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五上庐山:登一山而心系家国
今年适逢宋庆龄逝世40周年,重返庐山探亲的我,来到位于东谷苍松翠柏中的宋庆龄别墅。该别墅始建于19世纪末,为二层石木结构美式建筑,与孔祥熙别墅毗邻。由于年久失修,1980年在征得宋庆龄同意后,原别墅改造成中式4层楼房。别墅坐北朝南、红瓦白墙,门前百余平方米的小坪上,摆着几组座椅与桌子;正门门口东侧走廊上,挂着一块实木标牌,上面刻有“宋庆龄别墅”5个黑色大字。别墅前,一株紧贴走廊、与别墅比肩的琴叶榕(因叶片先端膨大,呈提琴形而得名),树干粗壮,叶片茂密,翠绿欲滴,茎干直立,蓬勃向上。
别墅内挂着20余幅老照片,其中有:宋庆龄在庐山别墅前的留影,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合影,青年宋庆龄在灯下读书的身影,宋庆龄与母亲的合影,两幅宋氏三姐妹的合影,一幅蒋介石与宋氏三姐妹的合影,以及宋庆龄、蒋介石、宋子良在庐山宋庆龄别墅前的合影,宋庆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照片等。凝视这些穿越时空的照片,仿佛走进一个历史长廊,依稀可以触摸一段过往岁月,遇见一群风云际会时的人物。
宋庆龄一生,五次登临庐山,每一次都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1929年5月,宋庆龄回国参加孙中山先生国葬仪式后,再次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宁死不屈,决不向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立场妥协。6月下旬,宋庆龄第一次登上庐山。庐山的锦绣风光,略微缓和了宋氏姐妹的隔阂,却更加坚定了宋庆龄的政治主张。宋霭龄亲情流露,主动提出将庐山东谷一栋别墅送给宋庆龄,并劝慰庆龄:“政治终归是政治,姐妹永远是姐妹。母亲给了美龄一栋小楼陪嫁,又买了两栋,你一栋、我一栋,都在庐山,靠在一起。父亲的遗产,你也有一份,你不会和庐山的奇峰秀石生气吧!”
1932年6月28日,宋庆龄二上庐山。考虑到蒋介石每年上庐山,必会前往国民党元老林森别墅拜访,宋庆龄、蔡元培等人,一同走访林森,强烈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停止对人民和进步势力的迫害,坚决抗日。1936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宋庆龄、何香凝、邹韬奋等被推举为执行委员。8月15日,宋庆龄三上庐山。在庐山别墅,继续开展对救国会的声援工作。日后写下《红星照耀中国》的斯诺,踏上赴延安采访红军之路,便是宋庆龄在庐山安排的。随后,宋庆龄参加了鲁迅的葬礼等活动,迫使蒋介石释放“七君子”,为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1953年8月上旬,宋庆龄四上庐山。8月中旬的一天,宋庆龄特地光顾阔别10多年的别墅。见旧居整修、保护得很好,宋庆龄对庐山管理局领导和工人师傅表达了衷心感谢后,热诚而又谦逊地对管理局党委书记沈坚说:“我决定将这栋小楼交给国家,由管理局统一管理,为前来庐山休养的英模提供方便。”次日上午,宋庆龄派秘书来到庐山管理局房管科,送上了别墅的房产证明、补缴了从1949年至1953年的房地产税、补发了看房工人的工资。离开庐山前,宋庆龄特意将斯大林和平奖委员会赠送给她的一辆德国轿车转送给庐山管理局。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辆车成为庐山最好的交通工具,
1959年6月4日,宋庆龄第五次上庐山,其间,曾到人民公社果园等处考察,视察庐山多所公社托儿所。临别前,宋庆龄眺望秀峰云海,依依不舍,优雅一笑:“庐山,真令人留念的。”那是她留驻庐山的最后一个笑容。
(原载2021年8月18日《镜周刊·党史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