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的若干思考

作者:穆兆勇    发布时间:2021-08-05   
分享到 :

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命题,党的政治建设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既是一个需要回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更好为现实服务的历史研究课题,也是一个事关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使党始终过硬的重大现实问题。这决定了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必须把理论研究、历史总结和实践探索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相应地,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即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党的建设学科体系框架下,努力构建一个基于党的建设实践、面前未来的党的政治建设研究的学术体系,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学术依托和学理支撑。需要看到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不仅使这一学术体系的构建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且提出了内在的迫切需要,具备了可能条件。

一、问题提出的依据和基础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这进一步指明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路径和目标。党的政治建设重大命题,正是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新观点和新理论。这是提出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的基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着重从政治上建设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解决党内各种问题,深化了着重从政治上建设党的重要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重大问题,引领和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深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命题并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统领性地位,作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的重大部署,既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又指明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原则、着力点和实践路径。党的政治建设重大命题的提出及原则方法的进一步明确,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一贯强调和坚持的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思想和原则作出的新总结、新概括、新表达,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党的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作出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近代以来的学术发展史表明,一种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确立,往往就是一门新学科的诞生。”【2】与我们党的这一重大理论贡献相适应,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的学术体系,不仅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抓住根本、推动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发展、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在理论上的深化、实践上的发展和学术研究上的探索积累,形成了以理论创新发展为引领的相互辉映、相互促进的局面,不仅使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成为可能,而且为构建这一学术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理论深化和实践发展来看,党的十九大后党的政治建设从过去注重在政治上建设党进入到一个全党自觉按照新要求新部署大力加强和推进的新阶段,并取得新的成就。这种新阶段和新成就的标志,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理论认识的深化上。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比如,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18年1月11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2018年6月29日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9年3月1日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2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等,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途径方法等作出深刻阐述,特别是提出了讲政治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政治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理论指导。二是体现在实践的加强上。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党中央先后颁布实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党内重要法规和重大决策,都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部署安排,构建起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党内制度体系,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和统领性地位不断巩固,全党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成效不断显现。其中,2019年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的集大成,标志着党的政治建设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从学术研究上的深化来看,党的十八大后“政治生活”“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文化”“政治生态”“政治能力”等概念成为党的建设话语体系的热词。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更是成为党的建设话语体系中最具特色、使命频率极高的概念。党的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在学术研究上也得到充分体现。十九大后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相关问题成为党建、党史和党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2021年3月31日,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2018-2021年的学术期刊、报纸、国内会议、博硕论文库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篇名查询,共得到1302条结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关键词查询共有2104条结果;限定 CSSCI 刊物,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关键词查询共有279篇学术论文。由此可以看出,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持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的研究,不仅需要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加大有关理论、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更需要从构建研究学术体系的高度下功夫,以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

二、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对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的重大原创性贡献,也有人认为这没有什么新东西,马克思主义“老祖宗”早已讲过,我们党在历史上也是一直这样做的。要看到,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正如1979年邓小平在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时指出的:“大家都知道,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3】P165但需要看到的是,如同邓小平把我们党在思想政治方面一贯坚持的原则归纳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一样,习近平总书记把我们党一直强调和坚持的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思想和原则作出新总结新概括新表达,同样是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邓小平当年在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还有过两段重要论述,对如何深化认识、如何坚持和发展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精神和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精神,重温40多年前邓小平的这两段重要论述,可以从认识论上、方法论上为努力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提供有益启示和指导。

第一段论述,是邓小平在指出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的同时,对思想理论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他指出:“但是这些原则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却都有新的意义,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这样才能够教育全国人民,全国青年,全国工人,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也才能够说服那些向今天的中国寻求真理的人们。” 【3】P179-180深入领会邓小平这一重要论述,对于今天认识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深化研究有这样三点启示: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在新时代具有全新的重大意义,需要全党特别是理论工作者不断深化对这一新的重大理论意义的认识。正如2018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的:“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是有深远考虑的,也是有充分理论和实践依据的。”【4】第二,对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思想和原则,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和途径方法,需要理论工作者按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5】,“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努力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以更好地揭示党的政治建设的规律,更好地为党的政治建设服务,使我们党自身始终过硬。第三,从我们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思想原则、伟大成就、宝贵经验中,深入挖掘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我们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密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以此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为世界政党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提供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和方案。

第二段论述,是邓小平在对思想理论工作提出任务要求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这是一项十分重大任务,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这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3】P180这一重要论述对于今天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的研究,同样具有重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意义。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坚强领导核心,同样“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同样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要在看到党的政治建设重要性的同时,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第一,要看到推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的深化发展,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双重任务,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二,要看到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科学工作。深入学习领会和宣传贯彻我们党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和部署要求,是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但如果仅仅把的研究工作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关论述和党的精神的宣传阐释上,停留在“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上,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5】贯彻这一要求,必须把理论研究、历史总结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党的初心使命,紧密联系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紧密联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紧密联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中心任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强化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拿出符合时代要求和实际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这也正是笔者认为需要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的学术体系的原因和依据所在。

三、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

学术界一般认为,“成熟、独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通常是区分学科最重要的标志。”【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为核心,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已经初步形成,这为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提供了核心要素和行动指南。需要看到的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新的重大命题。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部署要求,提出和确定的时间还比较短,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领域的研究相比较,无论是在历史经验的总结、理论的研究、实践的探索上,还是研究方法的丰富上,都还有很大空间,还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其一,党的政治建设研究领域涉及大量的概念,如何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作出科学界定,是构建这一学术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般认为,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是构成一个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基本知识单位。对一个成熟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来说,既有核心概念、基本概念,又有一般概念和专门用语或术语,并各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通过相互联系和区别,形成明确的逻辑结构。从概念术语来看,党的政治建设研究领域涉及的概念术语之多,大大超过了党的其他方面建设,其中《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使用的就有69个【6】。因此,明确这些概念、术语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逻辑关系,是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比如,深入研究党的政治建设,首要的是对“政治”这一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政治”这个使用广泛、涵盖范围广泛的概念,政治学界从不同角度作出了界定。其中,杨光斌在《政治学导论》一书中介绍了关于“政治”的六种认识和界定,强调“政治”是一个时代性和语境性的概念;沈文莉、方卿从概念历史变迁的角度,在《政治学原理》一书中探讨了古代中国、古希腊、中世纪欧洲和现代国家的“政治”,介绍了现代政治科学中关于“政治”的五种代表性表述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政治”概念的四种基本界定;周淑真在《政党政治学》一书中还对“政党政治”的概念作出诠释。对党的政治建设来说,特别需要明确“政治”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语境中的特定内涵。以此类推,“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我们党特有的概念,同样是需要明确的核心概念。对这一核心概念,目前党的文献还没有作出明确表述,不少专家学者对此作出了较大努力。分析研判这些研究成果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可以清晰看出,以201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颁布为界限,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党的十九大到《意见》出台之前,学术界的界定主要是按照十九大报告相关部署展开的;《意见》颁布后的界定,则以《意见》为依据,视野更加开阔、内涵上更加清晰,呈现出研究不断深化的特点。但对这一概念内涵和外延作出的界定和界定的方法仍有待商榷和探索,需要进一步萃取提炼升华,使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边界更加清晰,表述更加简洁明快、言简意赅,以利于广大党员干部领会把握其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

再如,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使用的69个概念术语,除核心概念外,哪些是基本概念,哪些是一般概念,哪些是专门用语,其内涵外延及相互关系又如何?对此,已有学者作了区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基本范畴”的角度,把《意见》中的69个概念术语划分为三次层次、六类。三个层次为性质宗旨、道路方向、建设实践;六类为:性质宗旨类、道路方向类、政治领导类、政治关系类、政治保障类、政治文化类,并把后四类归于建设实践层次【6】;第二种是从“体系框架建构”的角度,把这69个概念术语梳理概括为三个层面:思想意义上的理论概念、实践意义上的要求、工作意义上的任务【7】。这两种区分,为我们提供了思路方法的启示,但也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从党的文献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来分析,在“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核心概念之下,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和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能力、政治生态等概念,无疑应是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的基本概念。深入研究这些基本概念的历史演进轨迹,深入研究和明确这些基本概念内涵外延、相互之间及它们与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党的政治建设研究的学术范畴体系、话语体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在基础理论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二,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有哪些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各项建设之间是什么关系?坚持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统领性地位作用在实践上有哪些要求?这是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前提和基础仍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同时又需要在历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其中,深入考察我们党一百年来加强政治建设的历史实践,无疑是深入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规律和特点的一把钥匙。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目前,从历史角度考察党的政治建设的学术成果,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百年历史为视角开展的研究;第二类是围绕改革开放40、新中国成立70年和某一历史时期开展的研究;第三类是围绕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相关思想实践开展的研究;第四类是围绕党的政治建设的某一个方面,如党的政治领导、党的政治生态建设、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等进行的历史考察和经验总结。在此四类学术成果中,有一些是带有开创性,质量相对较高,但也存在内容重复、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的问题。因此,从总体上看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增加和提升。

究其原因,如前所述,党的政治建设重大命题提出的时间还比较短,学术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尚需要一段时间。同时还要看到,深入研究党的政治建设自身的历史实践,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个有难度的大课题。之所以说是大题目,是因为从理论和实践来看,讲政治伴随我们党发展历程的始终,党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系统的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思想原则和举措,既有宝贵的成功经验,也有特定时期的深刻教训。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并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加强和推动自身建设的历史。之所以说是有难度的大课题,一方面,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因为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在党的建设中发挥着引领带动的重大作用,贯穿和体现在党的其他建设的方方面面,从历史角度考察党的政治建设的特点、成就和经验教训,把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的关系梳理清楚,深入挖掘、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提升,是很不容易的。另一方面,从具体的思想原则和举措来看,它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提出并不断完善发展的,深入挖掘这些具体思想原则和举措的历史背景、发展完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弄清楚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可以保证这些思想原则和举措切实发挥作用,进一步明确它们在当今时代的内涵和意义,也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总之,这样一个大题目、大课题,为深入把握党的政治建设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研究方法上,对于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其三,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发挥统领作用,不是一句空洞的标语口号,也不是一般性要求,离不开具体方法和途径来落实,离不开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作保障。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建立健全哪些体制和机制,如何确保这些体制机制落到实处?党的其他方面的建设如何体现和贯彻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统领性的地位作用?这些问题也是构架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把握。

同时,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核心要求是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其他各项建设之中,但党的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具体有哪些?需要作出具体梳理;具体到党的每一项建设、具体到不同的地区和领域、不同的组织层级,又该在具体工作如何贯彻落实这些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如何把这些在一般党员干部看来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要求,进一步细化、具体化、生动化,使之既要求明确、抓住要害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够真正变成可以操作的规范?这也是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现实需要来看则是更为紧迫的任务。

综上可以看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不是一项轻轻松松就能实现和完成的重大课题,需要学术界和党务工作者作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按照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原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也应遵循这样的方向、目标和原则。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深入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对党的政治建设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解决理论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该领域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打通构架学术体系的逻辑关系。

其次,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党的政治建设自身来看,要以“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概念为核心,深入研究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和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能力、政治生态及其相互关系,而这几个方面又分别包含了若干重要内容,构成了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要看到,这个整体不是孤立的,它又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因此,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不能脱离党的建设这个整体的研究,必须在党的建设学科体系之下来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的学术体系,弄清楚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与党的建设学科体系以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研究学术体系之间的关系,明确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能够同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研究学术体系科区别开来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要看到,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建设都是在这个主题之下展开和丰富发展的,都是服从并服务于这个主题的。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政治建设自然更要紧紧聚焦这个主题,引领我们党的新气象新作为。因此,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必须自觉在这个主题之下、大局之中来进行,强化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打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建设、党的政治建设的“篇”“章”“节”,打通党的自我革命引领和推动社会革命的各方面、全过程,更好地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在党的建设学科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党的建设整体水平。

第三、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系统性,决定了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资源和支撑。比如,对“政治”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就离不开政治学的知识,也离不开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支撑。我国传统政治思想,体现着历史上人民群众对于良好政治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我们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原则和方式方法,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党自身历史经验和世界其他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吸纳融合与创新发展。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不仅要深入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内容、我们党自身的发展历程和经验,而且要深入研究和挖掘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丰富宝藏,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分。同时,还要借鉴吸收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有益经验。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为更好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提供学理支撑。

第四、坚持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党的政治建设重大命题,是为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来的,是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相统一的结果。党的政治建设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深化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构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学术体系,离不开对党建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这种研究,既要聚焦于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老问题,更要看到每时每刻都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有大量改变了表现形式、披着新的外衣的老问题;要立足新的实践,加强调查研究,深入火热的现实政治生活,及时了解掌握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从理论上作出分析概括和提升,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性意见建议,从而把这一研究学术体系的构建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N].人民日报,2021—03—07.

【2】谢伏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19(5).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新华社.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祝福全国各族人民新春吉祥 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N].人民日报,2018—02—14.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6】韩强,牛晴苇.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5).

【7】齐卫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两个研究视角:思想意蕴和实践价值[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副主任)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