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的温暖”——专家学者热评音乐诗剧《青山风骨》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14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 :

1月12日傍晚,寒风习习。北京二七剧场门前排起两列长队,工作人员认真核对每一位观众行程码和健康码。观众是来观看由中国煤矿文工团与中共保山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音乐诗剧《青山风骨》。该音乐诗剧来源于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真实生活。杨善洲的饰演者郭凯敏是著名电影演员,擅长朗诵的名家。郭凯敏声情并茂塑造了杨善洲鲜活的人物形象,台词韵律十足,让全剧充满诗意,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了温暖。

杨善洲是改革开放40年多来云岭大地涌现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之一。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称号”“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荣誉。杨善洲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杨善洲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老书记”。

杨善洲退休后本应该在城市养老,而他却为改变家乡大亮山生态环境,还子孙绿水青山,造福家乡人民。他面对妻子的不解和担忧,女儿的反对和抱怨,义无反顾地带领百姓上山种树。20多年后,往昔贫瘠的土地变成了百草丰茂,绿树参天,而他却长眠在巍巍大凉山中。他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风骨留在了青山绿水之间。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吉看完《青山风骨》后表示:杨善洲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旗帜。为什么他能在退休后不在省城享清福,甘愿到山村植树,一干就是20多年?当年胡耀邦同志送给他一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或许就是答案。杨善洲一辈子忠诚于党的事业,一辈子为群众谋福利。他老骥伏枥,意气风发,泽被百姓;他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心向未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像杨善洲那样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这部《青音乐诗剧,是一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舞台艺术佳作,是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生动实践。

《青山风骨》总策划、中国煤矿文工团党委书记刘中军介绍,文工团云南演出小分队曾于2020年9月在保山了解了杨善洲的事迹,随后决定运用文工团在朗诵和制作音乐诗剧方面的优势,以叙事诗的方式,将原创音乐、朗诵艺术和戏剧表演相结合,用诗化语言表现杨善洲22年造林兴林的全过程。音乐诗剧《青山风骨》将杨善洲先进事迹搬上舞台,充分发挥音乐诗剧的艺术特色,运用视觉、听觉效果,打造一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符合新时代文艺发展水平,能够“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舞台艺术精品。

创演团队还多次到保山,在善洲林场、杨善洲故居等多处老书记生前学习、工作的地方感受他的足迹和精神风范,创演团队聆听他的家人、同事、朋友以及保山的年轻人讲述他们眼中不同侧面的老书记。杨善洲曾为了寻找种子,在菜市场到处捡果核。而舞台上,郭凯敏奉献了一段精彩的无实物表演。舞台上道具简单、背景写意,并没有菜市场的实景,也没有果核的道具,可在郭凯敏的表演中,观众仿佛看见了他在低矮窄长的缝隙里抠出一粒果核,认真抹去包裹着的灰土,细心分辨手里这颗到底是什么种子,再扔到后背箩筐里。

该剧还呈现了杨善洲优先帮其他群众解决户口、却不给自己女儿调动工作等实情。“一开始我也不太理解”,郭凯敏在排练时也有疑问,“但我到了大亮山采风的时候我就理解了,如果大亮山都搞不好,把女儿放在任何地方都搞不好,这就是杨善洲扎根大亮山的精神。”

在剧中饰演杨善洲夫人的是演员何音,在她看来,杨善洲的妻子是撑起丈夫的一座大山,“这部剧最感动我的就是人物的情感,我饰演的妻子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杨善洲,托起他的事业。”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澄说:“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精神理念,树牢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无论处在什么位置,都积极走在基层一线,俯身于人民群众中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时刻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和服务群众。杨善洲老书记一辈子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党员干部终生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理事、北京德艺双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范晓伟表示:今晚通过该剧又一次用心诵读了杨善洲老书记的先进事迹,让人感动,发人深省,更催人奋进。该剧主演郭凯敏老师,不愧为德艺双馨艺术家,他在剧中生动诠释了杨善洲同志对初心使命的践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悟思想、办实事、为群众服务,鼓舞观众以时代楷模为榜样,正确对待生活,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有意义的事业上,在全社会形成有理想、有追求、有精神的良好风尚。

(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当代中国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