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逻辑及其新表现

作者: 杨龙波 季正聚    发布时间:2020-10-14   
分享到 :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流变逻辑  苏共垮台

内容提要:历史虚无主义不是线形单向的发展逻辑,它在否定资本主义中萌芽、在否定社会主义中形成。历史虚无主义是苏联剧变和苏共垮台的重要催化剂。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方式更为隐蔽。它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在文学创作领域,它以娱乐化的方式丑化党的领袖,戏说人民英雄,为反面历史人物翻案;在日常生活领域,它以新媒体为手段,虚构个体历史记忆,消解国家民族历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判,要善于用法律手段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对人民英雄的诋毁,同时运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这样才能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危害。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历史虚无主义已经连续十年被人民网评为“年度十大社会思潮”。在新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历史虚无主义以更为隐蔽和“软性”的传播方式和渗透手段出现在社会文化生活各个领域,对其危害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本文力图进一步厘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发生脉络、流变逻辑,揭示其当下的新表现,剖析其危害性。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流变

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流变,指的是它随着时间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作为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它不是线形单向的发展逻辑,而是随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一)历史虚无主义在否定资本主义中萌芽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这一时代的特征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谈到的那样:“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①资本主义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原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将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出的工商业与作为传统产业的农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割裂,造成现代与传统之间的断裂。面对这样的发展逻辑,以尼采、海德格尔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开始质疑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物化特征,反思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颂扬非理性主义的作用,从而出现否定资产阶级的倾向。

西方文化语境中并没有“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用来反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最早使用“虚无主义”一词的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他在1799年《给费希特的信》中批评康德哲学必定会陷入虚无主义。之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父与子》中塑造了巴扎罗夫式的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这一词语逐渐被大家熟知。对虚无主义真正进行深刻论述的西方哲学家是尼采和海德格尔。尼采明确而深入地论述了虚无主义,他用“上帝死了”揭露了西方虚无主义的事实,认为虚无主义是对最高价值和理想的废黜;而海德格尔则以“存在是存在着的存在”使存在论虚无主义在对意义的整体拒绝中获得界定,从而使历史领域产生了严重的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开始萌芽。

在历史上,虚无主义集中表现在对待传统文化遗产不作具体分析地全盘否定,这种对事物不作具体分析,无原则地、任意地否定一切的思想倾向和社会思潮,蕴含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核,是虚无主义在历史观上的现实表现形式,体现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结局,反对的是资本主义本身。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这种萌芽“从其本质上来看,毋宁说,虚无主义乃是欧洲历史的基本运动。这种基本运动表明这样一种思想深度,即,它的展开只还能引起世界灾难。虚无主义乃是被拉入现代之权力范围中的全球诸民族的世界历史性的运动”②。

(二)历史虚无主义在否定社会主义中形成

学者赵曜、马龙闪等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最早出现在苏联,是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催化剂。历史虚无主义由原来否定资本主义转向否定社会主义。

在苏联解体以前,戈尔巴乔夫提出“民主化”和“公开化”,批判和否定斯大林,否定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甚至否定卫国战争中党的领导作用。当时,苏联很多文章将矛头对准苏共及其历史,最终将矛头指向人民,提出要与“不光彩的历史彻底告别”③。这些文章还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歪曲、否定苏共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了苏共党内外的思想混乱,也为国外敌对势力分化苏联、瓦解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可乘之机。习近平在谈到苏联解体时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④

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当时,国际上出现了“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等错误观点,一股否定一切革命、鼓吹改良的历史相对主义在欧美史学界泛起。由此,一些历史学家开始攻击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否定十月革命所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鼓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历史虚无主义成为西方反共势力的意识形态工具。

(三)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产生和重新泛起的时间,学界尚无统一的看法。按照笔者的理解,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屡受挫败,山河破碎,一些人失去了文化自信。20世纪20年代,一股激进的全盘否定自己的思潮产生,主张“全盘西化”。在30年代初东西方文化论战期间,当时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否定民族文化的“全盘西化”相联系,其典型代表是陈序经的“一刀断根”论和胡适的中国“百事不如人”论,他们认为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割断和抛弃一切传统文化,实行“全盘西化”,一切照搬西方的道路。这一时期,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通用。民族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特殊表现形式,反映了近代中国一些人为拯救民族危亡、自强图存的民族主义情怀。“文化大革命”期间,否定传统文化、打碎一切的思潮盛极一时。

“历史虚无主义”一词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对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正确研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特定的政治概念。⑤这一阶段,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主要是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否定传统文化的极“左”路线。陈云在对“四人帮”的极“左”路线进行批判时第一次使用了“历史虚无主义”一词:“闭目不理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书,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⑥

改革开放以后,历史虚无主义的矛头转向对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评价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从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走向“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东欧剧变以后,一些人以反思“文化大革命”为名,逐渐掀起了持续不断的“非毛化”思潮,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走向“纠正社会主义”,认为中国不该“过早地搞社会主义”,而应该让资本主义充分地发展,所谓“一切的社会主义历史都是不存在的、是错误”。此外,历史虚无主义者还从诋毁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发展到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到贬损和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从刻意渲染中国人的落后性,发展到否定5000年中华文明;等等。⑦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已经发展为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错误思潮。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新表现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得到有效遏制,但并未偃旗息鼓,而是从赤裸裸的硬性攻击转向柔性渗透,依托文艺作品、凭借网络平台进行表达,从学术研究走向日常生活,从专业知识分子走向普通大众,浸润了多个领域,呈现出多种新特征。这种转向模糊了它固有的政治主旨和价值取向,隐蔽了其实质,其软性和隐性的特点给研判和辨析工作带来了难度。

(一)转向学术研究领域,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常以“学术研究”“理论创新”等名义,通过所谓“反思历史结论”“创新中国近代史研究”,用学术化的语言,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进行重新评价和研究,模糊学术问题和非学术问题之间的标准,营造“无关政治”“无关意识形态”的假象,企图迷惑人心。

第一,“虚无”马克思主义学说。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重新“研究”历史的幌子,把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历史认识体系当做教条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来批判,并提出“马克思主义也是历史虚无主义”“资本主义终结历史论”“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历史发展规律不过是基督教的历史图式”等论调,⑧反诬马克思主义是“极端的历史虚无主义”。其实,这种论调不过是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旧调重弹。熟知波普尔的学者都了解,当时他的这种攻击有着十分鲜明的政治指向,连他本人也毫不隐瞒,这个观点在其《历史主义的贫困》一书中可窥得一二。他在题词中写道:本书为“纪念各种信仰的或各个国家或各种族的无数男女,他们在历史定命的无情规律之下沦为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受难者”⑨。特定的批评不能代替一般的批判,这不过是企图通过“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和攻击。

第二,以偏概全的逻辑研究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中,一些人通过对一些过去受到批判的历史人物如李鸿章等的研究,发现他们也曾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以此就推断得出李鸿章等人是近代历史的“民族英雄”这样的“创新结论”。这类滥用史料分析法、以微观层次的细节解释宏观层次的历史进程,或者局限于用某一类特征分析和阐释各种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做法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违背了学术创新应该遵守的诚信原则。此外,为了得出与预设的研究目标相一致的结论,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就重点论证符合结论的事例和片段,甚至扩大证据使用范围,以得出预设结论。例如,为了拔高民国的评价地位以达到贬损中国革命的目标,他们就大力渲染民国时期大学的学术自由、国民党对大学教授的尊重和优待,而对国民党控制高校、残害进步学者和学生只字不提……这类颠倒是非、歪曲历史的现象,都是虚无主义的最新表现。

(二)转向文学创作领域,以娱乐化的方式,丑化党的领袖,戏说人民英雄,为反面历史人物翻案

历史虚无主义采用符合大众心理和娱乐习惯的文化消费形式,不顾历史真实而随意编排杜撰,把核心观点转化为夺人眼球的通俗文字或感性的艺术形象,通过影视作品、通俗小说和网络段子等文艺表现方式,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蒙蔽,其价值和问题指向变得更为隐晦,难以辨别。

第一,绞尽脑汁挖掘反面历史人物的“文化细胞”。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文化为突破口,深挖如西北军阀马步芳、汉奸汪精卫等“历史罪人”身上所谓的“文艺细胞”,给人一种“原来他还有这种才能”的认知形象。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描绘下,马步芳被美化为“环保先驱”“抗日英雄”,汪精卫更是被塑造成文学修养出众、书法艺术了不得的“艺术家”,其书法作品也被拍出高价。历史虚无主义者还在网上发布汪精卫的书法作品,并称“人品与作品无关”,这种做法缺乏最起码的民族道德底线,缺乏美与丑、善与恶的基本标准,值得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者对马步芳、汪精卫的罪恶只字不提,妄图将其美化为对文化事业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模糊了价值观和是非观。

第二,千方百计攻击党的领袖和人民英雄。历史虚无主义在虚无中国革命史时,习惯于利用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念节点,把主要目标锁定在党的领袖和人民英雄上。以各种低俗的文化创作抹黑人民英雄,是历史虚无主义文艺形态的重要形式。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雄人物成为肆意“搞笑”的谈资,成了可供消遣的素材,相关的搞笑微电影、段子、网络文章层出不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托尼·赛奇(Anthony Saich)认为,一些人对毛泽东的肆意丑化已经超越了一个民族应有的理智界限,如果一味地否认或者试图清除毛泽东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只会给中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⑩

(三)转向日常生活领域,以新媒体为传播手段,虚构个体历史记忆,消解国家民族历史

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传播系统。(11)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大众媒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渗透到各类社交软件和垂直平台,用更为隐秘的方式快速传播;同时,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所谓“开启秘密日记”、普通人回忆口述和人物传记等方式,将其核心观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第一,与热点话题相结合,消费普通民众。为了吸引眼球、获得关注,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者炮制《请刘胡兰离我的孩子远点》的家长来信,信中借家长之口称,学校开展学习刘胡兰的活动给孩子“种下了血腥、残忍和仇恨种子”(12)。这封信通过QQ、微博、微信等广泛热传,将刘胡兰这一对人民有着真挚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的革命英雄,歪曲成是对儿童有着不良示范效应的人物。这封信一经网络发酵传播,形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历史虚无主义者还利用新媒体“流量为王”的特点,一改过去长篇大论、系统化的论述方式,以现实生活中的浅显例子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特定的似是而非的、别有用心的逻辑推理后,“以小见大”,使一些碎片化的、片面的叙述和论点得以迅速流传,形成舆论场,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载体。网络上流传的诬陷、编造赖宁等小英雄“为了出风头、拜把子”等故事就是典型。

第二,强化普通人的口述,以替代国家记忆。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文艺作品、回忆录、访谈等形式,聚焦普通人的生活,以个体的记忆重构历史的细节,以此来误导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例如,根据《蒋介石日记》中的某些心理描述,就妄图“改写中国近现代史”;根据一些普通人的回忆录,就将饱受列强欺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民国形容成“值得缅怀”“充满人情味”的“温柔之乡”;根据极小部分人对“大跃进”“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主观口述,就将改革开放前30年描绘成新中国的整体面貌……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出版了大批历史回忆录、日记、人物访谈录和历史杂谈等书籍,一些电视台和网站也开辟了“讲述”之类的栏目。在一些人士鼓噪和媒体炒作下,这些书籍成为图书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书目,相关电台和网站节目也广受关注;同时,它们还被赋予“历史的阐释权”,被定义为历史真相的证据、重评历史的标尺。这类碎片化的自述史文章,虽然有一定的审美、叙事和娱乐价值,但不少内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片面地描述普通人生活的艰辛,并以此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克服

历史无法再现,历史的认知具有相对性。但是,历史的认知仍具有客观真理性,历史事实是无法抹杀的。历史虚无主义忽视客观历史事实,否定历史发展进程,随意歪曲历史真相,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错误,揭露其危害性,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处理和解决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的根本方法和途径。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完全是以主观意志、主观想象和主观臆断为逻辑起点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实质上,它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对客观历史事实“拆解”“摧毁”“重构”等,使历史成为“稍纵即逝”的、没有内在联系的事件和简单推理,得出了诸如“反封建革命不如改良”“帝国主义侵略有功”等奇谈怪论,这些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历史唯心主义时强调,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历史不是作为‘源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的”(13)。作为历史研究者,只有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才能真正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历史观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样我们才能坚持用正确的历史观来认识和研究历史、党史国史,用科学的历史理论厚植和发展正确的历史观。

第二,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判。应该说,近些年来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批判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多种表现形态,隐蔽性非常强,不仅对普通民众具有迷惑性,而且会对一些知识分子产生影响,导致其在学术问题与非学术问题上把握不准。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还要准确研判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不同性质的问题,研究历史虚无主义在不同人群中的影响表现以及不同性质问题的关联与转化等。例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14)同时,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技术等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范围、对象、程度及其变动趋势等进行研判,加强对其理论观点、史料运用、叙述方式、社会心理基础的精细分析,加强对其中不同性质问题的辨识,把握其传播特点及发展变动的趋势,为有效扼制这一思潮的蔓延提供学理支撑。

第三,善于用法律手段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对人民英雄的诋毁。英雄是标注民族精神的一个刻度,构成了一个民族追求正义、向往崇高的价值底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丑化诋毁英雄人物的行为,不仅亵渎了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乃至献出生命的英雄,也扰乱了人们对英雄的正确认知,触碰了人民群众的情感底线,挑战了社会的正义良知。因此,采取法律手段来禁止、查处诋毁英雄的行为,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必然要求。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规定,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法治化的方式保护英雄烈士,一方面回应了社会关切,另一方面有力地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丑化英雄烈士的恶劣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群众也积极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英雄人物。“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的后人葛长生、宋福宝,革命烈士邱少云胞弟邱少华等,开启了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诋毁英雄的先例,进一步遏制了诋毁英雄势头的蔓延,有效减轻了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第四,运用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5)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欺骗人、能够蛊惑人心,正是利用了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历史知识欠缺、不了解历史真相这一弱点。为此,我们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推动历史知识通俗化、社会化,加强对历史尤其是党史知识的认知。一方面,将读者感兴趣的历史故事和发人深思的历史知识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让人民群众更容易获得有益的启发;另一方面,应利用重大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读书报会、故事会和红歌会等,及时推介一些具有说服力的历史研究成果,全面、立体和真实地叙述好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崛起的史实。我们不仅要挖掘“和而不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文化精神,也要生动展现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和刘胡兰等仁人志士的鲜活的革命事迹,还要讲好当今时代英雄和中国普通群众的日常故事。只有坚定不移地为人民群众传达出真实的历史和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才能将虚无主义从历史的“避难所”中驱除出去,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2009年版第34-35页。

②[德]《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72页。

③[俄]利加乔夫《戈尔巴乔夫之谜》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29页。

⑤李方祥《“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特定的政治概念——基于党的文献的历史考察》,载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1期。

⑥《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页。

⑦《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性——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梁柱》,载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⑧张海鹏、龚云《马克思主义岂是历史虚无主义》,载于《求是》2015年第10期。

⑨[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9页。

⑩[美]托尼·赛奇《否定“毛主席”是当代中国困局的症结》,参见搜狐网

(11)[美]马克·波斯特《互联网怎么了?》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页。

(12)周人杰《让英雄之光照亮孩子们的星空》,载于2017年6月1日《人民日报》。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009年版第544页。

(1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参见《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9页。

(15)《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185页。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京)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