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坚守改革的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底线重要论述研究

作者:高长武    发布时间:2020-08-13   
分享到 :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我国改革的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历程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毫无疑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都要毫不动摇地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把改革进行到底。那么,既然如此,是不是就意味着改革就没有任何底线,什么都要不停地改呢?把改革进行到底的“底”与改革底线的“底”是不是一回事?改革为什么会有底线?改革的底线在哪里、有哪些?突破改革底线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可以说,改革的底线问题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而是关系重大的大是大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把握和处理,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因此,对这一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弄明白、说清楚,不能语焉不详、糊里糊涂。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可以对这些问题作出一些认识和回答。

一、改革是有底线的

那种认为改革不应有什么底线、主张什么都要改的论调,常拿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论断说事:“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对这个两个论断的曲解。

实际上,这两个论断主要是从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上讲的,强调的是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这里的“底”与改革底线的“底”并不是一回事。关于上述两个论断的主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进行过明确阐释。他着重从三个层面进行了阐释:一是“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必须“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二是“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不断总结改革新经验,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三是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从特定意义上说的:“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些论述为我们深刻理解上述两个论断的内涵提供了基本视角和主要指向。

其一,从实践发展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变化之中,而同时世界又是可以被认识的,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努力掌握世间万物的内在规律,并运用它改造世界;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实践决定着认识,人们的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实践—认识—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世界的永恒发展变化决定了人类实践的永无止境,实践发展的永无止境决定了解放思想的永无止境。具体到我国的改革,从本质上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一项伟大社会实践,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社会实践和解放思想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改革也就是永无止境的,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下去。

其二,从矛盾运动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永恒发展变化根源于时时处处存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作为客观世界的组成部分也充满着形形色色的矛盾,人们正是在不断应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把社会推向前进的;在形形色色的矛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演进,推动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及其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主动顺应和正确运用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不符合生产力现状和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适应不配套的部分和环节,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进步,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然而,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因此,以为改革可以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是不切实际的天真幻想,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随着实践的推进和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相应地把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即改革的工作持续进行下去。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两个论断是有特定指向的,不能泛化理解,更不能将之曲解为改革不能有什么底线。

实际上,关于改革有没有底线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是十分明确的。他指出:“要正确推进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怎么改、改什么,有我们的政治原则和底线,要有政治定力。”他还针对那些说“中国的改革是不全面不彻底的改革”的论调指出:这是曲解我们的改革,实际上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历来是全面改革。我们的改革在某些方面、某个时期,快一点、慢一点是有点,但不能笼统说中国改革在某个方面滞后,更不能说成是不改革。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我们决不能跟在一些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邯郸学步,要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我国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以我为主,从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应该改又能够改的坚决改,不应改的坚决守住。这些论述可谓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不仅明确指出我国改革是有底线的,而且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坚决守住改革的底线。

一般来讲,底线就是事物和事情发生根本变化的临界线、警戒线,越过了这个线,事物和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变化,就会使事物本身和人们所做的事情违背既定的目标,向着事与愿违甚至南辕北撤的方向发展。具体到我国的改革而言,所谓改革的底线,就是确保我国改革的本来性质不发生变化、主要目的不发生偏离、正确方向不发生偏向的警戒线、临界线。也就是说,改革的性质、目的和方向决定着改革底线。因此,要弄清楚改革的底线,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我国改革的本来性质、主要目的和正确方向。

二、改革的性质、目的、方向决定改革的底线

早在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在擘画改革开放宏伟蓝图时,就对我国改革的性质、目的和方向作了明确的阐释。他指出:什么是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同时也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不可能一建立就完美无缺,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更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所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这就是我国的改革。革命是解放社会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我国改革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党长期探索和积累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和阐释。他指出:在改革方向问题上,我们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要搞其他什么主义”;一些人“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是不改革。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于形形色色的“改革药方”,我们要看清实质、辨明是非、不为所惑。

综合分析这些论述可见,我国改革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关键词展开的,这就是“社会主义”。无论是改革的性质,还是目的和方向,都是紧扣“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我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向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贴近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的性质、目的和方向,就决定了改革绝不是要否定、脱离、抛弃社会主义制度,把社会主义制度改弱、改掉、改垮,改向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而是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个根本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或阻碍和束缚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或者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部分和环节,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先进性优越性以及生机活力得到更充分地体现和发挥,从而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说,我们进行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好、不先进、不优越、不管用,而是要使它更好、更先进、更优越、更管用;不是要改旗易帜走邪路,而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走正道,让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结出新的硕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概括的:我们的改革开放必须勇于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因而改革开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

总之,我国改革的性质、目的、方向决定了无论怎么改、改什么,都不能削弱和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致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这就深刻地标明了改革的底线所在。

三、改革的底线到底有哪些

那么,具体来讲,改革的底线到底有哪些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从不同侧面作过许多论述和阐释。综合起来看,这些论述主要从三个具体层面对我国改革要坚持的底线作了概括和阐释。

其一,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层面看。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一论断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关键因素就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在改革中要始终注意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改革底线。

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具体内容有哪些?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八个必须”对此作出过回答,即: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这些基本原则规定和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如果丢掉和抛弃了这些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就会受到根本影响,社会主义也就不能成其为社会主义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虽然它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反映当今时代特征,但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这也就决定了其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保证我国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具体到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能够突出反映和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必然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法治体系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必须坚持”,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具体展开和进一步阐述。所有这些能够体现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内容的制度、经验,都是应该在今后的改革中注意坚持的,只有坚持了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社会主义,而“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

其二,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的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进改革,目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要搞其他什么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那么,怎样才能保障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呢?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如下几点:一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生命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深入总结我国改革的实践历程,可以得出一条重要经验,这就是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特别注意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而这也是我国改革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在。二是坚持“最核心的一条不能偏离”。推进改革的目的不是改弦易张,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在这两点上丧失底线、发生偏离,就违背了改革的初衷,就南辕北辙了。三是坚持“三个不能变”。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四是坚持“一个根本尺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并不是毫无依据、随意而为的,而是有明确的衡量尺度的,这个根本的尺度和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符合这个总目标、该改的、能改的就坚决改,否则就坚决不改。

其三,从蹄疾步稳推进我国各个领域具体改革的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都提出了许多应该坚守的底线。比如,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关于农村改革,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要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能把国有企业搞小了、搞垮了、搞没了;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注意完善和落实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更好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凡是符合正确政治方向和这“三个更好”要求的、应该改又能够改的,就要坚决改,而凡是不符合正确政治方向和“三个更好”要求的、不应该改的,就决不能改;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强调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无论怎么改,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绝对不能变的。这些具体领域改革层面的底线,与前面所述改革全局层面的底线本质上是统一的,是相维相系、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我国改革的底线。

通过对上述论述进行梳理分析,可以把我国改革要坚持的最核心的底线归结为四条: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长期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这一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逐渐形成的历史结论,也是中国人民经过反复比较而作出的郑重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保证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和命脉所在,是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所在。如果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这些道理已经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历程所证明和检验。

二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和实践的行动指南。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也就会丧失理想信念、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就会蜕化变质、丧失先进性,就会失去指引、走向迷途,也就不可能承担起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伟业就会归于失败。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制度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的根本文化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根本社会治理制度,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军事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各领域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并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这些制度和做法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出特点和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文化一起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行不通的,更是有害的。这是历史的启示、实践的经验。

四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人民是我们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执政最坚实的根基,也是最大的底气。如果淡忘群众观点、丧失群众立场、违背群众路线、漠视群众利益、疏离群众感情,党就会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从而丧失力量,各项事业和工作就会走向失败。因此,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为民解难题、做实事,做到改革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之所以说上述这四条是不能突破、必须坚守的核心底线,是因为它们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是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凝练而深刻指出的:“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没有了这些,就是无本之木。我们整个道路、理论、制度的逻辑关系就在这里。”“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

四、突破和放弃改革底线就会引发严重政治风险

突破和放弃改革底线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呢?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问题看得很重、思考得很深。他反复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一旦出现就无可挽回、无法弥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而如果突破改革底线,偏离正确方向,就是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就会诱发重大政治风险,带来无可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的深刻论断。

从理论上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辩证统一关系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生产关系则会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或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束缚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通过“保护自己”或“排斥异己”的方式巩固、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经济基础,通过调控和管理经济社会活动和秩序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形态。这一基本原理为我们理解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和坚守改革底线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如果僵化保守、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死守着已经不合时宜的旧的体制机制,那么,生产力就会以自己的方式去突破束缚、寻求新的能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我们就会被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所抛弃。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在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物中,也就或多或少地迅速地发生大变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不改革开放就会死路一条。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就决定了我们可以通过改革也就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当然,这种反作用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取决于改革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恰当、是不是符合实际。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的恰当的、正确的改革,就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经济基础;否则,就会束缚和破坏生产力、损害和侵蚀经济基础,特别是当一种新生的先进的社会制度虽然一时存在一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但从总体和长远来看是有利于也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时,推进改革尤其要稳妥慎重,要在深刻把握改革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

具体到我国的改革而言,之所以要牢牢坚守改革底线,特别是前述四条核心底线,其深刻道理也就在这里。这四条底线之所以是必须牢牢坚守的核心底线,主要是由于它们在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中的位置和作用。其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和执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它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思想上层建筑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属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范畴,也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中每一个方面的制度都很重要,特别是所有制关系和政权组织形式尤为重要,前者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也决定着社会产品的分配形式,而后者是统治阶级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实现自己的统治的形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本质上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范畴,这一价值取向的实现需要政治上层建筑以及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中的一系列制度来保障,同时这一价值取向的核心要义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属于生产力中的劳动者范畴,而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可以说,这四条底线事关当代中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有序运动和稳步发展。因此,如果突破和抛弃了这四条底线,当代中国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成了空壳以致分崩离析,不仅不会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还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和倒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

从理论上分析道理是这样,结合实践来看道理更是如此。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表明,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而把它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和本本,不顾客观实际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不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而墨守成规,不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社会治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和长处,这样封闭僵化的老路是走不通的。同样,实践经验也表明,脱离正确方向地盲目无序地推进改革,毫无原则地突破和抛弃底线地推进改革,就会走向改旗易帜的邪路,造成无可挽回的灾难性后果。毋庸置疑,我国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和辉煌成就,但改革历程“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曲折,但由于方向正确、驾驭得当,有了问题能及时纠正,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如果在改革中我们没能排除各种错误的干扰,坚定不移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遭遇严重危机甚至断送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付出巨大牺牲才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

在这一方面,苏联的例子尤其能给我们以警醒。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改革,突破和抛弃了改革的底线,违背和丢掉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上多元化。苏共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而代之以违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新思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二是政治上西方化。以西方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以西方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三是经济上私有化。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有效控制。四是价值取向上脱离群众化。苏联改革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和根本利益,维护某些特权阶层的利益,迎合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的掌声,鼓吹空洞的抽象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民不仅不能从改革中获益,反而深受其害,生活水平不断降低。五是人民军队建设上推行非党化、非政治化,放弃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可以说,这些改革举措每一条都突破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应该坚守的底线。正因如此,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这样的改革就瓦解了苏联的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基础、群众基础、党对军队的领导权,加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推波助澜,苏联亡党亡国也就不可避免了。这其中的教训值得我们牢牢记取啊!

五、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是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这是我多次强调底线思维的根本含义。”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在改革中如果突破和抛弃改革底线,不仅不会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反而会引起各种重大政治风险,包括冲击和破坏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社会大局稳定等,而这些风险一旦得不到及时有效化解,进而就会诱发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后果不堪设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坚守改革的底线,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因此,坚守改革底线所涉事大,不可不察,不可小视。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和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的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弄清楚并始终牢记和坚守改革的底线,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立场、原则,不断提高政治能力,研判分析改革发展形势要注意把握政治因素,筹划推动改革发展工作要注意落实政治要求,处理解决改革发展问题要注意防范政治风险,既要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斗志,又要有坚守改革底线的政治鉴别力和战略定力,把将改革进行到底与坚守改革底线、不断改革创新与坚定制度自信有机统一起来,蹄疾步稳地全面深化改革!

(作者高长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毛泽东研究》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