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学习之道:怎样学习

作者:曹应旺    发布时间:2022-01-12   
分享到 :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陈云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尚空谈、求真务实,堪称我们党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典范。陈云不仅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研究了学习的内容,还深入论述了学习的方法。陈云集中地谈学习的方法有两次,一次是1939年12月在《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最后谈了六条读书的方法;一次是1952年12月就准备大规模经济建设必须下决心努力学习,谈了“学习的方法有三种”。

六条读书方法

第一,因人而异。陈云认为:“各人的程度不同,环境不同,读书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像我们这样没有什么底子,各种知识都很缺乏的人,要老老实实做小学生。要将现有的主要教科书一本一本地读,既不是弛怠,也不用着急,一步一步来。可以每个星期读三四十页,每字每句都要读懂,不懂的就要认真请教。”

这种因人而异的读书方法,要求从各人的特殊性出发去读书。各人的文化程度不一样,小学文化程度的不能像大学文化程度的那样去读书。各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务工的不同务农的,经商的不同教书的,战争的环境不同建设的环境,需要根据各人的环境选择读书的内容。

第二,读懂弄通。陈云认为:“一本一本书读懂的办法很重要。过去我们许多干部,书拿到手上,这句不懂那节不晓,而又不曾想法一句一句地弄通。这样没有益处,而且不能坚持,必然半途而废。现在要改变这种状况,要读就读懂,不要一知半解。这种力求把书上的意思都读懂的办法,是达到融会贯通的必经步骤。对于初学的人,不要企图每门功课读很多参考书,那样读完一本书要延长几倍的时间,倒不如一本书多读几次,逐渐增加参考书,逐渐加深理解,得益更多些。”

这种读懂弄通的读书方法,要求读书要真正读进去,读一本是一本,消化书的内容,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要避免贪多,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也要避免图快,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陈云认为:“学习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老干部要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把它提到理论的高度,来指导以后的工作,但是,如果书还没有读懂,就不要急于去‘联系实际’,弄得牛头不对马嘴,还不如先把书上的东西读懂。读懂就要消化。掌握了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思想方法,就会自然地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把具体经验提高到一般理论,再拿这种一般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

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读书方法要求,一方面,读书要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使用,就是为实际工作服务,就是为长本领。读万卷书是为了行万里路。为读书而读书是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真正把理论搞清楚,才能联系实际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书本理论要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总结经验上升到一般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第四,学思结合。陈云认为:“读书要做笔记。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你多读几次,一是逼着你聚精会神,认真思索,使你了解深刻些,而不像随便看过去那样模模糊糊。”

这种学思结合的读书方法,要求读书既不能只学不思,也不能只思不学。《论语·为政》中记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学思结合呢?陈云的方法就是“读书要做笔记。”这个方法也就是毛泽东从他的老师徐特立那里学到的“不动笔墨不看书”。

第五,学而有友。陈云认为:“读书最好有个小组,几个人在一起讨论一下,可以相互启发,程度低的还可以得到程度高的同志的帮助。”

这种学而有友的读书方法要求,读书要有几个人,要有个学习小组在一起读。这就是《礼记·学记》中讲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读书要有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才有更多收获。

第六,持之以恒。陈云认为:“读书要与懒惰作斗争。要订出一个切实的读书计划,照着去办,坚持不懈。”

这种持之以恒的读书方法,要求读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毛泽东提出“对自己,‘学而不厌’”,陈云的“读书计划”可以说是保证“学而不厌”的具体途径。

三种学习方法

读书方法是学习方法的一个方面,学习方法包括了更广的内容。陈云所谈的学习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经常总结经验教训。陈云认为:“要从成功的经验中学习,特别要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这是使我们减少错误的好办法。一个人做事不可能不犯错误。有一种人,犯了错误只是觉得不好意思;另一种人,却把失败当作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后一种态度显然是正确的。”这是指向本人、本地、本部门的经验教训学习,不是指向别人、别地、别部门的经验教训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与重视本人、本地、本部门特殊性的实际紧密相联。陈云在延安主持边区财经工作时,提出了从延安出发还是从上海或伦敦出发、还是从马克思写的《资本论》或苏联人写的《政治经济学》出发的问题。陈云明确指出:“我们不要那些洋的,要那些土气的,要向土的学习,向自己的历史学习,向自己的经验学习。我们要从土的出发,从延安出发,不从伦敦出发,不从上海出发。”

这种学习方法也与在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更重视自己的实践和实际经验紧密相联。陈云指出:“实际第一,书本第二。我们的同志喜欢书本子,讲的和实际不对头,我们一定要实际第一。书本的东西是人家的经验,是过去的经验,外国的经验,上海的经验,我们要总结自己的经验。”陈云在延安曾主持起草《关于延安几种干部培养与使用的决定》,提出“文化水平虽高但没有或很少工作经验的新干部,除一部分学习专门知识者外,必须首先参加工作或学习一个很短时间后即去工作,以便获得工作经验,不应该长期在学校中学习”“党龄虽长但很少或没有工作经验的干部(例如与党失去联系很久的干部),必须参加工作,尤其下层工作,以增补其工作经验之不足”。

这种学习方法还与重视批评特别是自我批评紧密相联。自高自大、自称高明、自我陶醉,拒绝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会阻碍学习,阻碍吸取教训,阻碍进步。陈云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指出:“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员学习的宝贵的武器,虚心地接受党的批评是一个党员进步的必要条件。好的共产党员,对党的每个批评都必须以诚恳的态度、愉快的态度去接受和了解,以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二种学习方法是“向左右、上下学习,也就是向同行学习,向上级和下级学习,特别是向下级学习”。陈云指出:“我们应该形成一种开会讨论、随时商量的风气。提出方案,不怕别人指责,因为只有互相讨论,才能使方案更加合理,使工作前进一步。现在,这种互相讨论的空气是很稀薄的,而向下级学习的空气更稀薄。这种现象应该有所改变。”

向左右学习,首先是向同行学习,向同学学习。这也就是古人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无友,孤陋寡闻”。即使不是同行、不是同学的“左右”,其优点也是应该学和可以学的。这就是古人讲的“见贤思齐”。这也就是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与矛盾的普遍性相联结的,绝对的、孤立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拒绝向他人学习,只会是一条越走越窄的道路,而不是越走越宽的道路。陈云指出,“不要因为怕犯教条主义错误而不敢读书。我们反对教条主义,不是不读书”“要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

向上级和下级学习,特别要重视向下级学习。陈云重视唯实,反对唯上、唯书。但他又提醒:“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都不要读。”向上级学习和向书本学习是必要的,但要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学习,要从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上去解决具体问题,不能搞唯上主义、教条主义。向下级学习所以特别重要,因为向下级学习就是向群众学习,向实践的主体学习。在延安学习运动中,陈云谈的五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将向实际工作和向群众学习看成最重要的学习。他说:“共产党员要领导群众,就必须首先向群众学习。‘三个臭皮匠,凑成个诸葛亮。’离开群众,世上是没有什么诸葛亮的。”在建立北满根据地的斗争中,陈云赞扬并推广马斌的下层路线,善于向群众学习,发现了经济——武装——经济的斗争规律。在坚持南满根据地的斗争中,他提出“农民是我们的老师,一切办法可以从他们那里去找,反转来我们加以集中提高和运用。”

第三种学习方法是向外国经验学习,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条件下就是向苏联经验学习。陈云指出:“有人说,我们自己也有很高的文化,在历史上有占显著地位的科学发明。这当然不能否认。但这些成就,如同锁在仓库里的东西一样,不会因为向外国学习就丢掉的。现在我们应该首先学习我们所没有的东西。”

陈云指出的向外国学习,首先是学习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当时什么是我们所没有的呢?工业化、现代化及与此相联系的科学技术知识、文化知识和观念是我们所没有的。当时我们有的是占国民经济90%的小生产的农业和手工业。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总是受列强欺侮,除了社会制度腐败,另一个根本原因是没有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后变小生产的农业国为大生产的工业国,就成了现实的奋斗目标。这就需要向外国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学习。当时,工业化很强的西方国家封锁我们,只有苏联肯帮助我们。我们只能向苏联学习。到了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才有了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条件。1973年,陈云提出要研究资本主义,包含着要学习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经验。他说:“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不研究资本主义,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我们应有的地位。”

怎样向外国学习?陈云强调的是两条。第一条,是为了中国的发展,学对中国有用的东西,不是学那些对中国无用甚至有害的东西。这就是毛泽东讲的向外国学习,屁股要坐在中国身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中,向苏联学习,陈云是具体负责人之一。他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我们一方面在生产和工作中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生产和工作中去。我们要向所有的兄弟国家学习,特别要向苏联学习,向苏联专家学习。”但对不适合中国的,就不学。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就没有向苏联学。陈云说,我们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不采用没收政策,而采取赎买政策,也就是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恢复经济是很有利的。毛泽东称赞道:“我们搞土改和工商业改造,就不学苏联那一套。陈云同志管财经工作,苏联的有些东西,他也不学。”第二条,向外国学习,既不能丢失民族自信心,也不能有盲目排外的心理。否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自己文化中的长处,全盘接受外国文化,那就要丢失民族自信心。陈云认为不能否认我们也有很高的文化。但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有用的东西拒绝去学,那就会停滞于世界潮流之外。1973年,面对43亿美元引进技术的方案,有不少反对声音。陈云支持引进技术的方案,并就武钢一米七轧机的引进果断地说:“如果有人批评这是‘洋奴’,那就做一次‘洋奴’。”

陈云谈的六条读书方法和三条学习方法,若没有切身的体会和领悟是写不出来的。它是陈云怎样读书、怎样学习的经验之谈,全面、周到、深刻。它对引导读书、引导学习,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选自《新湘评论》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