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知识问答(251-300)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5   
分享到 :

25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答: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252.毛泽东在哪篇著作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答: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5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目标是什么?

答:毛泽东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254.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中普遍贯彻执行了什么原则?

答:“三三制”原则。

255.何谓“三三制”原则?

答:“三三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权政策。根据“三三制”原则,抗日根据地政府人员的构成上,应由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256.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原失守以前,八路军主要是以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友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太原失守以后,八路军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实现了在山西的战略展开;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兵,向河北、豫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

257.由共产党领导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是哪个?

答: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冀西阜平召开。会议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宋劭文为主任委员,胡仁奎为副主任委员。这是敌后由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

258.1939年1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了什么施政纲领?

答:《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该纲领规定在边区实行坚持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全边区人民与党派,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收复一切失地而战的彻底的民族主义;发扬民主政治,采用直接、普遍、平等、不记名的选举,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政治机构,增强人民之自治能力的彻底的民权主义;确定私人财产所有权,保护边区人民由土地改革所得之利益;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及其他可能开办之工业,发展边区商业,以改善人民生活的彻底的民生主义。

259.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是什么?

答: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虽然仍声言要“坚持抗战到底”,但却把对付共产党问题作为重要议题,制定了“溶共”、“防共”和“限共”的方针。蒋介石在会上说:“对中共是要斗争的,不好怕它。”对中共“应采取不打它,但也不迁就它,现在对它要严正—管束—教训—保育—现在要溶共—不要容共。它如能取消共产主义我们就容纳它”。这次全会的决议表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主要注意力已逐步由对外转向对内,对抗日的态度日趋消极,而对人民抗日运动的限制则日益加强。

260.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是怎么去世的?

答:1938年初,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一支医疗队于来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伤员,培养了大批医疗卫生骨干。1939年10月25日至12月8日,在日军向晋察冀北岳区进行的冬季大“扫荡”中,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医生,在抢救八路军伤员时感染中毒,不幸于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病逝,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61.白求恩逝世后,毛泽东写了什么文章?

答:白求恩逝世后,中共中央发出唁电,毛泽东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颂扬他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26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任院长是谁?

答:柯棣华。印度人,著名医生,国际主义战士。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1942年12月9日因病在河北唐县逝世,年仅32岁。

263.柯棣华逝世后,毛泽东题写了什么挽联?

答:毛泽东的挽词称:“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264.1940年2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规定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什么?

答:1940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规定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粉碎敌人的“扫荡”,坚持游击战争,打退投降派和顽固派的进攻,将华北、华中连接起来,建设民主的抗日根据地,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时局好转。

265.1940年4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山西黎城提出了巩固与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哪三大任务?

答:1940年4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山西黎城召开太行、太岳、冀南地区的高级干部会议(即黎城会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领导人杨尚昆、彭德怀、李大章,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委、太行军政委员会书记邓小平等参加会议。会议根据中央的指示,结合华北的实际,总结抗战两年多以来的工作,讨论形势、任务和策略等问题,提出了巩固与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党、建军、建政”三大任务。会议要求各地做好反“扫荡”的准备工作,为发展和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而努力奋斗。

266.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分裂“磨擦”行径,中共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

答:针对蒋介石集团既动摇妥协又不敢公开放弃抗日,既积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国共合作的两面态度,共产党采取革命的两面政策,即一方面坚持团结合作,帮助和推动国民党进步,使局势向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对其妥协动摇和倒行逆施进行坚决的斗争,以斗争求团结。对于国民党军队向根据地的进攻,共产党及人民军队依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站在严正自卫的立场上予以反击,决不轻言让步。

267.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哪种战争形式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形态?

答: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这就在战略上造成对日、伪重点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从抗战的全局来看,就构成了与正面战场相对应,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的,独立的广大的敌后战场。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形态。

268.敌后根据地敌我斗争的中心内容及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是什么?

答:日本侵略者为了恢复和确保占领地区的治安,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作为日、伪军进攻的主要对象。它们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实行严密的封锁,切断它同外界的经济联系,同时加强军事进攻。日军进攻的重点是华北。日军在华北制定“治安肃正计划”,实行以铁路为链、公路为环、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封锁、分割、蚕食根据地,不时地集中兵力对根据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疯狂“扫荡”。从1938年11月到1940年底,仅华北地区日军出动千人以上的大规模“扫荡”就有109次,使用兵力总计50万人以上。因此,“扫荡”和反“扫荡”是敌后根据地敌我斗争的中心内容,反“扫荡”成为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

269.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战役是哪一次?

答:百团大战。百团大战也是在国际法西斯侵略气焰极度嚣张、中国抗战面临严峻考验的关键时刻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行动。

270.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

答:1940年夏,日本乘德国军队在欧洲迅速推进,英、美无力东顾的机会,一面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一面加强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企图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除去其南进的后顾之忧。1940年8月,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打破其“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投降的危险,华北八路军(不含山东)所属部队乘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随着战役的展开,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故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以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它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并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遏制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的作用。

271.“八女投江”女战士、杨靖宇、赵尚志等人所在的部队,是中共领导的哪支敌后抗日武装?

答:东北抗日联军。

272.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如何?

答: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仅牵制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而且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并使人民抗日力量在战斗中成长壮大起来。从全国抗战开始到194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大发展的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由抗战开始时的5万多人发展到50万人,此外还有大量地方武装和民兵。除陕甘宁边区外,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建立了16块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包括游击区)共拥有近1亿人口,成为全国抗战的重心。

273.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根本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毛泽东指出,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对于党内在策略问题上的片面观点和由此而来的“左”右摇摆,必须从历史上和目前党的政策的变化和发展上,作全面的了解,方能克服。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大革命后期,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而在土地革命后期,则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这两个极端,都使党和革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二者的辩证关系在于,“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274.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提出的对国内各阶级相互关系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就是要放手发动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抗日斗争和民主运动,放手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地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到全国;争取中间势力,主要是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这三部分人。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中间势力包括了国民党中的多数党员,中央军中的多数军官,多数的杂牌军军官,各抗日小党派等;孤立顽固势力,主要是孤立抗战阵营内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他们的代表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275.抗日根据地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答: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它既与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相区别,也与工农民主专政不同。它是经过民主选举和按照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

276.1939年1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什么反共方针?

答: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的方针。

277.1940年2月21日,日军大本营决定以什么为代号诱降国民党?

答:“桐工作”。1939年6月,日本决定利用英、法、美急于对日妥协的时机,对国民党发动新的诱降攻势。11月下旬,日军中国派遣军成立“香港机关”,寻找与国民党接触的途径。在多次与国民党方面接触的基础上,认定国民党有妥协的意向后,决定实施代号为“桐工作”的诱降计划。

278.1940年6月,国共双方重庆谈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为维护团结抗日的局面,力争国共长期合作,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叶剑英为代表,于1940年6月在重庆同国民党代表何应钦、白崇禧举行谈判。谈判的内容是:要求国民党进一步解决中共的合法地位问题;承认陕甘宁边区问题;八路军、新四军的扩编问题;作战区域的划分问题。其中,谈判的中心是作战地区的划分问题。

279.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是什么?

答:1941年1月4日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往长江以北,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部队英勇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1月17日,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称将把叶挺交付“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一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

280.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向国民党提出了什么质问和抗议?

答:1941年1月,周恩来为皖南事变向国民党提出质问和抗议,并打电话怒斥何应钦说:“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并在《新华日报》刊登“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281.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什么地方重新成立?

答: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新成立。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全军扩编为7个师、1个独立旅,共计9万余人。

282.1941年新四军军部重新成立后的战略任务是什么?

答:1941年2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进一步明确新四军的战略任务是:打破敌顽夹击,着重巩固陇海铁路以南、长江以北、津浦铁路以东的基本根据地,并大力经营苏南,发展皖中和鄂豫边区的游击战争。

283.“刘老庄连”是怎么来的?

答:1943年3月,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名指战员,在江苏淮阴以北刘老庄遭受日、伪军数千人合围,苦战竟日,全部壮烈牺牲。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撰文表彰:“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反“扫荡”结束后,第7旅重新组建第4连,并命名该连为“刘老庄连”。

284.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简称飞虎队)是由谁组建的?

答:1941年4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命令,批准美国退役军人可以加入由陈纳德组建的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简称飞虎队),以帮助中国空军同日军作战。

285.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了什么条约?

答:1941年4月13日,苏联为了缓和对日关系,避免在遭德军进攻时东西两面受敌,与日本订立《苏日中立条约》。条约特别宣称:“苏联须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害。中国政府声明,此条约对中国绝对无效。

286.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都有谁?

答:在敌后军民艰苦抗战中,涌现出成千上万的民族英雄。

1941年9月25日,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葛振林,为了掩护党政领导机关和群众的转移,面对敌3500余人进攻,主动把敌人吸引到悬崖绝壁,据险抵抗,毙伤敌90余人。在打完最后一粒子弹后,他们毅然跳崖,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287.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为什么要实行精兵简政政策?

答:1941年12月,中共中央接受党外人士李鼎铭等的建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在精兵方面,要求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加强整训,提高战斗力。在简政方面,要求切实整顿各级政权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反对官僚主义。指示还具体规定各根据地脱离生产的人员只能占总人口的3%,其中军队系统人员占2%,党政民系统人员占1%。实行精兵简政,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解决了机构庞大和受到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缺乏足够承受力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克服财政经济严重困难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以精简的干部加强基层,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并为培训干部、积蓄力量提供了条件。

288.精兵简政政策是由谁提出的?

答:1941年11月,由党外人士李鼎铭等首先提出。

289.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伪军采取了什么政策?

答:伪军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收买和组织起来的汉奸武装。开展政治攻势,分化瓦解伪军,争取伪军反正,对削弱和消灭敌人的力量,壮大人民抗战力量,坚持敌后抗战,具有重大意义。1941年8月4日,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敌伪军伪组织的工作决定》指出:“使日寇不能扩大伪军与巩固伪军,对已组织成的伪军加紧争取工作以便在将来必要时与对我有利时实行反正,现时应争取对我帮助及不坚决反对我们,这是对伪军伪组织的总方针。”8月17日,中央军委又发出《关于对伪军政策问题的指示》,强调“伪军中两面派分子事实上是存在的,也是必然会有的,我们应当承认两面派的地位,控制它,使它不完全倒在敌人方面来反对我,这是很必要的认识”。

290.1942年5月,日本开始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通常被称为什么?

答:“五一”大“扫荡”。

291.何谓“北疃惨案”?

答:1942年5月,日军对冀中进行残酷的大“扫荡”。5月27日,千余日军进攻定县东北的北疃村。抗日游击队击退日军数次进攻后全部进入地道,日军向地道内施放毒气,毒杀抗日军民800余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北疃惨案”,对中国人民又欠下了一笔血债。“北疃惨案”激起了全国各界的强烈愤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6月26日发出通电,控诉日军的暴行,指出这是“旷古未有的对人民大屠杀,更加证明日本法西斯已将世界的公理、公法、正义的最后藩篱,毁弃无余”。

292.中共在反“蚕食”斗争中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942年5月4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联合发出《关于反对敌人“蚕食”政策的指示》,提出对反“蚕食”斗争的基本方针,即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发挥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把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隐蔽斗争与公开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全面的对敌斗争。

293.太平洋战争是何时爆发的?

答: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本南方军和海军联合舰队按照日本御前会议批准的南进作战计划,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同时进攻东南亚和香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29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宣言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第二天,中共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宣言指出:“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呼吁:“中国与英美及其他抗日诸友邦缔结军事同盟,实行配合作战,同时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这对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295.中国政府于哪天正式对日、德、意法西斯国家宣战?

答: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林森在对日本宣战布告中,特别提出废除与日本之间的一切条约、协定、合同等。同时对德、意宣战。

296.中国政府对日宣战文告的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对日宣战全文如下:“日本军阀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中国政府屡经声明者也。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强暴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297.中国战区何时成立?

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鉴于中国战场在对日作战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一致同意设立中国战区。1942年1月3日,正式成立了中国战区,统一指挥中国及越南、泰国等同盟国的对日作战。

298.反轴心国中国战区陆空军最高统帅是谁?

答:1942年1月3日,同盟国决定:反轴心国盟国最高区域统帅部及西南太平洋区统帅部已组成,中国战区(包括越南、泰国等)陆空军最高统帅由蒋介石担任。1月5日,蒋介石就任中国战区最高司令。

29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首任参谋长是谁?

答:史迪威。美国政府应蒋介石的要求,派史迪威为驻中、印、缅美军司令,并兼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罗斯福总统的代表。史迪威于1942年3月上旬到达重庆。他来华的任务是:作为美国政府代表,参加同盟国监督美国援华物资的分配和使用;指挥在华美军及蒋介石拨交的中国军队;控制在中国境内的滇缅公路。

300.中国战区成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确定了什么作战指导方针?

答:中国战区成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确定其作战指导方针是:“在指导战略上,仍采取持久战略,并力求打通国际交通线,俾大力接受外援,藉以充实战力,准备尔后之总反攻。”这个战略方针,成为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对日军实行防御作战和派出远征军支援盟军作战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