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马兰纸上的家国情

作者:郑学富    发布时间:2021-11-22   
分享到 :

秋天远行 奔赴延安

乔秋远,原名乔周冕,笔名冠生。1938年4月,乔周冕作为《民国日报》的特派战地记者,赴徐州、台儿庄采访。他时常穿梭在战火弥漫的壕沟里,会见抗战将领,采访战斗英雄,慰问参战将士。他采写的《台儿庄胜利的血痕》《我军怎样在台儿庄进行歼灭敌人的战斗》《台儿庄火线上会见孙连仲将军记》等战地通讯、评述刊在《民国日报》,向读者详细报道了台儿庄大战的情况,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抗战的希望。

乔周冕在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选择了一条光明之路。他找到了中共地方组织,毅然奔赴延安。1938年11月23日晚,乔周冕踏上西去的列车前往西安,行至风陵渡时,由于潼关铁桥已被日军炮击毁坏,因此只能徒步前往。为躲避日军的炮弹,他绕走山路,在交通壕里前行,于11月25日凌晨3时到达西安。第二天他立刻前往八路军办事处接洽,并获准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乔秋远(中)

鲁艺学习 脱胎换骨

“12月2日下午到了延安。陕北尽是山地。一路数百里尽走山谷,很少有广阔平原。地方也极荒凉,甘泉县城还没有我们北村规模大,其他可想而知。延安也在山谷中,各机关学校皆在半山中窑洞内。入夜,半山腰内到处都是灯光。”这是乔周冕到延安后,于1938年12月7日写的第一封家书中所描述的。他于深秋季节,跋涉数千里,来到了一个崭新的环境里学习工作,于是他将名字改为“秋远”,取“秋天远行”之意。虽然“没有教室,上课都在半山坡的太阳底下。教员讲,学生做笔记,生活很紧张”,但他感觉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充满生机。“这里教育主张自发的自我教育,学校只做指导。时常有热烈的晚会、纪念会,非常热闹。这里没有奢华,也就没有浪费。”

1939年2月10日,乔秋远在家书中写道:“过了春节,春耕又该忙起来了。这里因为要增加生产,由毛主席号召发起春耕生产运动,全边区今年要开荒60多万亩,各机关、学校都分地开荒。我们学校要开800亩荒地,教员、学生体壮者,每人开2亩半地。山坡不能用牲口,全是用锄头掘的。……八路军后方部队都在开荒生产。战争再延长下去,八路军可以不向中央要钱了。自供自给,仍然可以打日本。一切困难问题,在共产党领导下都是有办法的。所以,这里的人对抗战胜利是非常乐观的。”在信中,他向家人介绍了延安开展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并对其大加赞赏。

通过在延安的学习、工作,乔秋远对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在1939年2月25日在家书中说:“马列主义是世界上最讲真理,最讲情义的哲理……共产党过去的政策,现在的政策,将来的政策,都是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众而奋斗,绝不过火、激烈。”

造纸用的马兰草、麻绳头

以笔作枪 驰骋敌后

在鲁艺学习了几个月后,乔秋远报名参加了鲁艺文艺工作团。团长是陈荒煤,团员有黄钢、杨明、梅行、葛陵等,他们奔赴晋东南抗日前线,开展前方文艺活动和采访创作。乔秋远在随军采访中,对八路军的敌后游击战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在1939年4月21日的家书中写道:“这次敌人以12个师团进攻晋东南,打算‘扫荡’这个抗日根据地,再进攻大西北。但是一看朱德总司令那种悠闲自得的神气,真是令人发笑……在朱老总看来,这次战斗好像大数学家解答一个加减乘除的算式……八路军不像别军,一个退却就没有办法收拾,他们是处处有办法。”

为加强宣传工作,在周恩来的指示下,著名记者范长江在长沙创办了国际新闻社。国际新闻社迁到广西桂林后,乔秋远被特聘为特派记者和华北通讯站主任,负责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采访,报道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的真实情况。乔秋远写出了几十万字的通讯、特写、报道、小说等作品,通过国际新闻社发往港澳、南洋的中文媒体,在海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和八路军浴血奋战、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他的报道被海外媒体争相采用,深受华人华侨的欢迎。

在敌后抗日战场上,乔秋远亲眼目睹了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尊严、国家独立赴汤蹈火,前仆后继,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得到进一步升华。他在1939年10月4日的家书中说:“在这蓬勃前进的浪潮中,人人应各尽其力,为民族、国家而奋斗。稍一不努力,即被时代所遗弃,而成为无用的废人。儿今方壮年,为个人事业计,为民族国家计,都正在做事时候,若回去老守田园,有何意义?”此时,乔秋远已由一名知识分子成长为坚强的八路军战士,“儿近来身体粗健,食量大增,穿芒鞋,着军服,如同士兵一样。大家都是青年,每天谈谈笑笑十分愉快。”

1942年初,乔秋远调任《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社华北分社编辑。5月,日军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扫荡”,袭击八路军总部。在突围中,乔秋远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3岁。一同牺牲的还有左权将军和华北《新华日报》社长何云及社内40多名成员。1985年5月,在太行山区的麻田镇西山村背靠千仞绝壁的山坡上,耸立起“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杨尚昆题写的“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背面刻写着烈士英名。

(来源:2021年11月10日《党史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