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党史观指导新时代党史工作

作者:刘娥苹    发布时间:2021-12-01   
分享到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答了“过去为什么能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问题,以党史决议的形式概括了“十个坚持”的宝贵历史经验,成为党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三个历史决议”之间相隔近40年,尽管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不尽相同,但在党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总结历史经验,回答重大问题,统一全党思想方面是一脉相承的,成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一面旗帜,也是党史工作的基本遵循。

坚持党史姓党,“抢救”党史资料

历届党中央及中央领导都十分重视党史及党史工作。党史上前两个“历史决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准确把握历史和指导当前工作的指针。1944年,第一个“历史决议”起草工作启动,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形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于1945年4月20日在扩大的党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毛泽东指出:“搞了一个历史决议案,三番五次,多少对眼睛看,单是中央委员会几十对眼睛看还不行,七看八看看不出许多问题来,而经过大家一看,一研究,就搞出许多问题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征求意见中,陈云建议“增加回顾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段落”,这样“有了党的整个历史,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

总结党史经验,开展党史研究,一项基础工作是党史资料征集,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4年,杨尚昆指出:“征集党史资料,非常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征集资料就是带有抢救的性质。”1989年,江泽民强调:“如果我们这一代当事人不把党史资料征集、整理好,以后的第三代、第四代人,就会对中国的现代历史产生误解,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功绩产生怀疑。用什么历史教育青年,实际上是一场争夺接班人的斗争。”1995年,胡锦涛强调:“正确地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高度重视党史和文献工作。2012年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发出“学习党的历史”的号召,2013年习近平再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2019年,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他还强调:“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以此为指导去进行党的历史研究和党的历史经验总结。”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党的历史的认识以及对党史工作的重视,贯穿了深邃的历史思维,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机理,从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高度就党史基础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要求党史工作者坚持唯物史观,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寻访红色记忆,发掘红色资源,“抢救”党史资料,夯实夯牢党史基础工作。

坚持唯物史观,“深耕”党史研究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党史工作者要坚持正确党史观,做到“两个相统一”。一是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党史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要遵循“党史姓党”,跟进党中央步伐和历史前进的步伐,突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历史研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服务于政治路线和中心大局,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同时,党史工作也要遵循历史研究的原则性和规范性,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史实出发、尊重历史,坚决杜绝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这正是强调了党史研究实事求是的学术价值。二是坚持史实与规律相统一。党史研究允许细节考证,但要避免孤立深究,避免“把丰富生动的党史,作为只是党自身的发展史”的简单化倾向,应当秉持一种“大历史观”的研究态度。坚持“四面八方”“古今中外”研究法,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和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长河中来研究,才能把握准确性和全面性。坚持“左顾右盼”“顾前顾后”研究法,用联系的观点全面考察,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既要关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又要兼顾“大人物”和“小人物”,把历史与现实串起来,把握历史规律。比如,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相互否定”的重大论断,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于重大政治问题的根本立场和鲜明态度,也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时代性把握。当然,党史工作者要充满党史情怀和工作热情,甘坐冷板凳,潜心研究,深耕细作,出成果、出精品。

坚持守正创新,“激活”党史宣传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由唯物史观决定的。新时代党史工作不是自娱自乐,要秉承“党史为党、为人民”的核心要义,坚持守正创新,让沉睡的党史资源、沉静的研究成果“活”起来,让党史插上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一,让党史插上文学艺术的翅膀。党史要传播更广,既要紧扣史实和理论,形成扎实的研究成果,又要善于把自己的见解以“信达雅”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需要党史工作者通过史学与文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研究,结合特色传统文化,以情景故事、农民画、漫画、音乐剧等形式再现历史,“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以真理的力量打动人、感化人。其二,让党史插上新媒体的翅膀。在新媒体时代,党史宣传要精准把握受众需求,用好新媒体手段讲好中国故事。要把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成就、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记录并传承下去,线下线上互通联动,运用微信号、视频号、政务APP、抖音号等端口,“让党史走到云端上,走到年轻人的指尖上”,让红色记忆更生动、党史教育更深刻。

(来源:2021年11月24日《党史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