、12、13、14、15、16、17、21、25、30、31、32、43,几乎同时进行编辑、译校工作,并在1995年出版了第1、11、32卷。

中央编译局第4次修订的中译本,1997年8月版

在进行全集第二版编译工作的同时,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需要,中央编译局从1992年底开始,着手推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的重新校订工作。此次修订依据的版本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德文版、英文版以及个别著作的单行本。该版本查考核实了原译文所依据的旧版本中的讹误,纠正了由此引起的误译之处以及由于理解不准确而造成的错误和疏漏。并对各卷注释加以审核、订正和增删,给每一篇文献加题注,对人名索引进行认真修订,人物小传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准确。新修订的《共产党宣言》仍编入《选集》第1卷,新版译文更加通顺、流畅,修辞和表达更加规范、完善,各种重要概念和术语的译名也更加准确、统一。

1997年8月,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标注为“第3版”,至2006年12月,共印12次。修订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译词的修订。如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将《共产党宣言》英译本第一个译者名称译为“海伦·麦克法林”,代替此前版本的“艾琳·麦克法林”,将尾注第18条“斯旺西代表大会”改译为“斯温西代表大会”,等等;二是根据现代编辑要求,将部分阿拉伯数字代替前版本的汉语数字,如用“25年来”代替“二十五年来”;“60年代初”代替“六十年代初”,“至少12个”代替“至少十二个”,等等;三是注释的修订。增加了第14条、第22条和第35条尾注,并对每条注释内容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完善、丰富。四是书尾增加了人名索引,这是新版本增加的内容,涉及书中提到的共32名人物。

五、中央编译局修订的第五个《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2004年1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决定重新审核和修订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重点著作的译文。中央编译局参与了中央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承担对经典作家重点著作的译文进行审核和修订工作。经过校订的《共产党宣言》译文编入2009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卷本第2卷,此后又编入2012年9月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

中央编译局第5次修订的中译本,2014年12月版

党的十八大后,由于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单行本需求增大,中央编译局还编辑出版了一套“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库”,《共产党宣言》的首个单行本2014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标注为“第1版”,至2018年5月,该版本共印17次,发行量达130多万册。《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此次修订,在形式、结构等方面的主要变化包括:一是附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重要文献,包括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重要论述摘编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二是增加了“编辑说明”和“编者引言”和注释和人名索引;三是使用了多幅与《共产党宣言》有关的插图:《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文第1版封面、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油画、《共产党宣言》手稿以及1920年8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书名错印为《共党产宣言》)。在内容方面,修订了少量的译词以及标点符号,基本没有对大段语句进行调整,如将“1872年德文序言”中的“把这个思想发挥得更加完备”改为“对这个思想作了更详细的阐述”,将正文序言中的“佛拉芒文”改为“弗拉芒文”,将正文第四部分“小市民”改为“小资产阶级”,等等。2018年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该版本还作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版”系列图书出版。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修订的历史,浓缩了新中国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工作的艰辛历程。透过这项史无前例的工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翻译家群体,他们不辱使命、创建功业,用心血筑就经典著作编译事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系统、完整、坚实的文本基础,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思想源泉,在新中国思想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来源: 《传记文学》2020年第7期(总第3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