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作者:崔友平    发布时间:2022-01-20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分享到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其中“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开创美好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美好生活的理论渊源与内涵

1.美好生活的理论渊源。一部人类思想史就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探索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理念,西方古代历史上苏格拉底的“至善的生活”、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沉思生活”,乃至现代马斯洛的人的欲望需求层次理论等,都是人类贤哲对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及理想社会美好生活境界的构思和憧憬。

“美好生活”既是一种理想的存在状态,又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1776年作为西方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1723~1790)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他提出人的快乐指数将会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在很长一段时期,经济增长或财富增加几乎就等同于美好生活。经济增长或财富增加,固然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但是正如“伊斯特林悖论”所揭示的,幸福指数并不总是随收入增长、财富增加而提高。对个人而言,美好生活也不能只靠金钱来获得。

其实,“美好生活”是个总体概念,不能只用金钱等物质条件来衡量,还包括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和社会生活层面。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革命和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或者说是根本命题。马克思早在青年时代在德文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达了他立志为人类服务的崇高思想。他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1995)这说明17岁的马克思已经选择了一条适应时代需要、为人类服务的人生道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同等重要,日常生活是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场域,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事关人的生存、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美好生活”思想的理论渊源,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本质内涵。

2.美好生活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郑重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2018)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2017)这是新时代对美好生活内涵的最完整最好的概括。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郑重承诺,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消灭了绝对贫困问题,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3.美好生活的展望描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对2035年的美好生活作了展望描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

1.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劫难。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觉醒年代的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发生,各种救国方案层出不穷,但这些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那时的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去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来凝聚革命力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正如毛泽东(2006a)所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2006b)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在党的七大上,我们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总纲。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先后领导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为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制度基础。今日中国,我们早已远离了禁锢和封闭,植根于中国大地的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人民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权利,人民的民主生活丰富多彩。

2.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打下了经济制度基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成兴国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封锁我们。从1949年至1952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而斗争,基本上完成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务,取得抗美授朝战争的胜利,迅速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转变进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1952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实质主要是解决所有制问题,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到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当然,由于这项巨大而复杂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是在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中进行的,而且又是一场前无古人的深刻革命,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和偏差,如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变化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等。但是正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中指出的那样:“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革命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面临的基本任务,就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党的八大(1956年9月15日~27日)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宣布: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大会提出全党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在我国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战略设想,为全国人民描绘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这一新的概括,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打下了更加完善的经济制度基础。

3.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锐意进取,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奇迹。改革开放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饱受“文化大革命”之乱的中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国家建设百废待兴,人民温饱都成问题。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邓小平(1994)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共产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当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为迫切的愿望就是:实现改革,彻底改变温饱都成问题的贫穷生活状态。人民呼唤改革开放,时代催生改革开放。

为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可以看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始终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坚守这一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可能。坚守这一初心和使命,我们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始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曾几何时,各类票证是中国百姓生活离不开的必需品,随着它们进入历史博物馆,中国人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坚守这一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一切工作的评价标准,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中国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952年只有679.1亿元,2020年跃升至101.6万亿元,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大幅提高,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如今,中国人民更加自信,有了更强的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有了平视世界的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

4.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史性地消灭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人民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过上了日益富足的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生存权发展权有效保障。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1万美元,国家处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幅缩小,形成了超过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全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人数截至2020年底达到75064万人。我们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1亿人,社会救助制度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效保障,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5亿人,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基本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弱有所扶、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今天,人民群众不仅吃不愁、穿不愁,而且多样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全国城乡处处呈现出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繁荣景象。

5.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现如今,我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人民精神面貌也发生由内而外的深刻变化。中国人民不仅在物质上富了起来,也在精神上强了起来,享有真实、全面、广泛的自由,意气风发地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人民可以平视世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增强。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高亢响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新时代奋斗精神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全社会充满向美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中国人民热爱自由、崇尚自由,把个人自由融于国家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之中,享有真实、全面、广泛的自由。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无所畏惧,敢于斗争、坚决胜利。中国人民天下一家的情怀更加彰显,希望世界更加和平,各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充满朝气、充满激情、充满希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先锋力量。

6.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先进政党。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力量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仅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1800多名党员干部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用理念主张更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中国人民对党的拥护,是经过反复比较、经过无数事实和考验形成的。习近平(2021)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任何时候党都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100年来,党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根据2020年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信任晴雨表”报告,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一,2020年高达95%。今天,任何人都不应对中国共产党受到中国人民拥护和支持的现实视而不见。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不会得逞;任何想让中国人民放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

三、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2021)可见,现阶段的“美好生活”就是在可物化的指标基础上,实现人的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内在精神的充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1.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嘱托,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为人民福祉而工作奋斗。

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就不会有共同的行动。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纷繁复杂,整个社会呈现出思维活跃、需求多样、价值多元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就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首先要解决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奋进新征程,我们更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最重要位置,坚持执政为民,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3.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在于办好群众关切的事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党的价值目标。我们要时刻做到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奋进新征程,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在任何时候都要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同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思想行为作坚决斗争。

4.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目前,党内脱离群众现象仍然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奋进新征程,我们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全面引领群众,把汇集民智、尊重民意、凝聚民力、体察民情、改善民生贯穿到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既通过提出并贯彻群众路线形成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伟大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

5.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利益主体,人民群众最智慧。社会发展和变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活力。我们要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原则,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群众探索实践相结合,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民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意愿,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具体实践中所创造的经验,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6.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发展是硬道理,是人民期盼,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没有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难以兑现,就变成了空话。奋进新时代,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久久为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代接着一代干,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克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7.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人民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着办。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领导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人民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行使民主权利,不只体现在每一次的投票选举上,还体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每一次重大公共事务决策上;不只体现在民主选举环节,还体现在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国家治理的每一环节;不只体现在政治领域,还广泛深入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

8.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各种正当权益的重大问题。由于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期,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不同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公现象,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奋进新时代,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的权利,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确保司法公正、权威、高效,努力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9.坚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奋进新时代,我们要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近年来,党和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如:2021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就四大民生关切问题进行了谋划部署。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问题,强调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完善物资储备体制机制问题,强调强化战略保障、宏观调控和应对急需功能,增强防范抵御重大风险能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问题,强调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完善统计监督问题,强调加快构建系统完整、协同高效、约束有力的统计监督体系。这些宏大的改革谋划背后是拳拳的民生关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国家八部委印发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为网约车驾驶员、快递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构筑起权益“防护网”;规范整顿校外培训市场,完善入学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解决高额校外培训费用直影响全面小康社会成色问题;坚持“房住不炒”,加快发展租赁住房,通过落实用地、税收、取消学区房等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为深入推进医改,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要求“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对酒类行业加强规范,树立“酒是用来喝的,不是奢侈品”的理念等。

10.坚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马克思早就有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奋进新时代,我们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等问题,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再是未来社会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的发布,为浙江省率先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必将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作出示范。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要求:我们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通过合理调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当然,“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更不是“杀富济贫”。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消除绝对贫穷和两极分化的普遍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奋进新时代,首先,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发展生产力是手段是前提,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不把可以分配的蛋糕做大,而只是把重点放在分配蛋糕上,势必造成内斗。其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经济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劳动者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共同劳动,生产出属于劳动者的共同产品,按照劳动分配,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前提。再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而不是回到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老路上去实现。即使是“三次分配”形成的各类非营利基金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形成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资本,真正体现三次分配的目的。否则,搞计划经济,吃大锅饭,会造成平均主义,最终导致共同贫困。再其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随着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对体力要求降低,分配的主要依据劳动差别的缩小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技术保障。最后,实现共同富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特别是人的思想也要升华。人的全面发展使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逐渐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人的思想道德境界极大提高,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成为社会公德,受赠方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捐助方的价值感、成就感都一同增加。

参考文献:

邓小平,199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2006a:《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b:《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习近平,20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19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北京:人民出版社。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