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积极开展红色资源普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06   
分享到 :

红色资源不仅是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宝贵精神的载体,缅怀先烈的场所,成为激励我们继往开来,创造更大辉煌的强大动力之源。按照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部署安排,巴中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全面推动普查登记工作。全市目前已普查出红色遗址遗迹782处,其中,川陕苏区时期革命遗址遗迹722处,其他遗址遗迹60处。烈士墓42处,红军石刻标语及墨书标语212处,馆、园、碑等纪念设施30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类203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地类247处,重要人物故居类38个,其他10处。所有红色遗址遗迹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2处,未定级443处。

一、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当好红色资源普查指挥员。全省红色资源普查工作培训会召开后,市委对全市红色资源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在巴中市召开的县区委组织部长工作会上,分管党史工作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熊文琦对红色资源普查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巴中市又召集各县区党史部门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召开了全市红色资源普查业务培训会。培训会后,市委党史办主任罗之聪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县区督促、指导,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确保普查登记工作顺利开展和全面完成。各县区分管领导就普查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布置,并亲自解决工作经费、专业队伍组建等具体问题,保证了普查工作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在普查过程中,市、县区分管领导成为辖区红色资源普查工作指挥员,紧盯关键环节,制定过硬措施,将普查现场调查登记、普查成果审查审核纳入目标管理,强化责任追究。普查资料经初步登记和职能部门联合审核,各县区党委常委会会议审定,确保了普查成果的权威性。

二、党史系统全员出动,当好红色资源普查主力军。市委党史办将前期掌握的红色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根据现状和保护利用价值列出本次必须普查登记对象,以清单的形式发送到各县区,做到有的放矢、应普尽普。建立红色资源普查微信工作群,随时沟通交流普查业务,通报普查进度,及时提醒督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审核环节,联合文保部门审核文保等级、类别、保护利用、环境状况等,结合掌握资料对各地各部门报送资料进行界定、认定,统一标准,确保审定结果唯一性、确定性。对各地各部门上报资料错项、空项,安排专人进行补充性采集。县区党史部门所有工作人员全部投入到红色资源普查工作中,在相对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又充分协作,按照印发的“普查方案”,深入一线,采集资料结束后,严格按照各普查小组提交的初步资料进行系统录入,录入组负责人和录入人员对预录草稿实行交叉审核,确认无误后提交系统上报,确保普查成果质量全面达标。市县区党史部门全员全程参与红色资源普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

三、相关部门主动配合,争当红色资源普查排头兵。各县区分别从县区人大办、政协办、宣传部、文广旅局、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住建局、档案馆、文物局、文联、地方志办等单位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划分工作组,实行责任包干制。工作组深入乡镇、街道,开展普查业务指导工作,对于普查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疑点,进行汇总梳理和“集体会诊”,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工作组还做好了普查信息报送工作,及时通报普查工作进展,加强上下、内外沟通协调,及时跟进最新普查工作动态,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将实地普查与指导普查统筹推进,督促工作落实、规范普查活动,确保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四、基层单位全面落实,当好红色资源普查战斗员。各乡镇(街道)作为基本单元,严格落实县区红色资源普查工作组的工作安排,抽调精干力量按照普查方案的安排部署和要求,积极参加党史系统组织的红色资源普查培训,认真学习相关标准和技术规程,确保普查数据准确一致。同时,鼓励引导群众积极挖掘和发现新的红色资源,发挥村组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不漏一处,应普尽普。乡镇、村组干部发扬“踏遍千山万水、排除千难万险、走进千家万户、普查千点万点”的精神,进村入组,每到一处按照清理、核实、定位、测量、拍摄等程序采集现场资料,确保了红色资源普查第一手材料的真实性。

(四川省巴中市委党史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