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吉林红色资源 创新抓好“四史”教育

作者:穆占一    发布时间:2020-08-26   
分享到 :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指出:“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段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切实把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提高工作成效的具体行动。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学习“四史”中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吉林考察,并多次强调,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不断开拓前进的智慧与力量。总书记在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时深刻指出:“要让14亿人民、9000多万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很好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创业难,守业更难,我们一定要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作为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党史部门要深刻认识职能作用的特殊性、重要性,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见实效。

(一)在深入学习上走在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清醒剂和营养剂。党史部门是记史、留史、存史、写史机构,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既是政治任务又是业务工作。要把学习“四史”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结合起来、贯通起来,抓精髓、抓根本、抓要点,主动学、反复学、持久学,坚持研读与思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学习和研究水平,切实增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在宣传阐释上作表率。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忠诚践行者,党史部门不仅要当好“四史”学习的先行军,更要成为宣传贯彻的排头兵。通过分众化、精准化设计,采取生动灵活的传播方式推动“四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新时代e支部、党史微信公众要、党史网站、党史刊物等平台载体开辟学习专栏,针对党员干部学习“四史”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做好专业辅导。综合运用报告会、座谈会、图片展等方式,交流学习成果,巩固学习成效,营造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攻坚决心的浓厚氛围。

(三)在学用结合上见实效。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更要学以致用。党史部门要把学到的思想理论、形成的观念认识付诸具体实践,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及时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保存工作,为编写大事记和专题汇编做好史料准备。要把学习“四史”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党史工作主责主业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工作布局和思路,切实提高党史研究、党史宣传教育、党史纪念活动、党史资料征集、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科学化水平,使党史工作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挖掘好利用好红色吉林宝贵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踏上红色革命圣地,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总书记这次吉林之行,走进四平战役纪念馆、空军航空大学、一汽集团,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红色情怀。吉林省是一片饱经革命烽火洗礼的红色热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东北抗联的重要战斗地区,解放战争主战场,抗美援朝重要后方基地,共和国机械制造业基地、文教科研基地、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多年来,吉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懈探索、接续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党史部门要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一)摸清红色家底。“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遍布全省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鲜活教材。准确掌握本级行政区域内革命遗址基本情况,对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大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要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等信息资料进行认真核查,明确现状,提出具体的保护利用规划,是“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前提,也是充分拓展红色资源辐射面,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的关键环节。

(二)提炼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空军航空大学时强调,铭记光荣历史,把东北老航校精神发扬光大。红色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的血脉灵魂。近百年来,白山松水熔铸而成的东北抗联精神、杨靖宇精神、东北民主联军精神、老航校精神等“红色吉林精神群”既是时代的鲜明坐标,又是永恒的价值追求。深入研究红色吉林精神的丰富内涵与宝贵特质,深刻阐释其历史和时代意义,努力当好红色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是党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激发红色动能。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吉林时“要用吉林光荣的革命历史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凝聚正能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系统推进,紧紧围绕讲好吉林党史故事,持续释放“红动吉林”品牌影响力,着力促进文化力向经济力转变,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报国志,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汇聚力量。

三、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奋力开创新时代吉林党史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对吉林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推进新时代吉林党史工作确立了新坐标、指明了新方向。

(一)深化党史研究,聚焦优势资源,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党史部门要一以贯之地把党史研究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好,持续推动党史基本著作编写,稳步推进编年史、专门史、断代史、党史普及读物的研究编写,认真总结吉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等开展专题研究,力求推出一批质量好、水平高、权威性强的研究成果;用好党史资源,努力强化服务现实的功能,为党委决策提供党史咨询服务。

(二)把牢正确方向,创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宣教新格局。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需要有筋骨、有温度、接地气的党史文化作品。党史部门要按照“小切口 大格局 正能量 易传播”的思路让研究成果真正“活”起来。认真研究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接受能力的特点,用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方式激发受众延伸阅读需求,推动宣教工作走深走实。要充分发挥党史部门以及党校、行政学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对热心党史事业的老同志这“三支队伍”的主力军作用,切实激发从事党史题材创作的文艺工作者组成的“第四支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资源、人员、力量使用上加强协同,使研究成果发挥最大效用。

(三)强化作风导向,加强队伍建设,为党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关键靠人才。吉林党史事业有着光荣传统和优异成绩,以“红色理论家”郑德荣为代表的党史前辈为全省党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批研究成果走在全国前列。吉林党史事业接续发展,需要充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党史工作者的务实作风、优良学风和严谨文风,依托战略合作、学会、研究会等平台,积极开展交流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壮大研究力量,通过重点项目、重要课题实现以老带新、以研促学,加快对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时代吉林党史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原载《吉林日报》2020年8月26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