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的伟大成就和经验启示

——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冯俊

原标题:百年大党的伟大成就和经验启示 ——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冯俊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24    来源:中国领导力
分享到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冯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个《决议》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全面科学的总结。我们要更好领会《决议》精神实质,就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学术委员冯俊。

正确认识“奋斗主题”和“根本问题”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怎样正确认识党的“奋斗主题”和“根本问题”?

冯俊: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为一个主题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这都是党史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创新。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了三个“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党的伟大历史成就作了回顾和总结,实际上就是将党的历史看作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这是对于党史主题主线的一种全新表述。

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又丰富和发展了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理解,这是从党的不懈奋斗史角度讲的,同时,又将党的初心使命、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党的不懈奋斗史联系起来,使党的不懈奋斗史更加丰满鲜活。总书记还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我理解,这里讲的是党的理论探索史,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仅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产生了从未有过的伟大历史变革,而且还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独特的理论创造,为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这就将党的理论探索史深化了。

今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幕,展览第一次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浓墨重彩地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我们从原来讲党史是“三史”的有机统一变为讲党史是“五史”的有机统一。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多少仁人志士和进步团体为救亡图存而奋斗。救亡就是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图存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就是两大历史任务。他们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但都纷纷失败了,未能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最后,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第一大历史任务,正在并将继续为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而奋斗。

为完成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对同一个历史进程的两种不同表述,一个表现被迫反抗斗争,一个表现积极主动奋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当前中国共产党要干的事业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记者:经过一百年来的奋斗、牺牲和创造,今天我们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否可以说,等到我们实现了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冯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政治口号,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我们要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讲到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同时也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今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这一庄严宣告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宣言书,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员令。光明在前,未来可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深刻理解“四个伟大成就”和“四个历史时期”

记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四个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领导力,请您从四个伟大成就谈谈中国共产党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冯俊: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将党的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得来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这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体现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这“四力”上。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这“四力”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政治领导力集中体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政治领导力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也体现为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党的思想引领力主要体现在党推进理论创新的能力以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的能力。群众组织力是党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能力,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党的社会号召力体现为党对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群体、各方力量的号召能力,体现了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像是一个巨大的磁铁吸引着社会各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记者:“四个伟大成就”对应 “四个历史时期”。请您谈谈 “四个历史时期”划分的历史意义、时代价值。

冯俊: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这也是党史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首先,它揭示出党的历史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完整过程,突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其次,它揭示出了这四个历史时期的内在逻辑关系,我觉得这个内在逻辑关系就体现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党之初我们党就确立起自己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首先要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然后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通过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四个历史时期充分体现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同时,这四个历史时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四个里程碑,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突出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正是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决议》总结了党十八大以来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新的概括,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三次飞跃”和“两个确立”是党史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认真领会“伟大建党精神”和“更为主动精神力量”

记者:精神的力量是最强大的领导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请您谈谈我们应当怎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冯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首次用4句话、32个字高度浓缩地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也是党史观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表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优势。“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集中表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始终保持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的集中表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优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对党的信仰、组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无条件地忠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担当和人民立场的集中表达,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优势。

正如您讲的一样,精神的力量是最强大的领导力。伟大建党精神的领导力,就体现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政治担当和人民立场上,体现在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精神优势和道德优势上。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无数革命精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革命精神谱系。它们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立党兴党强党的丰厚精神滋养。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根和魂,是所有革命精神和全部精神谱系共同的内核。

记者:您认为当前我们应当怎样在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上,汇聚和弘扬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冯俊: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更为”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伟大贡献非常准确。“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体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体现在:我们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经济快速增长、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体现在: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我们在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上,汇聚和弘扬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最重要的就体现在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它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时刻牢记 “九个必须”和“十个坚持”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九个必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您认为,应如何牢记 “九个必须”和“十个坚持”?

冯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九个必须”既是以史为鉴的历史经验,又是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他指出,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百年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九个必须”的论述中对这个“百年之问”作出了回答,我们过去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做到了“九个必须”,未来我们想要继续成功就仍需坚持“九个必须”。“九个必须”是我们立党兴党、治国理政的拱心石、顶梁柱,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将我们党的制胜法宝、优良传统包含其中。

在对“九个必须”的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很多重要的历史启示。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历史告诉我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些启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时代价值、实践借鉴。

《决议》总结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是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出发并且与“九个必须”相一致的。“十个坚持”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对我们党总结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记者:在“九个必须”中,排在首位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最后一个是“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个坚持”第一个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第十个是“坚持自我革命”,其实也是讲党的自身建设。由此足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请您谈谈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冯俊:“九个必须”第一个讲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十个坚持”第一个是“坚持党的领导”,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我们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一百年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九个必须”最后一个讲的是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推进伟大事业,首先要建设好伟大工程。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就讲到,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建设又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这一条我们仍然要不断推进,坚持做好。

“十个坚持”第十个是“坚持自我革命”,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一部自我革命史。坚持自我革命是对提升本领、提升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水平、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提出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记者:毛泽东主席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请您谈谈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理解和体会。

冯俊:今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讲话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经验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教训是最好的清醒剂。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每走过一段历程,都要回头看一看,作一些反思和总结。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历史决议”。一个是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我们党作出的第一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我们党自1921年成立到1945年24年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的历程,分析了我们党产生各种“左”倾和右倾主义错误的原因,总结了中国革命和战争的基本经验,使我们党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辨清了前进的方向。这个《决议》为党的七大的召开、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第二个是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这个《决议》为从思想上理论上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党史上的两个历史《决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敢于正视错误,勇于修正错误的品质。两个历史《决议》为党史研究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看待历史的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评价党的历史的重要尺度和理论依据。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回首百年的光辉历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党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这个《决议》重在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出全面科学的总结,是又一篇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航程中的航标和灯塔,是中国共产党开启又一个新的百年新征程的指南针。这一《决议》总结的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是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百年历史、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总结出的历史经验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对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本刊记者 程冠军)

(来源 :《中国领导科学》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