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作者:魏海生 李祥兴    发布时间:2022-03-07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分享到 :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其生成的基本理论遵循、坚实理论支撑、深厚文化底蕴、有益理论镜鉴、丰富实践依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核心要义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共赢观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价值意蕴深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飞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指南、美丽世界建设的新方案。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了新时代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采取的重大举措、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共中央委员会,2021)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本大计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科学、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飞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指南、美丽世界建设的新方案。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其形成的基本理论遵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其形成的坚实理论支撑,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华是其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是其形成的有益理论镜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是其形成的丰富实践依据。

(一)基本的理论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早在1844年,恩格斯在其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就提出人类社会“两大和解”的使命,其中之一即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作出展望,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才有可能(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2009a)。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毕生精力都致力于实现“两大和解”。晚年的恩格斯更加重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辩证法》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自然的报复”思想,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2009b)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强调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深入学习,明确提出了生态价值观。2016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2017)曾专门引述了上面这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论述,并意味深长地总结道:“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2018)更是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基本理论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人靠自然界生活”和恩格斯“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等基本观点,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二)坚实的理论支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毛泽东同志就要求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运动,指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应相互协调,形成良性互动。为此,他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倡议,开展了以“预防水患,兴修水利”为目标的江河整治和水利兴修。毛泽东同志关于生态文明的初步论述,其核心思想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几十年后,习近平总书记(2017)在谈到推动协调发展时专门提及了这一思想,指出:“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战略。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统筹兼顾、‘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发展势头强劲,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得到满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呈高发态势。对此,邓小平同志(2014)告诫大家:“我们国家的污染问题没有欧洲、日本和美国那么严重,但也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进行建设就要考虑处理废水、废气、废渣”,“污染问题必须解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因为环境保护“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江泽民,200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提出“生态文明”这一科学概念的同时,还精准地阐释了其基本内涵,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其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道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综上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坚实的理论支撑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了创新性发展。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积淀了朴素的生态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精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就是这一思想的精髓。《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论语》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则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更是指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淀的这些朴素的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其中心思想无一例外地都是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的发展统一起来,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活动,要取之有时、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在此基础上,他强调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b),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生态系统观,深刻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象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金木水火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循环不已。”(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精辟论述昭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持生态平衡,纠正和改变一段时间以来过于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错误行为。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精华,而且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印记和人文内涵,使其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有益的理论镜鉴: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

由于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等原因,西方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遵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没有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曾一味盲目地向自然索取,而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一度出现过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物种消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甚至引发了系统性生态危机,制约了发展的可持续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为开端,西方学术界和思想界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病,积极探讨新的发展方式。至20世纪80年代,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以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发布为标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其内涵和要求被完整地揭示出来,并作为一种发展方式在全球得到倡导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实现人与自然间和谐发展。

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使之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党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鲜明和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五)丰富的实践依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汲取了国际国内生态文明的实践智慧和经验教训,是时代的精华和集大成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共中央委员会,202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这些历史性成就一方面验证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和人民性,另一方面又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之基、理论之源。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核心要义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共赢观等六个方面。

(一)生态价值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2021b)指出:“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的科学性。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共同体,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有其自身运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繁衍的始终,是无法抗拒的。当人类在合理的限度内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时,大自然将给予人类慷慨的馈赠和回报;当人类践踏自然、破坏生态时,人类将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发展理念要求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类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以平等的态度善待自然,不凌驾于自然之上,将一切物种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要求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谋幸福;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主动担当的基本责任,要求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应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让自然有一个自我修复、自我发展、修生养息的空间。

(二)生态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遵循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2021b),是这一发展理念的核心和主旨。这一发展理念告诫世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立起来,更不能顾此失彼,而应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表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因为绿水青山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这就是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永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是不具有排他性的、最普惠的生态产品,而这是用金钱无法买到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就能保证山清水秀、天蓝地绿,就能给人类带来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本身就是一笔无价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绿水青山”可以向“金山银山”转化。绿水青山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借助这一品牌效应可以发展相关绿色产业,换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良性循环。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还表明,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一个地方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此地生活、工作、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这“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d),“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三)生态民生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2017)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表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c)。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追求,就是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b)。这是生态民生观的集中体现。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的需要已不再是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心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而是转变为对更高质量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既包括高质量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也包括优美的生态环境、绿色健康的生态食品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回应了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关切,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党的初心与使命的政治问题。

生态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铸就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环保意识不强、相关制度执行不严等种种原因,我国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日益成为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和集中反映的民生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解决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利益关切,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就等于找到了一个解决民生问题的着力点和杠杆,可以实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2021b)。这无疑是 “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四)生态系统观: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性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决不能各自为政、九龙治水、多头治理,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只管护田,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生态系统观阐明了“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待生态环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 “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这表明,我们在看待生态环境问题时,要将“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e),统筹兼顾、整体谋划、综合施策。坚持系统性思维,要求将整个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要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发挥有机体各部分要素的积极作用;坚持系统性思维,要求保证各系统及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运转协调,发挥整体性功能,要注重“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坚持系统性思维,要善于谋篇布局,发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协同优势,不断推进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日趋优化,达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的目标。

生态系统观回答了“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生态系统观告诉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深刻把握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有机联系,统筹兼顾生态环境中系统各要素,从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几个方面着手。整体保护,就是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采取高效有力的举措,在重点突破中推进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修复,就是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修复,不是仅仅立足于具体的生态问题,而是更多地借助生态系统自身的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修复,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净化功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就是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协同发力,重点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等几个方面攻关,发挥协同治理效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的保护。

(五)生态法治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制度建设有助于解决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和举措,涉及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前所未有,必须坚持依法依规、从严从实、动真碰硬,用制度约束和规范才能最终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积极推动制度创新,持续增加制度供给。毋庸讳言,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惩处不得力密切相关,生态环境建设在制度方面出现了短板和弱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基础,“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同时,还应看到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持续跟进,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持续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给。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环境保护法规的威严在于严格执行。没有严格的执法,再好再完备的法律也会沦为废纸一张,没有任何生命力。事实上,一些地方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对于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百般阻挠破坏,存在着大量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乱象。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严格环境执法力度,对于不合环保标准的相关企业,该关的要关、该停的要停、该转的要转,对于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加大惩治力度,增加违法成本。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用制度约束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有领导干部不负责任、不作为的问题,都有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的问题,都有环保有关部门执法监督作用发挥不到位、强制力不够的问题。”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这些问题的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约束,致使少数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产生任性行为。因此,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岗位履职考核,加大追责问责力度,杜绝政策执行中打折扣、搞变通的种种不实行为,确保环保法律制度切实得到贯彻落实。“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只有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制度才不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习近平,2019)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这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定海神针”。习近平总书记(2019)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引领和带动生态文明建设。

(六)生态共赢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与人类的共同利益息息相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唯有全球共同努力,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才能实现共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站在全人类利益发展的制高点上,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在事关全球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上携手共进、共同担责,共同应对、共同呵护,努力实现各方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赢局面,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绿色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习近平,2021a)在全球生态系统中,人类都处在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之中,相互间是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各国都应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切实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的基础上,“立足行动,抓好成果落实,根据本国国情,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贡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此外,各国还应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全球的生态治理之中,尤其是要“调动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全社会资源参与国际合作进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形成合力。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绿色地球,需要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发挥了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作用,为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在未来,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责无旁贷地为全球环境治理搭建更多的交流互通平台,引导国际各方展开合作,积极引领全球生态秩序变革的新方向,为全球环境治理努力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意高远、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新飞跃,是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指南,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

(一)理论新飞跃: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的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工业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他们发出了警告,指出人类不要陶醉于对自然破坏而换取的一时利益,破坏自然必会招致自然的报复,其后果最终将由人类买单。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观点,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十分重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先后多次提出和实施植树造林、治理风沙、兴修水利等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拓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范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汲取西方生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紧扣经济建设中心任务这一关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尽力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和弱项。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性发展,实现了理论上的新飞跃。

(二)实践新指南: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能否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摆脱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的那样:这已“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中共中央委员会,2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明确了生态文明的突出地位,将其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将“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之中,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方向迈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性、长远性着眼,做了许多带有开创性的工作,在污染治理的力度、制度出台的密度、监管执法的尺度、环境改善的速度方面成效卓著,美丽中国扎实有效推进。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锚定了正确方向、描绘了宏伟蓝图,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遵循。

(三)世界新方案: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全球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2020)指出:“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放眼世界,尽管全球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生态环境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成效卓著,但是,全球生态环境依然面临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些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将引发全球生态环境的系统性风险。然而,世界各国对于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人类在全球环境治理议题上仍处在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时代的前沿,洞悉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围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绿色美好家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的新理念和新主张,为全球携手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建设繁荣、清洁、美丽的新世界指明了新方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关于生态发展理念,这一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价值理念,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强调生态环境不可能有替代品,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生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努力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于生态发展道路,这一思想主张人类要不断地推进绿色革命,矢志不渝地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朝着绿色方向迈进,在持续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谋求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关于生态治理方式,这一思想主张人类社会携手共进,共同应对气候环境领域的挑战,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的合作,搭建多边合作平台,凝聚合作共识,形成治理合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新世界;关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这一思想主张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担当,各个国家应从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狠抓政策落实,切实担负起各自应担的责任,共建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共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邓小平,2014:《邓小平文集(1949~1974年)(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江泽民,2006:《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人民日报编辑部,2021a:《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关键作用》,《人民日报》,2021-02-20。

——2021b:《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人民日报》,2021-03-26。

——2021c:《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 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人民日报》,2021-04-03。

——2021d:《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10-13。

——2021e:《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 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人民日报》,2021-10-23。

(作者:魏海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李祥兴,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博士后)